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的詩詞《州橋》賞析

字號:

《州橋》作者以白描手法,擷取了一個特寫鏡頭,表現(xiàn)了淪陷區(qū)人民盼望光復的殷切心情,隱晦地流露了作者對議和不戰(zhàn)政策的不滿。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范成大的詩詞《州橋》,歡迎閱讀!
    《州橋》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注釋
    ①朱雀門: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的正南門。宣德樓:宮城的正門樓。
    ②州橋--也在漢橋,在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宣德門和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河。
    ③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這里說州橋南北街,是指當年北宋皇帝車駕行經(jīng)的御道。
    ④父老--指汴梁的百姓。等駕回--盼望宋朝皇帝回去。駕,皇帝乘的車子。
    ⑤失聲--哭不成聲。詢--探問、打聽。
    ⑥六軍--古時規(guī)定,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王者有六軍。這里說的是宋朝官軍。
    擴展閱讀:范成大的文學
    范成大一度深受江西派的影響,現(xiàn)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語言澀滯、堆垛典故的現(xiàn)象,和一些似禪非禪、似儒非儒的議論。不過,范成大在學江西詩風的同時,比較廣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詩歌的風格與技巧,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如《樂神曲》等四首,便明言“效王建”,他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突破了江西詩風的籠罩。尤其許多近體詩,委婉清麗中帶有峻拔之氣,有他自己的特點。其詩風格輕巧,但好用僻典、佛典。
    范成大曾長年在各地任地方官,周知四方風土人情,詩中反映的生活面比較廣闊。例如他描寫民生疾苦的詩,繼承了唐代杜甫及元、白、張、王新題樂府的傳統(tǒng),且以寫法新穎生動而別具一格,像《后催租行》中借老農(nóng)之口所說的“去年衣盡到家口,大女臨歧兩分手。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復驅(qū)將換千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語氣冷雋,但批判現(xiàn)實的力度并不亞于白居易詩的大聲疾呼。
    范成大詩中價值的是使金紀行詩和田園詩。他在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把自己在淪陷區(qū)的見聞感觸一一紀之于詩,主要內(nèi)容是描寫淪陷區(qū)山河破碎的景象,中原人民遭受蹂躪、盼望光復的情形,憑吊古代愛國志士的遺跡以表示自己誓死報國的決心。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南宋詩人描寫中原的詩大多是出于想象,而范成大卻親臨其境,所以感觸格外深刻,描寫格外真切,在當時的愛國主題詩歌中獨樹一幟。
    擴展閱讀:人物評價
    趙昚:①卿氣宇不群。②卿南至桂廣,北使幽燕,西入巴蜀,東薄鄧海,可謂賢勞,宜其多疾。
    趙惇:卿以文章德行,師表縉紳,受知圣父,致位丞弼,均佚方面,乃心王室,于天下事,講之熟矣。
    楊萬里:①知政幾二十人,求天下之所謂正臣,如公才一二輩。②初公以文學材氣受知壽皇,自致大用,至杖漢節(jié)、使強敵,即其庭伏穹廬,不肯起,袖出私書切責之,君臣大驚,有自階闥之嬖竊位樞臣者,其勢方震赫,公沮之,竟不奉詔而去,其所立又有不凡者矣,若夫劌心于山水風月之場,雕龍于言語文章之囿,此吾輩羈窮酸寒,無聊不平之音也,公何必能此哉。...公風神英邁,意氣傾倒,拔新領異之談,登峰造極之理,蕭然如晉宋間人物。公訓誥具兩漢之爾雅,賦篇有杜牧之刻深,騷詞得楚人之幽婉,序山水則柳子厚(柳宗元),傳任俠則太史遷(司馬遷)。至於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縟而不釀,縮而不僒,清新無麗,奄有鮑、謝(鮑照、謝朓);奔逸雋偉,窮追太白(李白)。求其只字之陳陳,一倡之嗚嗚,而不可得也。今海內(nèi)詩人,不過三四,而公皆過之,無不及者。予於詩,豈敢以千里畏人者,而於公獨斂袵焉!
    陸游:①及公之至(成都)也,定規(guī)模,信命令,施利惠農(nóng),選將治兵,未數(shù)月,聲震四境,歲復大登幕府,益無事,公時從其屬及四方之賓客飲酒賦詩,公素以詩名一代,故落紙墨未及燥,士女萬人己更傳誦,被之樂府歌,或題寫素屏團扇,更相贈遺,蓋自蜀置帥守以來未有也。②屢出專戎閫,遄歸上政途。勛勞光竹帛,風采震羌胡。簽帙新藏富,園林勝事殊。知公仙去日,遺恨一毫無。孤拙知心少,平生僅數(shù)公。凋零遂無幾,遲暮與誰同!瓊樹世塵外,神山云海中。夢魂寧復接,慟哭向西風。
    姜夔:身退詩仍健,官高病已侵。江山平日眠,花鳥暮年心。九轉(zhuǎn)終無助,三高竟欲尋。尚留巾墊角,胡虜有知音。未作龍蛇夢,驚聞露電身。百年無此老,千首屬何人。安得公長健,那知事轉(zhuǎn)新。酸風憂國淚,高冢臥麒麟。未定情鐘痛,何堪更悼亡。遺書知伏枕,來吊只空堂。雪里評詩句,梅邊按樂章。沉思酒杯落,天闊意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