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寶典《穀梁傳》:昭公十三年至昭公二十年原文

字號(hào):

《谷梁傳》以各種有文字痕跡可尋的義例,所探尋出來的孔子自己的思想或所謂微言大義,只能看作是《谷梁傳》自己的思想,而不能強(qiáng)加給孔子,以作為孔子的思想。下面是分享的國學(xué)寶典《穀梁傳》:昭公十三年至昭公二十年原文。歡迎閱讀參考!
    【昭公十三年】
    十有三年春,叔弓帥師圍費(fèi)。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晉歸于楚。弒其君虔于乾溪。自晉,晉有奉焉爾。歸而弒,不言歸,言歸非弒也。歸一事也,弒一事也,而遂言之,以比之歸弒,比不弒也。弒君者日,不日,比不弒也。楚公子棄疾殺公子比。當(dāng)上之辭也。當(dāng)上之辭者,謂不稱人以殺,乃以君殺之也。討賊以當(dāng)上之辭,殺,非弒也。比之不弒有四。取國者稱國以弒,楚公子棄疾殺公子比,比不嫌也?!洞呵铩凡灰韵哟?。棄疾其事,故嫌也。
    秋,公會(huì)劉子、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與盟。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公不與盟者,可以與而不與,譏在公也。其日,善是盟也。晉人執(zhí)季孫意如以歸。公至自會(huì)。蔡侯廬歸于蔡。陳侯吳歸于陳。善其成之,會(huì)而歸之,故謹(jǐn)而日之。此未嘗有國也,使如失國辭然者,不與楚滅也。
    冬,十月,葬蔡靈公。變之不葬有三:失德不葬,弒君不葬,滅國不葬。然且葬之,不與楚滅,且成諸侯之事也。公如晉,至河乃復(fù)。吳滅州來。
    【昭公十四年】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晉。大夫執(zhí)則致,致則名。意如惡,然而致,見君臣之禮也。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
    冬,莒殺其公子意恢。言公子而不言大夫,莒無大夫也。莒無大夫而曰公子意恢,意恢賢也。曹、莒皆無大夫。其所以無大夫者,其義異也。
    【昭公十五年】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吳子夷末卒。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宮,龠入,叔弓卒,去樂卒事。君在祭樂之中,聞大夫之喪,則去樂卒事,禮也。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大夫,國體也。之人重死,君命無所不通。
    夏,蔡朝吳,出奔鄭。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晉荀吳帥師伐鮮虞。
    冬,公如晉。
    【昭公十六年】
    十有六年春,齊侯伐徐。楚子誘戎蠻子殺之。
    夏,公至自晉。
    秋,八月己亥,晉侯夷卒。
    九月,大雩。季孫意如如晉。
    冬,十月,葬晉昭公。
    【昭公十七年】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來朝。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秋,郯子來朝。
    八月,晉荀吳帥師滅陸渾戎。
    冬,有星孛于大辰。一有一亡曰有。于大辰者,濫于大辰也。楚人及吳戰(zhàn)于長岸。兩夷狄曰敗,中國與夷狄亦曰敗。楚人及吳戰(zhàn)于長岸,進(jìn)楚子,故曰戰(zhàn)。
    【昭公十八年】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須卒。
    夏,五月壬午,宋、衛(wèi)、陳、鄭災(zāi)。其志,以同日也。其日,亦以同日也?;蛟蝗擞兄^鄭子產(chǎn)曰:“某日有災(zāi)”。子產(chǎn)曰:“天者神,子惡之?”是人也,同日為四國災(zāi)也。
    六月,邾人入鄅。
    秋,葬曹平公。
    冬,許遷于白羽。
    【昭公十九年】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
    夏,五月戊辰,許世子止弒其君買。日殺,正卒也。正卒,則止不弒也。不弒而曰弒,責(zé)止也。止曰:“我與夫弒者?!辈涣⒑跗湮唬耘c其弟虺。哭泣歠飦粥,嗌不容粒,未逾年而死,故君子即止自責(zé)而責(zé)之也。己卯,地震。
    秋,齊高發(fā)帥師伐莒。
    冬,葬許悼公。日卒時(shí)葬,不使止為弒父也。曰子既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就師學(xué)問無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心志既通,而名譽(yù)不聞,友之罪也;名譽(yù)既聞,有司不舉,有司之罪也;有司舉之,王者不用,王者之過也。許世子不嘗藥,累及許君也。
    【昭公二十年】
    二十年春,王正月。
    夏,曹公孫會(huì)自夢(mèng)出奔宋。自夢(mèng)者,專乎夢(mèng)也。曹無大夫,其曰公孫何也?言其以貴取之,而不以叛也。
    秋,盜殺衛(wèi)侯之兄輒。盜,賤也。其曰兄,母兄也。目衛(wèi)侯,衛(wèi)侯累也。然則何為不為君也?曰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廟。輒者何也?曰兩足不能相過,齊謂之綦,楚謂之綦,衛(wèi)謂之輒。
    冬,十月,宋華亥、向?qū)?、華定出奔陳。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廬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