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有關端午節(jié)的小學四年級400字作文

字號: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形式,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傳統(tǒng)文化的保存則是取決于每一代人們對他的沿襲。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1】不一樣的粽子
    據(jù)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人們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F(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不把粽子投到汨羅江里,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jié)不可缺少的習俗。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也就是星期四。午睡前,我們就聽見廣播里傳來一個另小記者興奮,激動的消息——學校要組織我們?nèi)ナ程冒兆樱∥缢^后,我們就排著隊來到了食堂。我們到的時候,食堂里已經(jīng)是一片人海了,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有的在說一會要怎么包,有的在說什么餡的好吃,還有一部分會包粽子的同學,正拉著某個同學在傳授秘方呢……老師讓我們先去洗手,然后跟我們說了三種粽子的形狀和餡,讓我們自己選一種去學。老師的話音未落,我就和周佳琪、姜佶秀決定選四角形紅豆餡的粽子,因為我們不太喜歡吃肉餡和蛋黃餡的。
    在包之前,我們?nèi)硕伎窗⒁毯屠蠋煱撕脦状危艣Q定動手,因為這種包法是三種最難包的一種。首先,要挑出兩條差不多寬、差不多長的粽葉,把黃色的剪掉,兩個一組,分別卷成一個空心的三角形,接著,把米和紅豆往空心的三角形里裝,在用手指按一下,再接著把兩個三角形合在一起,成了一個看似十字架的形狀,最后,用繩子把它繞緊,不要讓它分開,這樣就好了。
    我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心中正在得意,可當我把它拿起來炫耀的時候,意外出現(xiàn)了——米和紅豆就像調(diào)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使喚了,接二連三地“跳”了出來。我急得直跺腳,頭上也開始冒出了晶瑩的汗珠。幸虧阿姨及時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圍”。經(jīng)過不小的挫折,在阿姨的幫助下,我吸取上次的教訓,準備重新包一個。我拿起繩子,將粽子綁了好幾圈,終于大功告成了。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仔細端詳我的作品,雖然形狀不咋地,但我還是很開心!……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這次包粽子活動。
    星期五早上,我們就拿到了自己包的粽子……等到了晚上吃完飯的時候,我吃著自己辛辛苦苦包好了的粽子,心里特別甜蜜,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兩個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恒心;買的東西在好,也不如自己親手做的。
    【篇2】粽子里的愛
    前段時間,是端午節(jié)。
    超市里,早已擺滿了一袋又一袋粽子:紅棗的、紅豆的、臘肉的等等,既好看又誘人。
    但我從不買超市里的粽子。
    我雖然喜歡粽子,對沒餡的粽子更是情有獨鐘。但是,我只吃外婆給我包的粽子。
    每年端午節(jié),外婆總會早早地摘上許許多多的粽葉。她挑大的,挑翠的,挑完好無損的,這實在很費心思,但她不嫌累。摘完,她用水浸泡,用鍋煮,讓粽葉變得干凈,再晾一晾。選米,挑好的品種,揀大的顆粒,你去看一看,那糯米個個晶瑩飽滿。外婆已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了,可你看她包粽子:干凈、利索,包出來的粽子個個漂亮,看看就誘人。她很會用線包扎,一串,就是十來個,像一根線拴著四五對雙胞胎。煮過一小時,粽子也就出鍋了,那一個個剛出鍋的粽子,冒著熱氣,有棱有角。
    粽子很好吃。剪開線,剝開粽葉,白乎乎的粽子就呈現(xiàn)在你眼前。這粽子,潔白無瑕,隱約透出淡淡的綠色來,讓你舍不得咬上一口。醮著白糖吃,甜而不膩,香而不糯,比得上山珍海味。外婆有三個兒女,眾口難調(diào),但外婆從沒記錯過她每一個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喜愛的口味。她心中時刻惦念著我們,為我們付出。
    她老了,可是她的愛沒有老。
    在粽子中,我嘗出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