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陳萬年教子》原文譯文注釋

字號: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班固出身儒學(xué)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學(xué)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xué),博覽群書,于儒家經(jīng)典及歷史無不精通。下面是分享的文言文:《陳萬年教子》原文譯文注釋。歡迎閱讀參考!
    《陳萬年教子》
    兩漢:班固撰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也,嘗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語至三更,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比f年乃不復(fù)言。
    【譯文】
    陳萬年是朝中顯赫的大官,有一次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來跪在床邊訓(xùn)話。一直說到半夜,陳咸打了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想要拿棍子打他,說:“我作為父親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聽我的話,這是什么道理?”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認錯,說:“我完全明白您所說的話,主要的意思是教我要對上司要奉承拍馬*罷了!”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注釋】
    嘗:曾經(jīng)。
    戒:同“誡”,告誡;教訓(xùn)。
    語:談?wù)?,說話。
    睡:打瞌睡。
    欲:想要。
    杖:名詞用作動詞,用棍子打。
    之:代詞,指代陳咸。
    曰:說。
    乃公:你的父親,乃:你
    謝:道歉,認錯。
    具曉:完全明白,具,都。
    大要:主要的意思。
    大要教咸諂: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馬。諂(chǎn),諂媚,奉承。拍馬*。
    乃:是
    復(fù):再。
    言:話。
    顯:顯赫。
    【啟發(fā)】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說,作為父母千萬要做一個合格“產(chǎn)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陳萬年就是其中一個?!白硬唤蹋钢^?!备赣H如果不給生養(yǎng)子女良好的教育,這就是做父親的過錯。陳萬年喜好結(jié)交權(quán)勢,對他們卑躬屈膝,文中內(nèi)容對他極具諷刺之意。
    2.不要光阿諛奉承與聽信讒言。
    3.父母不要為兒女做壞的榜樣。
    4.世上竟然有父親教兒子拍馬*學(xué)奉承的,陳萬年就是這種反面的角色。
    5.兒子揭露了陳萬年內(nèi)心的虛偽。
    擴展閱讀:班固軼聞典故
    傅毅與班固都是東漢有名的文史學(xué)家,均為扶風郡人,經(jīng)歷也極為相似,班固16歲時到京城洛陽太學(xué)求學(xué),與傅毅成為同學(xué),一起在太學(xué)中嶄露頭角。永平五年(62年),班固遷為郎,典校秘書,二人又在京城洛陽相遇。
    漢明帝時期,神雀群集,明帝要求百官作《神爵頌》,班固、傅毅獻賦,均得到了漢明帝的稱贊,平分秋色。在反對遷都長安問題上,班固作《兩都賦》,傅毅也作了《洛都賦》《反都賦》。漢章帝即位后,召傅毅為蘭臺令史,二人又成了同事。傅毅作《顯宗頌》十篇,顯于朝廷,[80]班固心中頗有不平,在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譏諷傅毅“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引出了“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的千古話題。
    漢和帝時期,竇憲任車騎將軍,請傅毅為主記室。不久,竇憲升大將軍,又以傅毅為司馬,班固為中護軍。至此,二人又成為同僚,均作《北征頌》歌頌竇憲北伐的功績。在幕府中,班固和傅毅受到了竇憲的重用,希望有朝一日成就功名。不久,傅毅去世,班固也在永元四年,因竇憲謀反案受株連,死在獄中。
    傅毅作為東漢的文史學(xué)家,為世人交口稱譽,與班固不相上下。王充在《論衡》中記載了當時人們的評價:“是以蘭臺之史,班固、賈逵、楊終、傅毅之徒,名香文美?!比龂鴷r期,曹丕在《典論》中也說:“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