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益智童話故事大全

字號:

益智故事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xiàn)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美麗,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四年級益智童話故事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歷的君王大都愛馬,無論是征戰(zhàn)、游獵時的胯下坐騎,還是輜重、農事上的役用,都需要慓悍精良的駿馬。
    有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yǎng)馬的情況。他一見養(yǎng)馬人就關心地詢問:“馬棚里的大小諸事,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yǎng)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在養(yǎng)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都不是輕松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一個養(yǎng)馬人又怎好隨意叫苦呢?管仲在一旁見養(yǎng)馬人尚在猶豫,便代為答道:“從前我也當過馬夫,依我之見,編排用于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為什么呢?因為在編柵欄時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雜。你若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極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后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筆直的木料就難以啟用。反之,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BR>    管仲雖然說的是編柵欄建馬棚的事,但其用意是在提醒齊桓公,要把編柵欄選料與興社稷用人聯(lián)系起來,在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永遠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篇二

    孔子的學生子貢到南邊的楚國旅游。他在返回晉國經(jīng)過漢水南邊時,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給菜園里的蔬菜澆水。那位老人挖了一條渠道,一直通到井邊。老人抱著一個大水罐,從井里汲水。水沿著渠道一直流到菜園子里。他不停地用水罐汲水,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雖然他費了很大的力氣,但是工效卻很低。
    于是,子貢走過去對老人說:“老人家,現(xiàn)在有一種機械,用它來澆地,一天可以澆一百畦呢,用不著費很大的力氣但工效卻很高,您不想使用它嗎?”
    澆水的老人抬起頭,看了看子貢說:“你說的是什么東西?”
    子貢十分認真地對老人說:“將木頭砍鑿加工,做成一種機械,讓它的后面重,前面輕,用它來提水,就像把水從井里連續(xù)不斷地抽吸出來一樣,水流得很快,嘩嘩地卷起的浪花簡直像開水翻滾一樣。這種機械名字叫做橰(gao)?!?BR>    澆水的老人聽了子貢的話卻憤憤然變了臉色。他不以為然地譏笑說:“我聽師傅說過,世上如果有取巧的機械,就一定會有投機取巧的事情;有投機取巧的事情,就一定會有投機取巧的思想。一個人一旦有了投機取巧的思想,就會喪失純潔的做人的美德;喪失了純潔的美德,人就會性情反常;而一個人要是性情反常的話,他就會和社會、自然不合拍,成為一個與天地自然社會不相容的人。你所說的那一種機械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因為我覺得使用它,就是在于投機取巧的事,而做投機取巧的事是很可恥的?!?BR>    子貢聽了這個老人的一番話,像自己做了什么錯事一樣,難為情地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個抱甕老人所說的一番道理,看起來有一些邏輯推理的正確性,然而他在機械效用上借題發(fā)揮,把刁鉆、險惡與機敏、智慧混為一談的做法則是錯誤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在新事物面前抱殘守缺的人,做起事來不但吃力不討好,而且還會被后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