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一年級勵志成語故事

字號:

成語文化 是莫彭齡先生基于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guān)系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旨在從語言和文化相結(jié)合的新視角來研究成語,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程門立雪】
    在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鉆研學(xué)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xué)于洛陽學(xué)者程顥門下。
    程顥臨死前,有把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xué)。
    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xué)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zhèn)鳌?BR>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xué)習(xí)的游酢向程頤請求學(xué)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告知游酢不要驚醒老師,于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
    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
    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fā)現(xiàn)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地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于學(xué)到了老師的全部學(xué)問。
    之后,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xué),且形成學(xué)派,世稱“龜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xué)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xué)子。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里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fēng)雨,他經(jīng)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
    日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tài)的竹子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zhèn)魃瘛?BR>    當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BR>    有位青年想學(xué)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窝a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BR>    【大公無私】
    春秋時,南陽縣這個地方缺少一個縣令。
    一天,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說:“祁愛卿,南陽縣缺個縣長,你認為,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我認為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認為,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東山再起】
    宋代李綱是大名鼎鼎岳飛的伯樂師傅,他原是北宋的名臣,官職位居丞相之下,在當時宋朝抗金爭論中,力舉岳飛掛帥,使得岳飛得以大展宏圖。
    之后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迫害致死,李綱也受到牽連,被革去官職,并流放到當時離京城最遠的海南島,也就是當今的三亞。
    當時的經(jīng)濟條件極為落后,去往南方路途之艱辛難以想象。李綱來到海南東山嶺時大病一場,無法繼續(xù)前行,于是暫時在東山嶺山腳下住下。
    一次閑時上山,進到當?shù)厮聫R潮音寺,請主持高僧算卦,以占卜未來前途。
    高僧指點說:施主乃貴人天命,雖暫時受挫,但如若誠信拜佛,不久即會逢兇化吉,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李綱決定上山修行,結(jié)果不到半年,宋孝宗繼位,秦檜被懲處,李綱也接到朝廷赦免,并官復(fù)原職的圣旨。
    李綱回到朝廷后,仕途通達,官至宰相,他對海南東山嶺念念不忘,常常和人提起此事,后人便在民間流傳“東山再起”之說,此事在海南省萬寧市東山嶺有石碑為記。
    東山再起原義指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后重新得勢恢復(f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