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根莖粗壯,葉寬卵形浮于水面,花單生,花萼5片,金黃色,花心紅色,花莖伸出水面。花期7-8月。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闹参镏R:睡蓮科植物有哪些。歡迎閱讀參考!
【睡蓮科的形態(tài)特征】
睡蓮科植物為多年生水生草本,具根狀莖,稀1年生(如芡實)。葉常兩型:漂浮葉或出水葉,心形至盾形;沉水葉細弱,有時細裂。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花梗頂端。萼片常4~6,綠色或花瓣狀;花瓣3或多數(shù),或漸變成雄蕊,分生,稀下部合生成筒;雄蕊3至多數(shù);心皮3至多數(shù),分生或合生,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堅果或漿果。染色體基數(shù)x=12~29。花美麗,有香氣,靠昆蟲(主要是甲蟲)傳粉,萍蓬草不發(fā)育的花瓣背面分泌蜜腺,王蓮的花在水下行閉花受精。睡蓮、王蓮等的果實在水中成熟,成熟后果實落到水底,外面包有粘液的種子則漂浮到水面,可引誘鳥類吞食。
睡蓮科植物具單溝的花粉,分生的心皮,是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該科植物除上述的花粉、心皮特征外,有時具3基數(shù)的花,根據(jù)這些特征,有的學者認為單子葉植物可能起源于睡蓮類植物。
【睡蓮科】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具根狀莖,稀1年生(芡實)。葉常兩型:漂浮葉或出水葉,心形至盾形,沉水葉細弱,有時細裂?;▋尚?,輻射對稱,單生花梗頂端。萼片常4~6,綠色或花瓣狀;花瓣3或多數(shù)或漸變成雄蕊,分生,稀下部合生成筒;雄蕊3至多數(shù);心皮3至多數(shù),分生或合生,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堅果或漿果。有9屬約70種,在各大洲廣泛分布。中國有5屬約15種?;利?,有香氣,靠昆蟲(主要是甲蟲)傳粉,萍蓬草不發(fā)育的花瓣背面分泌蜜腺,王蓮的花在水下行閉花受精。睡蓮、王蓮等的果實在水中成熟,成熟后果實落到水底,外面包有粘液的種子則漂浮到水面,可引誘鳥類吞食。該科植物除上述的花粉、心皮特征外,有時具3基數(shù)的花,根據(jù)這些特征,有的學者認為單子葉植物可能起源于該類植物。
據(jù)A.恩格勒的系統(tǒng),該科植物分為3個亞科:①蓮亞科。僅有1屬,即蓮屬,2種,一種產(chǎn)亞洲和澳大利亞東北部,另一種產(chǎn)美洲。有導管;無具葉的莖;花藥外向,花粉具3溝;心皮多數(shù),分離,嵌生于倒圓錐狀花托的穴內,子房上位,有1~2胚珠;種子有很少的胚乳,無外胚乳,如蓮(荷花)。②莼亞科。有2屬,莼屬,1種,產(chǎn)亞洲東部、大洋洲、北美洲和非洲西部;水盾草屬,6~7種,產(chǎn)美洲溫暖地區(qū)。無導管,有具葉的莖;花藥側向,花粉具單溝;心皮3~18,分生,子房上位,有2~3胚珠;種子有少量胚乳和豐富的外胚乳,如莼菜。③睡蓮亞科。有6屬,包括睡蓮屬、芡實屬、王蓮屬、萍蓬草屬。無導管;無具葉的莖;花藥內向,花粉具單溝,稀無萌發(fā)孔;心皮5至多數(shù),合生,子房半下位或下位,有多數(shù)胚珠;種子有少量胚乳和豐富的外胚乳,如睡蓮、芡實、王蓮等。
睡蓮科Nymphaeaceae
1.蓮屬NelumboAdans.2.莼菜屬BraseniaSchreb.3.王蓮屬VictoriaLindl.4.芡屬EuryaleSalisb.exDC.5.睡蓮屬NymphaeaLinn.6.萍蓬草屬NupharJ.E.Smith
芡~本種是一種大型的一年水生草本植物,多刺[1]。
葉有兩種形態(tài):初生葉為沉水葉,橢圓腎形或箭形,4—10厘米長,初生葉柄及葉面皆無刺;次生葉為浮水葉,直徑達30—130厘米,呈圓形或橢圓形、盾狀,全緣或有彎缺,革質,葉下呈紫色、有短毛,葉脈分支處有尖刺,葉柄可長達25厘米,粗壯、有密刺[1]。
花長約5厘米,萼片4裂、宿存,長1—1.5厘米,披針形,生在花托邊緣,萼筒與花托基部融合,內面紫色、外面密生彎硬刺,花萼比花瓣大,花瓣呈矩圓披針形到披針形,長1.5—2厘米,紫紅色,呈數(shù)輪排列,向內漸變?yōu)樾廴?,花藥矩圓形、藥隔先端截狀,子房下位、心皮與心室各8個、無花柱,柱頭盤凹入,柱頭紅色[1]?;ü4謮?,可達25厘米,有密刺。
漿果球形,烏紫紅色,革質,外有密刺,直徑3至5厘米,頂端有直立宿萼,不整齊開裂。含種子20—100個。
種子球形、長十余毫米,假種皮漿質、厚種皮黑色,胚乳粉質[1]。
花期7—8月,果期8—9月
【睡蓮科的形態(tài)特征】
睡蓮科植物為多年生水生草本,具根狀莖,稀1年生(如芡實)。葉常兩型:漂浮葉或出水葉,心形至盾形;沉水葉細弱,有時細裂。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花梗頂端。萼片常4~6,綠色或花瓣狀;花瓣3或多數(shù),或漸變成雄蕊,分生,稀下部合生成筒;雄蕊3至多數(shù);心皮3至多數(shù),分生或合生,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堅果或漿果。染色體基數(shù)x=12~29。花美麗,有香氣,靠昆蟲(主要是甲蟲)傳粉,萍蓬草不發(fā)育的花瓣背面分泌蜜腺,王蓮的花在水下行閉花受精。睡蓮、王蓮等的果實在水中成熟,成熟后果實落到水底,外面包有粘液的種子則漂浮到水面,可引誘鳥類吞食。
睡蓮科植物具單溝的花粉,分生的心皮,是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該科植物除上述的花粉、心皮特征外,有時具3基數(shù)的花,根據(jù)這些特征,有的學者認為單子葉植物可能起源于睡蓮類植物。
【睡蓮科】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具根狀莖,稀1年生(芡實)。葉常兩型:漂浮葉或出水葉,心形至盾形,沉水葉細弱,有時細裂?;▋尚?,輻射對稱,單生花梗頂端。萼片常4~6,綠色或花瓣狀;花瓣3或多數(shù)或漸變成雄蕊,分生,稀下部合生成筒;雄蕊3至多數(shù);心皮3至多數(shù),分生或合生,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堅果或漿果。有9屬約70種,在各大洲廣泛分布。中國有5屬約15種?;利?,有香氣,靠昆蟲(主要是甲蟲)傳粉,萍蓬草不發(fā)育的花瓣背面分泌蜜腺,王蓮的花在水下行閉花受精。睡蓮、王蓮等的果實在水中成熟,成熟后果實落到水底,外面包有粘液的種子則漂浮到水面,可引誘鳥類吞食。該科植物除上述的花粉、心皮特征外,有時具3基數(shù)的花,根據(jù)這些特征,有的學者認為單子葉植物可能起源于該類植物。
據(jù)A.恩格勒的系統(tǒng),該科植物分為3個亞科:①蓮亞科。僅有1屬,即蓮屬,2種,一種產(chǎn)亞洲和澳大利亞東北部,另一種產(chǎn)美洲。有導管;無具葉的莖;花藥外向,花粉具3溝;心皮多數(shù),分離,嵌生于倒圓錐狀花托的穴內,子房上位,有1~2胚珠;種子有很少的胚乳,無外胚乳,如蓮(荷花)。②莼亞科。有2屬,莼屬,1種,產(chǎn)亞洲東部、大洋洲、北美洲和非洲西部;水盾草屬,6~7種,產(chǎn)美洲溫暖地區(qū)。無導管,有具葉的莖;花藥側向,花粉具單溝;心皮3~18,分生,子房上位,有2~3胚珠;種子有少量胚乳和豐富的外胚乳,如莼菜。③睡蓮亞科。有6屬,包括睡蓮屬、芡實屬、王蓮屬、萍蓬草屬。無導管;無具葉的莖;花藥內向,花粉具單溝,稀無萌發(fā)孔;心皮5至多數(shù),合生,子房半下位或下位,有多數(shù)胚珠;種子有少量胚乳和豐富的外胚乳,如睡蓮、芡實、王蓮等。
睡蓮科Nymphaeaceae
1.蓮屬NelumboAdans.2.莼菜屬BraseniaSchreb.3.王蓮屬VictoriaLindl.4.芡屬EuryaleSalisb.exDC.5.睡蓮屬NymphaeaLinn.6.萍蓬草屬NupharJ.E.Smith
芡~本種是一種大型的一年水生草本植物,多刺[1]。
葉有兩種形態(tài):初生葉為沉水葉,橢圓腎形或箭形,4—10厘米長,初生葉柄及葉面皆無刺;次生葉為浮水葉,直徑達30—130厘米,呈圓形或橢圓形、盾狀,全緣或有彎缺,革質,葉下呈紫色、有短毛,葉脈分支處有尖刺,葉柄可長達25厘米,粗壯、有密刺[1]。
花長約5厘米,萼片4裂、宿存,長1—1.5厘米,披針形,生在花托邊緣,萼筒與花托基部融合,內面紫色、外面密生彎硬刺,花萼比花瓣大,花瓣呈矩圓披針形到披針形,長1.5—2厘米,紫紅色,呈數(shù)輪排列,向內漸變?yōu)樾廴?,花藥矩圓形、藥隔先端截狀,子房下位、心皮與心室各8個、無花柱,柱頭盤凹入,柱頭紅色[1]?;ü4謮?,可達25厘米,有密刺。
漿果球形,烏紫紅色,革質,外有密刺,直徑3至5厘米,頂端有直立宿萼,不整齊開裂。含種子20—100個。
種子球形、長十余毫米,假種皮漿質、厚種皮黑色,胚乳粉質[1]。
花期7—8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