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的詩詞《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字號:

早春時期,詞人外出游玩,途中觀賞到梅花的精致與雪花的燦爛,因而興致大開。于是詞人借物詠志,寫下了這首詞。下面就和一起了解下王旭的詩詞《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歡迎閱讀!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兩種風(fēng)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xì)看不是雪無香,天風(fēng)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賞析】
    “雪花不似梅花薄”,說雪花沒有梅花那樣薄,這個“薄”字,頗有深意,我們可以理解為“淡薄、淡泊”,當(dāng)然也可以“薄”的本意來理解?!氨 奔床菽緟采Q┦撬畾獾木A,而梅花是草木的精華,是花中之花。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現(xiàn)了略遜一籌。但是從后面兩句詞來看,“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梅花開花是開在空山,在空谷山野之中放出異彩;而雪花則是“隨意”飛向人家屋檐下的簾幕,到處亂穿,似乎是說梅花比雪花更加淡泊名利,而雪花則像是有點(diǎn)趨炎附勢之態(tài)。基本上可以看出,詞人是有揚(yáng)梅抑雪的意味的。梅花的美麗,在于不僅有形,而且有香,雪花有梅之形,可是輸了梅花一段清香,這是梅花的外在美。除此之外,梅花還具有品質(zhì)美,那就是情操高潔,志向淡泊,其美散向空山空谷,雪花趨炎附勢,總寄托于別人屋檐簾幕之下,是遠(yuǎn)遠(yuǎn)趕不上梅的。這兩句通過梅花和雪花的對比,突出了梅花的優(yōu)勢所在。
    擴(kuò)展閱讀:王旭的簡介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gòu)、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碭山縣令禮遇,被請到縣學(xué)主持講席。足跡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資助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欒貴明《四庫輯本別集拾遺》又據(jù)《永樂大典》殘帙補(bǔ)輯出詩二首、文一篇。王旭上許衡書,曾自稱“旭布衣,窮居于時,世無所好,獨(dú)嘗有志于古”。與王構(gòu)、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fēng)三十首》集中表達(dá)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