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我最喜歡的一本書450字作文

字號:


    一本好書就是人們的精神食糧。為大家整理了小學生我最喜歡的一本書450字作文,供大家參考。
    【篇一】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智慧背囊》。這本書匯集了上百個幽默小故事,使我一笑之后回味無窮,得到了啟發(fā)。更加以一顆快樂的心去面對生活,開創(chuàng)生活。
    它來的突然。是我媽媽為了我們的安全,主動當了幾天愛心家長,老師便送給了她這本書。
    我喜歡這本書的第一個原因是它可以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而且語言幽默風趣、簡短精煉。比如說:這本書中的《海里的新聞》,寫了一個人去買魚,他拿起一條魚在鼻子上聞了聞,賣魚的人怕他聞出魚不新鮮,就生氣地說:“你不買魚沒關(guān)系,你別聞??!”他回答道:“我在跟魚談話?!蹦侨藛枺骸澳銌柺裁??”買魚的人說:“我在問它知不知道海里最近的新聞,它說不知道,因為它說它已經(jīng)出海很久了!”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nèi)瞬荒転榱藸帍姾脛俣`背事實,讓他人和自己都不愉快。
    讀完這本書后我懂得了拐彎抹角、曲折暗示地說話,是一種非常必要而且有用的人際交往方式、當機會來臨時,一定要好好把握、努力總比懶惰要好,但問題在于,只要有正確的做法存在,你那種按錯誤的方法進行操作的行為,是不管怎樣努力,都不會博得人們的肯定,更不會讓人“錄取”你,等上百個大道理。
    同學們,閱讀是一種辛福,閱讀是一種情懷,閱讀是一種享受!讓我們在閱讀中成長,在書香中體會吧!
    【篇二】
    我家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書,我喜歡的書也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要說我最喜歡的書呀,那就要數(shù)美國的海倫·凱勒所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是美國的盲聾慈善家、作家和演講家。她19個月大時便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后來在安妮·莎莉文小姐的幫助下,海倫克服了種種困難,憑借頑強的毅力考入了哈佛大學,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美國的文學家馬克·吐溫曾經(jīng)說過:“19世紀出現(xiàn)了兩位偉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侖,一位是海倫·凱勒?!?BR>    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海倫·凱勒這樣的一個盲聾人在莎莉文小姐的指導(dǎo)下如何在無光無聲的黑暗世界里,堅強面對困難,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怎樣創(chuàng)造出生命的奇跡,字里行間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雖然一個盲聾人擁有三天光明只是一個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但作者海倫·凱勒卻用她豐富、生動而偉大的一生,給全世界千千萬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激勵和感動。
    讀完這本書,我才覺得我是一個多么幸運的女孩呀!海倫·凱勒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卻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就,不斷地超越自我。我是一個健康的人,更應(yīng)該勇敢、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斷進步!
    【篇三】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說過的話。在許多我看過的書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博物》。這是我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這本《博物》是介紹知識的書,每年都在換封面和內(nèi)容,幾乎成為我每年的生日禮物。它里面的每一個知識都對我非常有用。比如說,大家知道我們道路兩旁種的是什么數(shù)嗎?什么?不知道。以前我也不知道,自從看了《博物》,我才知道,那是法國梧桐,最早產(chǎn)于廣州,后來移植到法國,又從法國引入我國的,這會你知道這是什么樹了吧!
    《博物》不僅知識很多,相當于一本《百科全書》,還非常有趣,我最喜歡《博物》里尋寶的故事,記得有一篇講的是兩個小記者在北京尋寶的事,當然寶貝不是古人留下的,而是《博物》的工作人員用一些關(guān)卡,引導(dǎo)兩個記者去尋寶。先是工作人員給他們一個字條,上面寫著這樣的一句話:前方100米有一座老人像,再往左拐50米后一個門前有答案。他們順著提示行動了,可是到了前方100米后沒有見老人像,只有一座石碑,難道是走錯了?還是工作人員沒有選好地方?兩個小記者重新仔細地進行了測量,原來還有50米的路,他們終于找到了“寶貝”,原來是《博物》雜志社送給小記者的下一年的新《博物》雜志。
    這就是我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