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一
1、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固定不應過緊;木板和肢體之間墊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木板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jié),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搟面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開放性骨折,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環(huán)扎傷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時,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扎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麻痹,須密切注意患者狀況。
1、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固定不應過緊;木板和肢體之間墊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木板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jié),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搟面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開放性骨折,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環(huán)扎傷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時,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扎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麻痹,須密切注意患者狀況。
專家指出現場骨折的處理比較多樣性,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為輕度無傷口骨折,尚未腫脹時,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先進行冷敷處理,使用冰水、冰塊或者冷凍劑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腫脹,冰凍的礦泉水和純凈水也可,但不建議使用自來水,固定后送醫(yī)院處理。
如有傷口則不宜冷敷,用消毒紗布壓迫止血,如遇出血嚴重不便或不能壓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開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嚴重出血的)應用止血帶或者布條等環(huán)扎該部位近心臟的一側,立即送往醫(yī)院,且不斷與傷者交流,注意其情況,防止其失血過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壓迫止血方法。要記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帶、繩子捆扎止血時,必須記錄扎帶的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小時,以免時間過長導致肢體缺血壞死。一般每1小時需放松止血帶至少5分鐘。出血如果是暗紅色且出血速度比較慢為靜脈血,在傷口的遠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顏色鮮紅且呈快速涌處狀,是動脈血,應在傷口近心端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嘗試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xù)保持外露,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將骨折端或脫位的關節(jié)復位了,應給予注明,并在送醫(yī)院時向醫(yī)生交待清楚。
固定方面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長的夾板,如無條件,干凈的木板、木條等其他物品亦可,期間墊至些松軟干凈的物品,捆-綁時以剛好固定為宜,不能過緊,此外上肢骨科可扶傷者到醫(yī)院就診,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則必須用擔架運送,而且搬動傷者前需確認傷者情況,不能搬動或者挪動傷者肢體,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最后專家特別強調,如果是頸椎部位的骨折,不當急救操作可使頸部脊髓受損,發(fā)生高位截癱,嚴重時導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時,不恰當的搬運也可能損傷胸腰椎脊髓神經,發(fā)生下肢癱瘓。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如果懷疑有脊柱骨折,應就地取材固定傷處,合理搬運傷者。四肢骨折處出現局部迅速腫脹,提示可能是骨折斷端刺破血管引起內出血,可臨時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處并可對局部用毛巾等壓迫止血;千萬不要隨意搬動傷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導致出血。
用消毒紗布壓迫止血,如遇出血嚴重不便或不能壓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開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嚴重出血的)應用止血帶或者布條等環(huán)扎該部位近心臟的一側,立即送往醫(yī)院。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二
20xx年x月x日,校紅十字會學生理事會開展了面向全校的應急救護培訓班。這是我們校紅會20xx年以來第一次舉行的由培訓部組織和安排的培訓班活動。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難免會有缺漏,但我感覺整體效果良好,可再接再厲!
此次活動中,報名簽到來培訓班的人很多,比之前總計的還多了30多個,這可看出此次活動前期宣傳力度較好,大家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但人數多也造成了問題,比如簽到的時候局面很混亂,學員都擠在了一個課室前方,而且他們對于自己的序號不了解,院系與個人簽到分不清;另外志服部負責的簽到表沒有及時整理好,導致簽到效率低,耽誤了不少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提點建議: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確保學員清楚自己的序號,可通過郵箱提醒;簽到表要提前準備好,如果擔心有其他人要報名來不及整理,可以先備份;簽到處的話分別設在兩個課室,分好散報、院系簽到(個人報名的與院系簽到一起)以及校紅會內部人員簽到;課室外面需要安排人進行引導,提醒各學員有秩序簽到。
下午再向校醫(yī)院或其他地方申請空地進行實操,這樣比較容易組織,氛圍也較好。另外如果遇到紗布不夠的問題,可以向校醫(yī)院那邊借,及時進行培訓。
我們秘書部主要負責簽到和物資準備,但簽到的時候我的一個小干事理解錯了自己的工作,多設了“嘉賓簽到處”,導致現場簽到有些混亂,不過后來及時補救而沒造成多大問題。這也給我敲響了一個警鐘:分配工作時要交代清楚,鼓勵小干等不懂就問,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培訓后我叫小干們寫總結,相信她們也學到了很多。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三
11月9日我們參加了雙峰縣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員教育培訓活動,我們主要學習了“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培訓”方面的很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
在這次活動中紅十字會應急救護教育培訓中心的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理論知識的講解,她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常見急癥、意外傷害的救護原理及技術手段,同時介紹了急救的原則、目的、程序、自我保護等諸多方面的理論知識。與生命賽跑我們需要勇氣和智慧。只有正確地把握救護時間,我們才能贏得更多寶貴的生命!
為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我們還跟隨紅十字會的老師們在進行了現場模擬演練心肺復蘇。
關于這次急救培訓,我感受到了培訓的重要性,原本以為很容易的事情在實際操作起來就會手忙腳亂,看起來很容易,但我們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總會忘記很多要點。最后,通過努力學習,我們大家都學會了初級急救技能,順利通過了老師的考核。
本次培訓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它讓我們對緊急救護有了一定的了解,更讓我們對醫(yī)生充滿了敬佩。緊急救護就是與時間賽跑,短短的幾分鐘卻決定了一個生命的消失與否。而我們絕不能放棄這微小的機會。
感謝教育局和永豐中心學校提供這樣的培訓機會,這一天我學到的不僅是星點的救護知識,更讓我認識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莊嚴。
參加完兩期的急救知識培訓,我受益匪淺。
20xx年5月19日,在同學那里得知有急救知識大講堂這樣一個公益活動,毫不猶豫跟同學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培訓,在會上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義,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會后我積極自愿加入了急救志愿者協(xié)會。
5月26日第四期培訓,我提前報名作為會場志愿者參加,這次學到的更多,對這個協(xié)會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到了更加規(guī)范的動作,還結交了很多朋友。
會場上急救醫(yī)護人員給我們深度剖析各種急救失敗和成功的案例,讓我感觸很多,缺乏急救知識,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我們顯得多么無奈,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動作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生活中,醫(yī)生的數量是有限的,救護車的速度是交通決定的,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一個生命稍縱即逝。因此,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實際行動起來,掌握急救知識,為了每一條神圣的生命。起碼讓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的不再是無奈和等待。
如果人人都行動起來,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會和所有的志愿者醫(yī)護人員們一起努力,讓1%的概率不斷朝著100%邁進!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四
急診科是醫(y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醫(yī)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yī)院,不僅接診正常的急重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fā)生醫(yī)療糾紛。而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急診不同于病房,醫(yī)護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急診,患者及家屬在與醫(y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y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huán)節(jié)都十分敏感,醫(y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y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fā)覺得溝通在急診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東西。
家屬對護士的行為百般挑剔,卻對自己患者液體輸完都渾然不知,像這樣的家屬我們就應該在每次更換液體時都耐心的提醒他液體輸至什么地方時應該叫護士,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按時巡視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其次,要學會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
對于來急診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熱情的為其引導。例如: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xié)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測量生命體征,交予診室的護士;對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療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于患病時間長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去門診就醫(yī),耐心而細致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醫(yī)的時間,便于患者的安排。
雖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距離,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從而便于我們開展下面的護理工作。最后,通過觀察和溝通學會判斷,對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個準確地了解和判斷,有利于醫(yī)護人員救治工作的展開,也為病人爭取了時間。例如:受外傷的患者可以通過觀察和大致的詢問了解其受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第一時間為其找到接診醫(yī)生為其救治,而掛號等手續(xù)可以稍候補齊。
以上只是我在急診短暫工作的淺談,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在急診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每件事都是我的經歷,教會我很多東西,無論做人還是做事。當然,想做好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只會溝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扎實理論基礎、豐富的搶救經驗、快速的反應、麻利的動作,這才是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禁得起考驗的保證。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五
1月14日,國網技術學院非電15班和非電16班參加了現場急救培訓課程。通過這次培訓,大家感到受益匪淺,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救護知識和技術,非常感謝李玉美老師提供給我們的真誠服務。
李老師詳細地講解了現場急救、心肺復蘇、創(chuàng)傷救護的止血、包扎等基本知識和要領。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用模型進行現場示教。
在講課的過程中,李老師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地講解急救知識的要點,每個人聽得很認真、仔細??此坪唵蔚募本戎R,實際上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學習、領悟。此時我意識到,人的生死只在一瞬間,在不幸和意外發(fā)生后,一個微小的救護動作,就可能把一個傷者拉出死亡的邊緣。因此,我們在工作、生活之余,需要多學習和掌握一些急救知識,這是一件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有意義的事。
接著學習了創(chuàng)傷救護的止血、包扎、固定等。上完這個課程我才知道,不同受傷部位的包扎方式是不一樣的:四肢的“8”形包扎、螺旋包扎,軀干的單肩包扎、胸部包扎、側腹部包扎等等,各種各樣的包扎方式,都能有效地減少傷殘甚至死亡,減少傷員的痛苦。老師手把手的'教,使所有同學都掌握了這項必備技能。
一天的培訓很快結束,內心的感觸很多。當今社會由于一些人為和自然因素,災害事故無處不在。我們在保護環(huán)境、追求事業(yè)、提高個人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應加強學習急救知識、推廣急救技術。以后在生活、工作中,這些學到的技能,無論遇到家人、朋友或者同事、他人受傷,都能通過現場的自救互救,及時派上用場,從而為醫(yī)生的救治贏得寶貴的時間,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美好的家園,學習急救應是每個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項生活技能。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六
急救時需將病人和斷離的肢體盡快地、安全地送到醫(yī)院。斷肢的近側端用清潔敷料加壓包扎,以防大出血,最好不要用止血帶。對于不能控制大出血而必須應用止血帶者,則每小時應放松1次,放松時應用手指壓住近側的動脈主干,以減少出血。對于大部斷離的肢體,在運送前應用夾板固定傷肢,以免在轉運時引起再度損傷。斷離下來的肢體其斷面用消毒敷料覆蓋包扎,以減少感染。設法及時以干燥冷藏方法予以保存,先將斷肢裝入塑料袋,袋口扎緊后放入不透水的容器,如搪瓷杯,上蓋后放入盛有冰塊的保溫瓶中。在病人發(fā)生嚴重休克時,應首先及時處理休克,以防止轉運途中發(fā)生生命危險。
斷肢急救處理
在發(fā)生斷肢事故的現場,人們如有些急救知識,能正確地將斷肢保存和護送到醫(yī)院,對 斷肢再植的成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發(fā)生斷肢后,若肢體仍在機器中,千萬不能強行將肢體拉出或將機器倒轉,以免加重損傷,應停止機器轉動,拆開機器,取出斷肢。
斷肢殘端如有活動性出血,應首先出血。一般說完全斷離的血管回縮后可自行閉塞,采用加壓包扎、夾板固定就能止血。對搏動性活躍出血用止血鉗止血時,不可鉗夾組織過多,以免造成止血困難。若用止血帶止血,則每小時應放松一次,應用手指壓住近側的動脈主干,以減少出血。對于大部離斷的肢體,在運送前應用夾板固定傷肢,以免在送往醫(yī)院有時引起再度損傷。肢體如有多段骨折,也應固定好患地肢,防止造成進一步的血管損傷。
離體的斷指(趾)在常溫下可存活6小時左右,在低溫下則可保存更長時間。所以一旦發(fā)生肢體離斷損傷,應迅速將離斷肢體用無菌或清潔的敷料包扎好,放入塑料袋內,冬天可直接轉送;在炎熱的夏天,可將塑料袋放入加蓋的容器內,外圍加冰塊保存,不讓斷肢直接與冰塊接觸,以防凍傷。也不要用任何液體浸泡斷肢。
除非斷肢污染嚴重,一般不需沖洗,以防加重感染。同時要向醫(yī)院提供準確的受傷時間、經過和現場情況。
下面談一下大創(chuàng)傷斷肢的處理,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chuàng)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yī)院,盡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干凈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放進無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涂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愿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后者使細胞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將斷肢冷藏好,并以最決的速度送往醫(yī)院。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七
20xx年10月27日,校紅十字會學生理事會開展了面向全校的應急救護培訓班。這是我們校紅會20xx年以來第一次舉行的由培訓部組織和安排的培訓班活動。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難免會有缺漏,但我感覺整體效果良好,可再接再厲!
此次活動中,報名簽到來培訓班的人很多,比之前總計的還多了30多個,這可看出此次活動前期宣傳力度較好,大家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但人數多也造成了問題,比如簽到的時候局面很混亂,學員都擠在了一個課室前方,而且他們對于自己的序號不了解,院系與個人簽到分不清;另外志服部負責的簽到表沒有及時整理好,導致簽到效率低,耽誤了不少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提點建議: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確保學員清楚自己的序號,可通過郵箱提醒;簽到表要提前準備好,如果擔心有其他人要報名來不及整理,可以先備份;簽到處的話分別設在兩個課室,分好散報、院系簽到(個人報名的與院系簽到一起)以及校紅會內部人員簽到;課室外面需要安排人進行引導,提醒各學員有秩序簽到。
下午再向校醫(yī)院或其他地方申請空地進行實操,這樣比較容易組織,氛圍也較好。另外如果遇到紗布不夠的問題,可以向校醫(yī)院那邊借,及時進行培訓。
我們秘書部主要負責簽到和物資準備,但簽到的時候我的一個小干事理解錯了自己的工作,多設了“嘉賓簽到處”,導致現場簽到有些混亂,不過后來及時補救而沒造成多大問題。這也給我敲響了一個警鐘:分配工作時要交代清楚,鼓勵小干等不懂就問,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培訓后我叫小干們寫總結,相信她們也學到了很多。
活動過程中我認識了一個韓國學員,這讓我挺印象深刻的。聽這位韓國朋友說,他原來是韓國某個市區(qū)紅十字的一員,接受過很多培訓,這一次對我們校紅會舉辦的培訓班也十分支持。他一直誠懇地說想加入我們這個組織,幫助更多的人,這讓我十分感動!校紅會歡迎有愛心的人加入!不分年齡,更不分國度!我也很榮幸能運用我的專業(yè)知識幫助這個韓國學員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活動,了解我們校紅十字會,希望這個社會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奉獻愛心的活動,促進社會和諧!
整體上,此次培訓班活動較順利開展,我們會積極吸取經驗教訓,做好每一次活動總結,促進校紅十字會更大的進步!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八
9月7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承辦的“急救為人人”20xx世界急救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qū)隆重舉行。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出席活動,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偉出席并講話,副會長郭長江、王海京、秘書長王汝鵬出席。國務院應急辦、教育部、鐵道部、衛(wèi)生部、共青團中央等有關單位領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的代表參加了活動?;顒蝇F場,由近四千名北郵師生身著紅白色t恤衫組成的巨大紅十字格外醒目,鮮艷的旗幟在場地上高高飄揚,“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人道、博愛、奉獻”等標語隨處可見。在這里,青春的活力與人道的情懷交相輝映。
王偉講話指出,自救互救和逃生避險技術是公民必備的生活技能,而普及這些知識和技術,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和光榮使命。他希望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年人,加入到學習急救的行列中來,成為紅十字救護志愿者,為和諧社會、安全工作和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紅十字志愿者代表宣讀倡議書,呼吁“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活動中,與會領導向中國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精品課程評選和紅十字“救”在身邊征文比賽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fā)了證書和獎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培訓基地救援隊、軍訓教官、救護培訓教師、北郵學生四支方隊演練了止血、固定、包扎、搬運等意外傷害事件現場的應急救護技術。
隨著華建敏宣布“全國心肺復蘇演練活動開始”,現場四千名師生和紅十字志愿者同時開始進行心肺復蘇演練。
除了在北京郵電大學的主會場外,還在香港、福州、濟南、青島、淄博等城市設立了分會場?;顒蝇F場的大屏幕不時播放著其他地方的演練場景。無論北京、福州,還是青島、香港,不同的著裝,同樣的技術,同樣的紅十字標志,大家共同創(chuàng)造了我國規(guī)模最大、人數最多,也是參與地區(qū)和城市最多的群眾性應急救護演練的紀錄,同時將20xx年世界急救日系列宣傳活動推向高潮。
世界急救日期間,地方紅十字會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北京市紅十字會與北京電視臺合作舉辦了北京市第三屆紅十字電視知識大賽;遼寧省紅十字會與省應急辦、十二屆全運會組委會共同舉辦了紅十字“救”在你身邊——迎全運紅十字應急救護大賽;海南省紅十字會與省地震局、省安全辦和省安監(jiān)局共同舉辦了了海南省第二屆地震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大賽。
為促進和推動急救知識和技能在全世界的普及,20xx年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將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世界急救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國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都要動員志愿者參與救護相關的各種活動,開展救護技能培訓,普及救護常識。今年9月10日是第12個“世界急救日”,全球宣傳主題是“急救為人人”。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一
1、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固定不應過緊;木板和肢體之間墊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木板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jié),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搟面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開放性骨折,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環(huán)扎傷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時,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扎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麻痹,須密切注意患者狀況。
1、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固定不應過緊;木板和肢體之間墊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木板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jié),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搟面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開放性骨折,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環(huán)扎傷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時,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扎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麻痹,須密切注意患者狀況。
專家指出現場骨折的處理比較多樣性,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為輕度無傷口骨折,尚未腫脹時,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先進行冷敷處理,使用冰水、冰塊或者冷凍劑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腫脹,冰凍的礦泉水和純凈水也可,但不建議使用自來水,固定后送醫(yī)院處理。
如有傷口則不宜冷敷,用消毒紗布壓迫止血,如遇出血嚴重不便或不能壓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開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嚴重出血的)應用止血帶或者布條等環(huán)扎該部位近心臟的一側,立即送往醫(yī)院,且不斷與傷者交流,注意其情況,防止其失血過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壓迫止血方法。要記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帶、繩子捆扎止血時,必須記錄扎帶的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小時,以免時間過長導致肢體缺血壞死。一般每1小時需放松止血帶至少5分鐘。出血如果是暗紅色且出血速度比較慢為靜脈血,在傷口的遠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顏色鮮紅且呈快速涌處狀,是動脈血,應在傷口近心端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嘗試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xù)保持外露,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將骨折端或脫位的關節(jié)復位了,應給予注明,并在送醫(yī)院時向醫(yī)生交待清楚。
固定方面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長的夾板,如無條件,干凈的木板、木條等其他物品亦可,期間墊至些松軟干凈的物品,捆-綁時以剛好固定為宜,不能過緊,此外上肢骨科可扶傷者到醫(yī)院就診,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則必須用擔架運送,而且搬動傷者前需確認傷者情況,不能搬動或者挪動傷者肢體,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最后專家特別強調,如果是頸椎部位的骨折,不當急救操作可使頸部脊髓受損,發(fā)生高位截癱,嚴重時導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時,不恰當的搬運也可能損傷胸腰椎脊髓神經,發(fā)生下肢癱瘓。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如果懷疑有脊柱骨折,應就地取材固定傷處,合理搬運傷者。四肢骨折處出現局部迅速腫脹,提示可能是骨折斷端刺破血管引起內出血,可臨時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處并可對局部用毛巾等壓迫止血;千萬不要隨意搬動傷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導致出血。
用消毒紗布壓迫止血,如遇出血嚴重不便或不能壓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開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嚴重出血的)應用止血帶或者布條等環(huán)扎該部位近心臟的一側,立即送往醫(yī)院。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二
20xx年x月x日,校紅十字會學生理事會開展了面向全校的應急救護培訓班。這是我們校紅會20xx年以來第一次舉行的由培訓部組織和安排的培訓班活動。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難免會有缺漏,但我感覺整體效果良好,可再接再厲!
此次活動中,報名簽到來培訓班的人很多,比之前總計的還多了30多個,這可看出此次活動前期宣傳力度較好,大家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但人數多也造成了問題,比如簽到的時候局面很混亂,學員都擠在了一個課室前方,而且他們對于自己的序號不了解,院系與個人簽到分不清;另外志服部負責的簽到表沒有及時整理好,導致簽到效率低,耽誤了不少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提點建議: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確保學員清楚自己的序號,可通過郵箱提醒;簽到表要提前準備好,如果擔心有其他人要報名來不及整理,可以先備份;簽到處的話分別設在兩個課室,分好散報、院系簽到(個人報名的與院系簽到一起)以及校紅會內部人員簽到;課室外面需要安排人進行引導,提醒各學員有秩序簽到。
下午再向校醫(yī)院或其他地方申請空地進行實操,這樣比較容易組織,氛圍也較好。另外如果遇到紗布不夠的問題,可以向校醫(yī)院那邊借,及時進行培訓。
我們秘書部主要負責簽到和物資準備,但簽到的時候我的一個小干事理解錯了自己的工作,多設了“嘉賓簽到處”,導致現場簽到有些混亂,不過后來及時補救而沒造成多大問題。這也給我敲響了一個警鐘:分配工作時要交代清楚,鼓勵小干等不懂就問,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培訓后我叫小干們寫總結,相信她們也學到了很多。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三
11月9日我們參加了雙峰縣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員教育培訓活動,我們主要學習了“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培訓”方面的很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
在這次活動中紅十字會應急救護教育培訓中心的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理論知識的講解,她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常見急癥、意外傷害的救護原理及技術手段,同時介紹了急救的原則、目的、程序、自我保護等諸多方面的理論知識。與生命賽跑我們需要勇氣和智慧。只有正確地把握救護時間,我們才能贏得更多寶貴的生命!
為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我們還跟隨紅十字會的老師們在進行了現場模擬演練心肺復蘇。
關于這次急救培訓,我感受到了培訓的重要性,原本以為很容易的事情在實際操作起來就會手忙腳亂,看起來很容易,但我們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總會忘記很多要點。最后,通過努力學習,我們大家都學會了初級急救技能,順利通過了老師的考核。
本次培訓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它讓我們對緊急救護有了一定的了解,更讓我們對醫(yī)生充滿了敬佩。緊急救護就是與時間賽跑,短短的幾分鐘卻決定了一個生命的消失與否。而我們絕不能放棄這微小的機會。
感謝教育局和永豐中心學校提供這樣的培訓機會,這一天我學到的不僅是星點的救護知識,更讓我認識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莊嚴。
參加完兩期的急救知識培訓,我受益匪淺。
20xx年5月19日,在同學那里得知有急救知識大講堂這樣一個公益活動,毫不猶豫跟同學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培訓,在會上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義,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會后我積極自愿加入了急救志愿者協(xié)會。
5月26日第四期培訓,我提前報名作為會場志愿者參加,這次學到的更多,對這個協(xié)會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到了更加規(guī)范的動作,還結交了很多朋友。
會場上急救醫(yī)護人員給我們深度剖析各種急救失敗和成功的案例,讓我感觸很多,缺乏急救知識,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我們顯得多么無奈,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動作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生活中,醫(yī)生的數量是有限的,救護車的速度是交通決定的,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一個生命稍縱即逝。因此,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實際行動起來,掌握急救知識,為了每一條神圣的生命。起碼讓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的不再是無奈和等待。
如果人人都行動起來,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會和所有的志愿者醫(yī)護人員們一起努力,讓1%的概率不斷朝著100%邁進!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四
急診科是醫(y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醫(yī)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yī)院,不僅接診正常的急重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fā)生醫(yī)療糾紛。而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急診不同于病房,醫(yī)護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急診,患者及家屬在與醫(y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y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huán)節(jié)都十分敏感,醫(y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y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fā)覺得溝通在急診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東西。
家屬對護士的行為百般挑剔,卻對自己患者液體輸完都渾然不知,像這樣的家屬我們就應該在每次更換液體時都耐心的提醒他液體輸至什么地方時應該叫護士,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按時巡視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其次,要學會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
對于來急診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熱情的為其引導。例如: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xié)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測量生命體征,交予診室的護士;對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療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于患病時間長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去門診就醫(yī),耐心而細致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醫(yī)的時間,便于患者的安排。
雖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距離,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從而便于我們開展下面的護理工作。最后,通過觀察和溝通學會判斷,對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個準確地了解和判斷,有利于醫(yī)護人員救治工作的展開,也為病人爭取了時間。例如:受外傷的患者可以通過觀察和大致的詢問了解其受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第一時間為其找到接診醫(yī)生為其救治,而掛號等手續(xù)可以稍候補齊。
以上只是我在急診短暫工作的淺談,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在急診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每件事都是我的經歷,教會我很多東西,無論做人還是做事。當然,想做好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只會溝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扎實理論基礎、豐富的搶救經驗、快速的反應、麻利的動作,這才是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禁得起考驗的保證。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五
1月14日,國網技術學院非電15班和非電16班參加了現場急救培訓課程。通過這次培訓,大家感到受益匪淺,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救護知識和技術,非常感謝李玉美老師提供給我們的真誠服務。
李老師詳細地講解了現場急救、心肺復蘇、創(chuàng)傷救護的止血、包扎等基本知識和要領。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用模型進行現場示教。
在講課的過程中,李老師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地講解急救知識的要點,每個人聽得很認真、仔細??此坪唵蔚募本戎R,實際上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學習、領悟。此時我意識到,人的生死只在一瞬間,在不幸和意外發(fā)生后,一個微小的救護動作,就可能把一個傷者拉出死亡的邊緣。因此,我們在工作、生活之余,需要多學習和掌握一些急救知識,這是一件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有意義的事。
接著學習了創(chuàng)傷救護的止血、包扎、固定等。上完這個課程我才知道,不同受傷部位的包扎方式是不一樣的:四肢的“8”形包扎、螺旋包扎,軀干的單肩包扎、胸部包扎、側腹部包扎等等,各種各樣的包扎方式,都能有效地減少傷殘甚至死亡,減少傷員的痛苦。老師手把手的'教,使所有同學都掌握了這項必備技能。
一天的培訓很快結束,內心的感觸很多。當今社會由于一些人為和自然因素,災害事故無處不在。我們在保護環(huán)境、追求事業(yè)、提高個人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應加強學習急救知識、推廣急救技術。以后在生活、工作中,這些學到的技能,無論遇到家人、朋友或者同事、他人受傷,都能通過現場的自救互救,及時派上用場,從而為醫(yī)生的救治贏得寶貴的時間,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美好的家園,學習急救應是每個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項生活技能。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六
急救時需將病人和斷離的肢體盡快地、安全地送到醫(yī)院。斷肢的近側端用清潔敷料加壓包扎,以防大出血,最好不要用止血帶。對于不能控制大出血而必須應用止血帶者,則每小時應放松1次,放松時應用手指壓住近側的動脈主干,以減少出血。對于大部斷離的肢體,在運送前應用夾板固定傷肢,以免在轉運時引起再度損傷。斷離下來的肢體其斷面用消毒敷料覆蓋包扎,以減少感染。設法及時以干燥冷藏方法予以保存,先將斷肢裝入塑料袋,袋口扎緊后放入不透水的容器,如搪瓷杯,上蓋后放入盛有冰塊的保溫瓶中。在病人發(fā)生嚴重休克時,應首先及時處理休克,以防止轉運途中發(fā)生生命危險。
斷肢急救處理
在發(fā)生斷肢事故的現場,人們如有些急救知識,能正確地將斷肢保存和護送到醫(yī)院,對 斷肢再植的成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發(fā)生斷肢后,若肢體仍在機器中,千萬不能強行將肢體拉出或將機器倒轉,以免加重損傷,應停止機器轉動,拆開機器,取出斷肢。
斷肢殘端如有活動性出血,應首先出血。一般說完全斷離的血管回縮后可自行閉塞,采用加壓包扎、夾板固定就能止血。對搏動性活躍出血用止血鉗止血時,不可鉗夾組織過多,以免造成止血困難。若用止血帶止血,則每小時應放松一次,應用手指壓住近側的動脈主干,以減少出血。對于大部離斷的肢體,在運送前應用夾板固定傷肢,以免在送往醫(yī)院有時引起再度損傷。肢體如有多段骨折,也應固定好患地肢,防止造成進一步的血管損傷。
離體的斷指(趾)在常溫下可存活6小時左右,在低溫下則可保存更長時間。所以一旦發(fā)生肢體離斷損傷,應迅速將離斷肢體用無菌或清潔的敷料包扎好,放入塑料袋內,冬天可直接轉送;在炎熱的夏天,可將塑料袋放入加蓋的容器內,外圍加冰塊保存,不讓斷肢直接與冰塊接觸,以防凍傷。也不要用任何液體浸泡斷肢。
除非斷肢污染嚴重,一般不需沖洗,以防加重感染。同時要向醫(yī)院提供準確的受傷時間、經過和現場情況。
下面談一下大創(chuàng)傷斷肢的處理,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chuàng)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yī)院,盡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干凈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放進無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涂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愿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后者使細胞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將斷肢冷藏好,并以最決的速度送往醫(yī)院。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七
20xx年10月27日,校紅十字會學生理事會開展了面向全校的應急救護培訓班。這是我們校紅會20xx年以來第一次舉行的由培訓部組織和安排的培訓班活動。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難免會有缺漏,但我感覺整體效果良好,可再接再厲!
此次活動中,報名簽到來培訓班的人很多,比之前總計的還多了30多個,這可看出此次活動前期宣傳力度較好,大家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但人數多也造成了問題,比如簽到的時候局面很混亂,學員都擠在了一個課室前方,而且他們對于自己的序號不了解,院系與個人簽到分不清;另外志服部負責的簽到表沒有及時整理好,導致簽到效率低,耽誤了不少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提點建議: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確保學員清楚自己的序號,可通過郵箱提醒;簽到表要提前準備好,如果擔心有其他人要報名來不及整理,可以先備份;簽到處的話分別設在兩個課室,分好散報、院系簽到(個人報名的與院系簽到一起)以及校紅會內部人員簽到;課室外面需要安排人進行引導,提醒各學員有秩序簽到。
下午再向校醫(yī)院或其他地方申請空地進行實操,這樣比較容易組織,氛圍也較好。另外如果遇到紗布不夠的問題,可以向校醫(yī)院那邊借,及時進行培訓。
我們秘書部主要負責簽到和物資準備,但簽到的時候我的一個小干事理解錯了自己的工作,多設了“嘉賓簽到處”,導致現場簽到有些混亂,不過后來及時補救而沒造成多大問題。這也給我敲響了一個警鐘:分配工作時要交代清楚,鼓勵小干等不懂就問,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培訓后我叫小干們寫總結,相信她們也學到了很多。
活動過程中我認識了一個韓國學員,這讓我挺印象深刻的。聽這位韓國朋友說,他原來是韓國某個市區(qū)紅十字的一員,接受過很多培訓,這一次對我們校紅會舉辦的培訓班也十分支持。他一直誠懇地說想加入我們這個組織,幫助更多的人,這讓我十分感動!校紅會歡迎有愛心的人加入!不分年齡,更不分國度!我也很榮幸能運用我的專業(yè)知識幫助這個韓國學員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活動,了解我們校紅十字會,希望這個社會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奉獻愛心的活動,促進社會和諧!
整體上,此次培訓班活動較順利開展,我們會積極吸取經驗教訓,做好每一次活動總結,促進校紅十字會更大的進步!
急救的心得體會報告篇八
9月7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承辦的“急救為人人”20xx世界急救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qū)隆重舉行。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出席活動,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偉出席并講話,副會長郭長江、王海京、秘書長王汝鵬出席。國務院應急辦、教育部、鐵道部、衛(wèi)生部、共青團中央等有關單位領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的代表參加了活動?;顒蝇F場,由近四千名北郵師生身著紅白色t恤衫組成的巨大紅十字格外醒目,鮮艷的旗幟在場地上高高飄揚,“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人道、博愛、奉獻”等標語隨處可見。在這里,青春的活力與人道的情懷交相輝映。
王偉講話指出,自救互救和逃生避險技術是公民必備的生活技能,而普及這些知識和技術,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和光榮使命。他希望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年人,加入到學習急救的行列中來,成為紅十字救護志愿者,為和諧社會、安全工作和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紅十字志愿者代表宣讀倡議書,呼吁“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活動中,與會領導向中國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精品課程評選和紅十字“救”在身邊征文比賽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fā)了證書和獎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培訓基地救援隊、軍訓教官、救護培訓教師、北郵學生四支方隊演練了止血、固定、包扎、搬運等意外傷害事件現場的應急救護技術。
隨著華建敏宣布“全國心肺復蘇演練活動開始”,現場四千名師生和紅十字志愿者同時開始進行心肺復蘇演練。
除了在北京郵電大學的主會場外,還在香港、福州、濟南、青島、淄博等城市設立了分會場?;顒蝇F場的大屏幕不時播放著其他地方的演練場景。無論北京、福州,還是青島、香港,不同的著裝,同樣的技術,同樣的紅十字標志,大家共同創(chuàng)造了我國規(guī)模最大、人數最多,也是參與地區(qū)和城市最多的群眾性應急救護演練的紀錄,同時將20xx年世界急救日系列宣傳活動推向高潮。
世界急救日期間,地方紅十字會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北京市紅十字會與北京電視臺合作舉辦了北京市第三屆紅十字電視知識大賽;遼寧省紅十字會與省應急辦、十二屆全運會組委會共同舉辦了紅十字“救”在你身邊——迎全運紅十字應急救護大賽;海南省紅十字會與省地震局、省安全辦和省安監(jiān)局共同舉辦了了海南省第二屆地震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大賽。
為促進和推動急救知識和技能在全世界的普及,20xx年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將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世界急救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國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都要動員志愿者參與救護相關的各種活動,開展救護技能培訓,普及救護常識。今年9月10日是第12個“世界急救日”,全球宣傳主題是“急救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