中考半命題作文:感悟自由900字

字號:


    不管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作文都是人關(guān)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的一個項目。整理了中考半命題作文三篇供大家鑒賞。
    初中半命題作文:感悟自由900字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是我最希望得到的自由。但對于生活在21世紀里的我們,所謂的自由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名詞。
    窗前,我望著夜闌星空,人們常說,看見星星就如看見過去。我也不例外。想起4、5歲時的生活,一邊感嘆時間飛逝,一邊感嘆現(xiàn)在與兒時的差別。曾幾何時,我不為一絲作業(yè)而煩惱,而是盡情揮霍時光。只為快點長大,但是后來的我又覺得這種想法是多么幼稚?,F(xiàn)在,每天被各科作業(yè)以及背誦壓的死死的,拖著疲乏的腦袋一躺而睡,不能想其它更多的事情??荚嚨某煽兂闪硕嗌偃说呢瑝?。后來自由便成了一種話題。
    印度一篇新聞報道: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jié)伴旅行、開讀書會。但現(xiàn)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yè)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zhì)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還有一位美國教授曾說過:中國年輕人活得太累,他們的人生只有兩個詞組: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們連快樂都感受不到,卻想追求幸福。他們從小學到大學,忙著各種考試;畢業(yè)后忙著找工作和結(jié)婚;結(jié)婚后忙著生孩子養(yǎng)孩子;退休了還要給孩子看孩子。。。如此活著而已!中國的年輕人們的確活得不太像人,更像是臺“機器”,一臺謀生的“機器”,賺錢的“機器”。這一切就像是奴隸,而奴隸哪能奢談幸福!是啊,我們一出生就已經(jīng)被這個社會束縛住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更何況是自由。于是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由離我們愈來愈遠。
    突然,我有一種想回到古代的感覺。在那,我可以與孔老夫子一起名游天下,與李白一起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與杜甫站在山上,體會那“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再與蘇軾觀那美麗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的美麗情景,與范仲淹登上岳陽樓,把酒臨風,還有與廬陵歐陽修在宴會上同樂。多么閑暇的心情。心情多么舒適,放松。這才是自由。
    漫漫人生路,我們需要前進,但不是被人像玩偶似的牽著走,而是需要我們自己掙脫束縛,自由奔跑。我們要像老鷹,自由翱翔;我們要像鯉魚,自由跳躍;我們要像獅子,自由馳騁。不要被生活挫折絆倒,自由——其實并不難。
    初中半命題作文:感悟愛的味道700字
    
    窗外,清風拂過,枯黃的樹葉何處去呢?——“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卻柔弱,可愛時刻伴隨,保護著它。
    小時候,我趴在椅子上,看爺爺捆草繩,我看著有趣,便喊著爺爺,撒嬌地懇求爺爺教我捆,可爺爺似乎總是那么“不盡人意”,用手刮我的鼻子,責備我沒女孩子樣,我的鼻子可疼痛一番,委屈的我便哼一聲,跑奶奶那告狀去了。
    多么溫馨的畫面,可惜那時的我不懂爺爺?shù)男囊?,他是怕我弄糙了手。愛就是這樣,無論被愛的人是否知道,愛就在那里,不離不棄。
    其實有時,愛一個人是可以忍受被愛人的“冷漠”。
    就像我11歲生日一般,我可以拒絕母親為我準備的一切,和我的朋友出去玩耍;我可以毀滅母親為我費的一切心思,使她一人孤獨的呆在家中,望著那空曠的房子,而她,她可以忍住與父親爭吵時的傷心,故作堅強微笑的向我祝生,我卻不顧一切,全部的,所有的,包括她,一同“忽視”。
    這一天,當我想起母親的時候,已是傍晚,我正在享用美餐,總算還有點“孝心”的我,讓母親來我這一同享用,卻沒告訴她我的具體地址,粗心的母親傻傻的提著為我準備的蛋糕想著給我個驚喜,等到自己找不到地方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沒手機沒錢……她只帶了給我的所有,唯獨忘了自己所需要的,執(zhí)著的母親竟這樣徘徊了一個小時,可笑的我竟忘了這事,孝心早已被吹散,母愛卻依然存在。當我發(fā)現(xiàn)母親的時候,她離我所在的餐館不過20多米,很近,卻仿佛很遠。母親真傻,傻到丟三落四,傻到徒勞的等我出現(xiàn),傻到愛我這自私的女兒,傻得讓我感動,我的傻母親,我的好媽媽!
    此時,我的手顫抖著,不管我如此無情,愛就在那里,只增不減,不管我一度忽視它的存在,愛就在那里,不舍不棄。愛的味道,即甜又苦,甜給了我,苦給了他。
    初中半命題作文:感悟母愛600字
    
    懷揣一顆晶瑩玉清的冰心,念著那份切濃于水的親情,輕輕掠去母親的嘮叨的是非面目,驚愕卻又淡然地明了——媽媽也可愛,嘮叨也美好。
    仿佛“嘮叨”二字總是離不開跟“媽媽”二字沾邊。以前的我,一見“嘮叨”的字眼,便不禁眉頭緊鎖,滿臉不快,眼前的字也拆了樣,圍構(gòu)成了一幅幅“嘮叨之圖”——回到家,放下書包,耳畔的“四季風”接踵而至,春風:喋喋不休;夏風:沉悶不止;秋風:沒完沒了;冬風:不甘示弱……媽媽的口里仿佛有嘮叨不完的嘮叨,而我的心底,有討厭不盡的討厭。
    我甚至覺得,這世界上最不美好的事,便是嘮叨,媽媽的嘮叨。
    “四季風”又一次毫無預兆地來臨。因為我正陶醉于廣播的美妙歌聲中,便不予理會。隱約聽得:“今天又少喝開水了?”“作業(yè)抓緊時間做,晚上別太晚了?!薄?BR>    不知為何,我突然感到今天耳朵兒都失了常,“四季風”伴隨著廣播里的歌聲翩飛而入我耳蝸,還徑直涌進了心里——
    “愛一個人希望她過得好……”
    “今天我給你買了排骨,吃了壯實點……”
    “打從心里暖暖的……”
    “排骨燉冬瓜,應該很不錯,你要多吃點哪……”
    “你比自己更重要……”
    ……
    眼前的收音機變模糊了,底下的雙手變模糊了,本子上的字也變模糊了……可是,停留在心底的聲音卻是何其的清脆響亮。門外的媽媽變清晰了,變明朗了,她嘮叨著,又是多么地可愛;耳畔的“四季風”變甜美,變動聽了,宛若唱著歌,又是多么地美好……
    不知何時下起的雨又不知何時停了。雨后,小草仰起了頭,也唱起了歌;柳葉扭著腰肢,也舞起了風,我聽著嘮叨,也贊頌起嘮叨的美好,母親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