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宣公九年》原文譯文

字號:


    《公羊傳》寫定于漢初,系用漢代通行的隸字書寫,它是今文經(jīng)學(xué)中富有理論色彩的代表性典籍。下面是分享的公羊傳:《宣公九年》原文譯文。歡迎閱讀參考!
    《宣公九年》原文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齊。
    公至自齊。
    夏,仲孫蔑如京師。
    齊侯伐萊。
    秋,取根牟。根牟者何?鄭妻之邑也。曷為不系乎邾婁?諱亞也。
    八月,滕子卒。
    九月,晉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會于息。晉荀林父帥師伐陳。
    辛酉,晉侯黑臀卒于息。啟者何?晉之邑也。諸侯卒其封內(nèi)不地,此何以地?卒于會,故地也。未出其地,故不言會也。
    冬,十月,癸酉,衛(wèi)侯鄭卒。
    宋人圍滕。
    楚子伐鄭。
    晉谷巧缺帥師救鄭。
    陳殺其大夫泄治。
    【譯文】
    魯宣公九年,春季,周歷正月,宣公到齊國去。魯宣公從齊國回來。
    夏季,仲孫蔑到周朝國都去。
    齊侯率兵攻打萊國。
    秋季,魯*隊奪取根牟這個地方。根牟是什么地方?是鄰婁國的一個城邑。為什么不掛在邾婁國名下呢?是避諱奪取根牟太急了。
    八月,滕國國君去世。
    九月,晉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在息這個地方會晤。晉國大夫荀林父率領(lǐng)軍隊攻打陳國。
    辛酉這天,晉成公黑臀在息這個地方死了。啟是什么地方?是晉國的一座城邑。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死是不記載地名的,這里為什么記載地名呢?因為晉成公是死在諸侯的盟會上,所以要寫出地名。又因為晉成公沒有離開啟這個地方,所以就不提盟會的事了。
    冬季,十月,癸酉這天,衛(wèi)侯鄭死了。宋*隊包圍了滕國。
    楚子率兵攻打鄭國。
    晉國大夫邯缺率領(lǐng)軍隊救援鄭國。陳國殺害了自己的大夫泄治。
    擴展閱讀:公羊傳名句
    1.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出自先秦《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解詁。歌,唱、吟嘆。饑餓的人詠嘆他得到的食物,勞動者歌詠他所從事的工作。此言詩歌是勞動人民抒寫自己勞動與生活的產(chǎn)物。這在某種程度上觸及了文藝的起源問題。
    2.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
    出自先秦《公羊傳·昭公二十年》。君子褒揚好人好事是長久的,憎惡壞人壞事是短暫的;憎惡壞人壞事只停留在壞人自身,褒揚好人好事卻要延及他的子孫。
    3.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出自先秦《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子女可以憑借著母親的身份而變得非常尊貴,母親也可以憑著有著出眾才能的子女而受到人們的尊重,在這句話中,作者闡述了在母親與子女之間,會因一方的尊貴身份或是出眾的能力等因素,而受到他人尊敬的事實。
    4.朋友相衛(wèi),而不相迿。
    出自先秦《公羊傳·定公四年》。迿:爭拗。朋友之間應(yīng)該相互維護,而不應(yīng)該相互爭拗。
    5.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
    出自先秦《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治理*的社會,要讓其回歸正道,沒有什么能夠《春秋》一書的。
    6.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出自先秦《春秋公羊傳·閔公元年》?!洞呵铩窞樽鹳F的人避諱,為親人避諱,為賢能的人避諱。
    7.君子見人之厄則矜制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出自先秦《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君子看到人陷入了困境,便會心生憐憫之心。而小人看到了別人陷入困境,便會幸災(zāi)樂禍。
    8.*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為也。
    出自先秦《春秋公羊傳·桓公十一年》。為了保全自己就毀滅別人,有道德的人是不會那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