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成語故事文字版

字號: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中,成語故事是漢語中的璀璨明珠,是中華民族語言的瑰寶。其精練、形象,極富表現力,有著歷史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的豐厚積淀。每個歷史成語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實的歷史史實,它反映了政治、軍事、文化、民間風尚、道德及理想。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三年級成語故事文字版,歡迎閱讀與借鑒。
    
拔苗助長

    春秋時,有個急性子農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幾天也不見秧苗長高,心里著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個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盡,回到家里,得意地對兒子說:“我干了一天,總算幫助秧苗長高了一些?!眱鹤舆B忙跑到田邊去看,只見秧苗全都被太陽曬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得過且過

    傳說,五臺山上曾經有一種鳥叫寒號鳥。夏天是它們羽毛豐滿的季節(jié)。那時它們總是張開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們從不筑巢壘窩,只知道玩樂。到了冬天,羽毛脫落,就不再美麗了。晚上躲進石縫里被凍得發(fā)抖,白天出了太陽,它們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注釋]且:暫且,不作長遠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馬虎、敷衍了事,過一天算一天。
    
得意忘形

    魏晉時,有個名氣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學多才,性情極其豪放。他讀書入迷時,可以好幾個月都不出家門。出外游玩和訪友時,因迷戀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間的交往,常常幾個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時候就盡情地享樂,能夠忘記自己是什么模樣。
    [提示]本意為因高興而忘掉一切?,F多形容淺薄的人得志,高興得無法控制自己。
    
對牛彈琴

    古時候,有一個叫公明儀的人,琴彈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帶琴出游,只見遠山如畫,河流清澈,一頭牛正在河邊吃草。這美麗的景色讓他興致大發(fā),就對著牛彈起琴來。盡管琴聲動人,可是那頭牛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他很生氣。這時,有個過路人對他說,不是琴彈得不好,是牛聽不懂啊。
    [提示]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白費口舌。也用于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貍,準備吃掉它。狐貍說:“我是天帝派來的百獸,你敢吃我,會受到上天的懲罰?!币娎匣⒉恍?,狐貍又說:“你跟著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獸們都怕我?!庇捎谟欣匣⒃谏磉?,野獸們見了,紛紛逃命。老虎信以為真,就放了狐貍。
    [注釋]假:借著,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勢欺壓人。
    
車水馬龍

    東漢時,章帝想給皇太后的娘家親戚們封官賜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堅決反對,她對章帝說:“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權利,只會吃喝玩樂。我曾經看見很多人去他們那里請安問候,門前的路上,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你給他們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國家?!?BR>    [提示]形容繁華熱鬧的場景。
    
半途而廢

    東漢時,樂羊子外出求學。過了一年,他因為想家就回來了。他的妻子一見到丈夫就用刀割斷織機上的絹帛。樂羊子覺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說:“書沒有讀完就停下來,如同割斷織絲一樣?!睒费蜃由钍苷饎樱种匦禄厝プx書。七年后,完成了學業(yè)才回到家中。
    [注釋]廢:停止。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