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精選

字號:

如果孩子處于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某種語言。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愛的祝福
    教學目標:
    1、理解、學習兒歌,初步感受兒歌的比喻手法。
    2、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講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語言完整。
    3、嘗試替換兒歌中的祝福語進行朗誦,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
    1、幼兒課前了解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愛好等一些情況。
    2、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請小朋友向你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你的爸爸媽媽,我們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家里都做哪些事情?個別介紹:誰愿意向全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介紹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教師小結(jié):爸爸媽媽很愛我們,他們不怕辛苦,每天都為我們做很多事情。
    2、小朋友你們愛不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一句什么話?(鼓勵幼兒對爸爸媽媽說一句感謝或祝福的話)
    二、理解并學習兒歌
    1、有一首兒歌,說的就是小朋友祝福爸爸媽媽的話,兒歌的名字叫《愛的祝?!?,我們來聽聽。
    2、教師朗誦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說了些什么?
    3、放錄音,再次欣賞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把爸爸媽媽的愛比作什么?為什么?后小朋友是怎么祝福爸爸媽媽的?(引導運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回答。)
    4、教師帶領(lǐng)幼兒完整學習朗誦兒歌。
    5、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6、幼兒完整朗誦兒歌。
    三、仿編兒歌
    1、除了祝爸爸媽媽快樂又健康,你還想祝他們什么呢?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替換祝福與并示范朗誦。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
    3、帶領(lǐng)幼兒朗誦新編兒歌。
    肥皂泡泡
    教學目標
    1. 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知道洗澡的主要步驟。
    2. 培養(yǎng)觀察能力,能用語言表達出畫面上的主要情節(jié)。
    教學準備
    課件《肥皂泡泡》 動畫音樂《我愛洗澡》 泡泡液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啊。這么多的泡泡好看嗎?今天啊,老師也帶來了一本關(guān)于泡泡的書,名字叫《肥皂泡泡》。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1. 觀察封面
    問“在這幅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那你們猜猜看,小豬在干什么?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 觀察第一頁
    “今天天氣非常好,小豬想洗個熱水澡??纯矗∝i手里拿著的是什么?你們洗澡的時候都會用到什么呢?”
    3.觀察第二頁:
    問:“小豬在干什么?共有幾個泡泡?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BR>    “小豬邀請了他的兩個好朋友一起來家里洗澡,現(xiàn)在老師來說一說這兩個朋友的特征,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看他這兩個好朋友是誰吧”。描述動物特征,讓幼兒猜測。
    4.觀察第三頁
    “我們來看看你們猜對了嗎。哦,你們都猜對了?,F(xiàn)在,小豬,小兔,小熊開始愉快的洗澡了”
    4. 播放《我愛洗澡》,和幼兒一起做運動,并詢問幼兒洗澡的時候都洗到了我們身體上的哪一個部位。
    5.觀察第四、五頁。
    問:“洗完澡,小熊、小豬、小兔變得怎么樣了?”
    6.觀察第六頁。
    問:“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豬在干什么?”
    “他們吹出的泡泡一樣嗎? ”(比較泡泡大小和顏色) “大的泡泡在哪里,小的泡泡在哪里?”
    小結(jié):洗完澡的小動物變得真干凈,還開心地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戲,洗澡真舒服。
    三、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體驗洗澡帶來的樂趣。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菖菀海銈冊覆辉敢夂屠蠋熞黄鹜娲蹬菖莸挠螒蚰兀?BR>    回家呢,小朋友們也可以用肥皂水制作一些泡泡液,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
    四、教學總結(jié)
    通過這次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幫助幼兒養(yǎng)成愛洗澡的好習慣,但這次活動設(shè)計的不足之處是教具準備的不充分,泡泡液的數(shù)量太少,容易打擊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布娃娃
    教學目標:
    1、體驗媽媽愛孩子的感情。
    2、樂意模仿媽媽的樣子或動作,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等。
    教學準備:
    1、布娃娃每人一個、花頭巾每人一條,音樂磁帶、錄音機。
    2、配套《寶寶學習包·我喜歡》第12頁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課題。
    1、師:今天邱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個邱老師小時候喜歡玩的玩伴,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幼:想)
    2、師:好,我們有誰可以大聲的說出它是什么?(是一個布娃娃)
    3、師:哇,寶貝你說得真好,來,和布娃娃握握手,問問好。(寶寶們和布娃娃打招呼問好。)老師還帶來了一個禮物,寶寶們請看是什么?
    二、引導看圖,學習兒歌。
    1、出示掛圖,師:圖上是誰呀?寶寶喜歡嗎?你們喜歡它的時候會對它做什么呢?(和它一起玩、給它好吃的東西、抱抱它、親親它。)
    2、教師念兒歌《布娃娃》,寶寶欣賞。
    師:這個娃娃真可愛呀!邱老師也很喜歡,也想抱抱它、親親它,可布娃娃它害怕,怎么辦呢?呀,老師有個辦法,我們先對娃娃說:"娃娃乖,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請寶貝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指名學說)
    3、現(xiàn)在娃娃愿意讓寶寶抱了,老師要考考寶寶布娃娃的五官是什么樣的?看看哪位寶寶觀察的仔細。引導寶寶用兒歌中的話回答。(大眼睛,黑頭發(fā),張開嘴巴笑哈哈。)
    4、教師再念兒歌,寶寶輕聲跟念兒歌。
    5、根據(jù)寶寶抱的娃娃形象不同來改編兒歌。(如:小眼睛、黃頭發(fā))
    6、男寶寶可說我:"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爸爸。"
    三、游戲《做媽媽》
    1、寶寶每人抱一個布娃娃,每人在自己頭上扎一塊頭巾做媽媽。邊念兒歌,邊做撫摸、親親布娃娃的動作,表達對布娃娃的喜愛之情。
    2、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寶寶邊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邊抱寶寶、撫摸寶寶。
    四、教學延伸
    師:哇啊,我們小小班的寶寶真棒,布娃娃都哄睡著了,我們現(xiàn)在送布娃娃去娃娃家床上睡覺好嗎?(寶寶抱著布娃娃進入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