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小蝌蚪》

字號:

教學課件輔助教學雖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體教學的格式化、定義化、程序化的特點,下面是整理分享的湘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小蝌蚪》,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5個,會寫其中的7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理解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
    2.指名學生接力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試說課文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1.學習第1-4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小蝌蚪在干什么?
    (2)自由讀2-4自然段,思考:蝌蚪在臉盆里怎么活動?我們是怎么做的?
    2.學習第5-8自然段。
    (1)學生接力讀課文。
    (2)找出孩子們喜歡蝌蚪的句子。
    (3)學生試背第7自然段。
    (4)指名背誦課文。
    四、作業(yè)
    不改變句子的意思,將下列句子換一種說法。盆底淡藍色的圖案被泥土遮住了。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5個,其中會寫“養(yǎng)、成、呢、怎、壓、淡、甩”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體會孩子們對小蝌蚪的喜愛,知道青蛙是益蟲。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體會孩子們對小蝌蚪的喜愛,知道青蛙是益蟲。
    教學準備:
    DVD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1.多媒體出示。板書課題,齊讀課文題目。
    2.觀看課件,提問:“你能告訴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在不認識的生字,生詞下畫上記號。
    2.把難認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及遍。
    3.交流一下哪些字音需要注意。
    “成”是翹舌音,不能讀成“céng”
    “呢”的生母是鼻音“n”,不是邊音“l(fā)”。
    “怎”是平舌音,不是翹舌音,韻母是前鼻音。
    4.同桌互讀這些易讀錯的字,聽聽誰讀得準確。
    5.用DVD光盤,播放朗讀,幫助正音。
    6.出示生字卡片,領(lǐng)讀鞏固讀音。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2.學生互相交流。
    “呢”的右下是“匕”不是“七”。
    “甩”的第一畫是豎撇,不是豎,它與“用”形近易誤。
    “壓”的右下有一點。
    3.老師重點指導以下及個生字,提示要點。
    養(yǎng):上面比“美”少一橫,屬羊部。
    成:共六畫,先寫橫(第一筆),在寫撇(第二畫)。
    淡:左邊三點水,右邊兩個火上下串,書寫時上面的火字應(yīng)將一撇寫成一點。
    4.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
    5.學生先描紅,再在練習薄上臨寫。
    6.擴詞訓練,鞏固生字。
    7.投影認讀字,指導認識。
    (1)先拼讀,后直接呼讀。
    (2)口頭試著組詞。
    板書設(shè)計:
    20小蝌蚪
    后鼻音:養(yǎng)、成
    翹舌音:成、甩、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