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案三篇

字號:

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這幅名揚中外的古代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感受《清明上河圖》的生動傳神,激發(fā)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3、培養(yǎng)運用“圖文對照讀懂課文”等學習方法自學課文的能力。
    【學習重點】
    目標2、3。
    【學具準備】
    課件:《清明上河圖》摹本
    【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令世人驚嘆的中華文化。今天我們將從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摘取一顆璀璨的明珠,欣賞她熠熠閃光的風采。這顆明珠就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交流資料,學習第一自然段
    1、結合預習時查找的資料,交流對《清明上河圖》的了解。
    2、師相機板書與第一自然有關的知識。
    3、肯定學生的預習成果:同學們真會學習,你們已經(jīng)在預習中把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許多內容學懂了。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觀圖激情,感受畫面的精彩
    1、出示《清明上河圖》的摹本,展卷讓學生觀賞。
    2、師配樂解說畫面部分精彩內容。
    3、老師激情:從剛才同學們驚奇的眼神、贊嘆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圖的喜愛。我們的課文對它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讀懂了課文,你一定會更喜歡它。
    四、明確學法,合作學習
    1、自由讀文,找一找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畫面上的內容
    2、想用什么方法來讀懂課文呢?提示學生讀讀課前的閱讀提示,明白這一課可以用“圖文對照法”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引導學生交流經(jīng)常運用的學習方法。
    3、師小結學法:質疑解疑
    借助資料
    朗讀感悟
    圖文對照
    表演體會
    ……
    4、小組合作學習:選用學習方法從而2~4自然段中選定感興趣的一個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
    5、交流感悟。
    隨機2~4小節(jié):
    ⑴
    匯報第2小節(jié)時,重點引導學生看圖上畫了哪些人?通過讀句子,并想象補充省略的人物,來體會“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體會張擇端花了很大工夫,畫出來的畫了不起。
    ⑵
    匯報第3小節(jié),重點也是看圖、讀文、想象補充省略的內容,理解“形態(tài)各異”,引導朗讀“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睆亩w會畫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⑶
    匯報第4小節(jié),先引導學生看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體會畫的生動、精彩。老師再生動地朗讀這段文字,請學生閉目想象仿佛聽到了什么,進而體會“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 ?BR>    5、師小結學情。
    五、抒發(fā)情感,運用語言
    1、再現(xiàn)畫面,激情朗讀課文第5小節(jié)。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么生動有趣的課文,現(xiàn)在你想說什么?
    2、老師出示小詩,與學生共勉。
    歷經(jīng)風雨八百年,繁華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態(tài)眾生相,盡在綿綿畫中間。
    揚名海外震國威,驚世絕技人人贊。
    絕!中華文化真叫絕
    六、自選作業(yè)
    1、對照畫面給爸爸媽媽介紹《清明上河圖》。
    2、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哪些內容,感受《清明上河圖》的藝術價值,激發(fā)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3.培養(yǎng)圖文對照讀懂課文等自學方法。
    二.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激趣交流,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揭題,提出希望學生自學讀懂課文的要求。
    2.檢查預習成果,出示本課新詞,重點正音三個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話說說名揚中外的意思,知道這幅名揚中外的畫就是指《清明上河圖》,并板書。
    4.結合預習時查找的資料,交流對《清明上河圖》的了解。
    5.肯定學生的預習成果:同學們真會學習,你們已經(jīng)預習中把課文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學懂了。能讀好它嗎?齊讀第一小節(jié)。
    (二)欣賞感知,明確方法。
    1.出示《清明上河圖》的摹本,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自己看后的體會。
    2.老師激趣:從剛才同學們驚奇的眼神、贊嘆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圖的喜愛。這幅圖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的課文對它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讀懂了課文,你一定會更喜歡它。想用什么方法來讀懂課文呢?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方法。
    3.引導學生讀讀課前的閱讀提示,明白學這一課可以用圖文對照法。
    (三)看圖讀文,激發(fā)情感。
    1.默讀25小節(jié),對照圖畫找一找課文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
    2.選一個你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隨機24小節(jié)。
    (1)讀第2小節(jié)時,重點引導學生看圖上畫了哪些人?通過讀句子,并想象補充省略的人物,來體會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體會張擇端花了很大工夫,畫出來的畫了不起。
    (2)讀第3小節(jié),重點也是看圖、讀文、想象補充省略的內容,理解形態(tài)各異,引導朗讀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從而體會畫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3)讀第4小節(jié),先引導學生看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體會畫的生動、精彩。老師再生動地朗讀這段文字,請學生閉目想象仿佛聽到了什么,進而體會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啊!
    (四)抒發(fā)情感,運用語言。
    1.學生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礎上,朗讀課文第5小節(jié)。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么有趣生動的課文,現(xiàn)在你想說什么?
    2.老師出示自己寫的小詩,與學生共勉。
    歷經(jīng)風雨八百年,
    繁華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態(tài)眾生相,
    盡在綿綿畫中間。
    揚名海外震國威,
    驚世絕技人人贊。
    絕!
    中華文化真叫絕!
    篇三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正確讀寫“攤販、形態(tài)各異、悠閑、溜達、一乘轎子”等詞語。并注意“作、乘、籠”字是多音字
    2.默讀課文,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3.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4.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重點:
    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走進這一單元,我們已經(jīng)初步感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節(jié)課我們還將擷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來欣賞,那顆明珠就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生齊讀課題)
    理解“名揚中外”。(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名聲大,世界聞名)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本課新詞
    biàncúnchēnɡtānfàn
    汴梁保存撐船攤販
    lìyōuzhuàirǎo
    官吏悠閑拽住驚擾
    男女同學分讀
    理解:攤販、官吏都城作坊溜達一乘轎子
    師:這一組詞既有多音字,又有輕聲的。誰能讀準它們?(指名讀、齊讀)
    理解:
    都城: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首都。
    作坊:手工業(yè)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達:散步、閑走,很隨意的逛逛。
    一乘轎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馬拉的車,一輛叫一乘,一乘轎子就是一頂轎子。
    2.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對這幅名揚中外的畫有了哪些了解?
    (梳理出《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畫名、作者、尺寸、內容、畫的歷史、保存情況。)
    三、賞讀結合
    師:《清明上河圖》究竟是怎樣一幅畫,為什么說它名揚中外呢?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好嗎?(師生共同欣賞)
    交流:師:誰能告訴大家,為什么這幅畫能名揚中外?
    1.預設一:欣賞眾多人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多,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
    師:張擇端在這幅畫里,都畫了哪些人呢?誰能用朗讀告訴大家?(指名讀第二節(jié))
    師: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什么是“行”?(就是行業(yè),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職業(yè))文章里說畫了哪幾行的人呢?我們動筆畫一下。
    師:只有七八種人,倒也不是很多哇,是嗎?(還有許多沒寫出來,但都畫出來了,課文里說:“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師:那么還會有哪些行業(yè)的人呢?
    (生想象說話)
    師:所以文中說:光是這些人物,就有五百多個。真是“人物眾多”哇。(板書“人物眾多”)這么多各行各業(yè)的人全被張擇端畫進了清明上河圖,他可真......(了不起,畫技高超)難怪《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了)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生齊讀)
    過渡:《清明上河圖》能名揚中外不可能僅僅因為人物眾多啊!你們還有什么看法?
    2.預設二:感受街市熱鬧,人物形態(tài)各異,小而清楚。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多,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BR>    (1)生: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
    (2)生: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形態(tài)各異,有的......有的......把他們干什么都畫出來。所以能名揚中外。
    師:張擇端不僅畫出那么多的人,還畫出了這些人的各種形態(tài),來,我們一起讀讀。(生讀句子)
    (3)師:我們也來看看,你還看到畫上的人在干什么?(出示圖片,欣賞,說話)
    師:你看得真仔細,畫面這么小,你都看出來了,難怪作者說(出示句子: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起讀。(生齊讀)
    師:是多么的細致、精致啊。誰愿意把這句話再讀一讀嗎?(生讀。)
    師:如果你身邊剛好有一個外國朋友,你會怎么自豪地告訴他?(生自豪地讀。)
    師:哦,清清楚楚,多了不起,誰愿意再讀一讀。(生更自豪地讀。)
    師:哦,大聲地告訴大家。黃豆那么大是多大?(生做動作。)
    師:這么點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來,我們一起來自豪地讀一讀。(生齊讀。)
    師小結過渡:那么多形態(tài)各異的人,全搬進了畫里,的確能名揚中外。張擇端的畫技真是精湛。不但如此,如果你細細觀察,還能讀出一個個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事呢?請你一邊看插圖,一邊讀第四自然段,看看橋北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預設三:品讀傳神的細節(jié)
    (生結合插圖讀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多,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BR>    師:誰能用朗讀告訴大家橋北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一生讀)
    師:自由地讀讀,你對文中誰的動作描寫印象特別深刻?(學生自由讀,抓住動作,交流。指導朗讀)
    師:這個場景,真有點像我們生活中的差點兒的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呢!這些都是一瞬間的事啊。畫家也把它搬進了畫里,而且畫得......?(那么逼真,那么傳神)(板書“細節(jié)傳神”)所以,人們這樣贊嘆(出示: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ㄉR讀)
    師:看到這里,讀到這里,你想說什么?
    師:張擇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繪畫技術,賦于了《清明上河圖》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板書:“藝術價值”)
    師:從中可以看出畫家張擇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其實我們寫作文和畫畫一樣呢,你抓住一個瞬間的精彩把它寫具體,那么文章就如畫一樣,活起來了。
    四、拓展欣賞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也一起去捕捉畫中其它精彩的生活小場景吧。請你細細觀察,你還覺得哪一處的情景特別有意思?
    (生賞圖交流)
    五、結課延伸、升華情感
    師:《清明上河圖》全圖中,類似于這樣的生活小場景,比比皆是,生動地再現(xiàn)了北宋時期,都城汴梁熱鬧繁華的場面,難怪課文后說:(出示后一節(jié),學生齊讀)甚至后來,有許多專家就是通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來研究北宋時期的許多風俗民情、建筑風格以及當時社會政治的特點,這可是《清明上河圖》寶貴的歷史價值呀。因著這極其寶貴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所以它成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幅畫的名字,它叫——清明上河圖。(生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