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春日晨景》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是教學一篇課文的開場白,是教師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從一定的目的出發(fā),用很短的時間,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心理情緒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冀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春日晨景》課件,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如果喜歡就請繼續(xù)關(guān)注的后續(xù)更新吧!
    
篇一

    教材分析:
    這篇韻文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春季熱鬧、和諧的彩色圖景——紅、綠交映,動靜相宜,每一句都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教學建議:由生活導入;自讀課文;整體感悟課文;識字教學;拓展延伸。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件出示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春天景色圖)誰來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我們學過哪些描述春天的古詩?(《詠柳》、《春游湖》,《春曉》),師生齊背《春曉》,今天我們也學習一首現(xiàn)代作家所寫的有關(guān)春天的小詩《春日晨景》。(齊讀課題)
    (二)教師配樂范讀。
    (三)誦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己大聲讀課文,在讀書過程中,勾畫一下本課的生字詞,然后同桌說一說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同桌互讀,糾錯。
    3.認讀生詞。
    4.指名讀。(師生、生生互評)
    (四)理解感悟課文:
    中心議題:
    讀了這首小詩你知道了什么?把你欣賞的一句讀給大家聽吧,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色?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交流要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畫面:楊柳如煙,杏花微雨,燕子銜泥,飛蟲鳴叫,新荷小草……
    講解過程中理解新詞意思(五更、曉、鳴蟲、新荷、漫坡)
    1.五更天欲曉,三月春漸濃。(詩歌所描繪的時間,突出晨景)
    2.兩岸輕煙楊柳綠,一園細雨杏花紅。(綠葉映襯著紅花,令人賞心悅目。)
    3.堂前住燕子,籬下飛鳴蟲。(燕子和鳴蟲,給這幅畫面增添了動態(tài)美。)
    4.新荷浮水層層碧,小草漫坡片片青。(一幅春季綠景圖躍然紙上。)
    能帶著這樣的感情讀全篇文章嗎?
    指導背誦。
    (五)、拓展:
    讀的讓人陶醉,我們真的像是在美麗的風景中了。是啊,楊柳如煙,杏花微雨,燕子銜泥,飛蟲鳴叫,新荷小草,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面對這樣的美景,此時此刻,你想用怎樣的方式表達你對春天的愛呢?
    (唱歌、畫畫、寫幾句贊美春天的話……)
    第二課時
    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有幾個生字朋友還等著和大家交朋友呢!你們一定很想見到它們吧!(出示生字、認讀)
    2.問:“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教教大家吧!看誰這個小老師當?shù)暮茫憔褪沁@節(jié)課的‘小博士’!”
    (小組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取長補短)
    3.出示“更好”“五更”讀一讀,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更”是個多音字,你還知道哪些字像它一樣?
    例如:“好”、“場”……
    4.書寫生字。(學生認真觀察后獨立書寫,教師重點指導“事、盛”的書寫)
    5.完成寫字書。
    
篇二

    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本課三個生字和有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會寫本課的9個生字,掌握“更”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美好情景,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題
    1、師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釋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多媒體出示圖畫:用自己的話說,你看到了什么?
    2、配樂范讀課文
    3、學生自己讀書,勾畫生字詞,想一想怎樣記住生字?
    4、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讀
    (2)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多音字、謎語記字、換偏旁記字)
    (3)哪個詞語意思不懂提出來
    (五更:古代計時的單位,相當于早晨的五點到七點之間)
    (漫坡:布滿山坡。學生讀句子,看圖片)
    5、檢查讀書情況
    三、細讀課文、體會意境
    1、學生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點:前兩句交代時間;“漸濃”是核心,統(tǒng)領(lǐng)下面的語句。三四句,靜態(tài)、顏色的美;五六句,動態(tài)的美;七八句,遠景,顏色的美。)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整首詩歌的畫面。
    3、配樂,學生再次讀書,感受意境美。
    4、指導讀全篇
    5、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
    6、質(zhì)疑文章
    7、小結(jié):讀了文章,大家一定喜歡上了春日的美景,就以春日晨景為題寫一篇小筆頭文章。
    四、課外延伸
    古人歷來把春天當作他們寫文章、寫詩的好素材,課下,搜集一些寫春天的文章或者詩歌,爭取把他們記下來。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反復(fù)誦讀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韻律美與內(nèi)在美。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合作探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仿寫《夏日晨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習慣,并能充分發(fā)揮獨立的想象表達對詩歌的理解。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反復(fù)誦讀課文,整體感受課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美好情景。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欣賞春景圖。
    2、出示課題,理解課題。“春日晨景”中“春日”是什么意思?“晨”是什么意思?題目的意思是什么?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己讀三遍,要求讀正確、流利。
    3、請同學指出需要注意的字的讀音,然后同桌互讀課文。
    4、找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5、沒有拼音,同學們還會讀嗎?一起看課件,試著讀一讀沒有拼音的課文。
    (在圖片中寫上詩歌內(nèi)容)
    6、有幾個生詞寶寶想和大家交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認讀生詞)。背景圖片:
    7、生詞寶寶認識了,生字寶寶能認出來嗎?如果你認識他們,就大聲地把他們的名字叫出來。(認識生字)。背景圖片:
    8、把生詞、生字朋友送回家中,同學們還認識他們嗎?
    (在圖片中寫上詩歌內(nèi)容)
    三、理解、品味課文。
    1、詩的題目是《春日晨景》,你從哪里看出這寫的是清晨?點明春天的詞是哪個?理解第一句。
    2、“三月春漸濃”,什么樣的景色讓我們覺得春漸漸濃了?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詩,思考這個問題。
    3、全班交流。學生說到哪句,理解哪句,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小結(jié)。
    5、春天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畫,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想在圖中畫些什么。
    6、請學生帶著體會配樂讀。
    四、嘗試背誦。
    出示圖片,(在圖片中寫有詩歌內(nèi)容):
    老師帶領(lǐng)嘗試背誦:
    1、老師讀前一句,學生讀后一句。
    2、老師讀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
    3、學生自己試著背誦。
    五、拓展學習
    說一說有關(guān)春天的詩句、詞語。
    六、作業(yè):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夏日清晨,用自己的小筆頭寫一寫《夏日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