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是中國歷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tǒng)哲學(xué)、科學(xué)、政治、宗教等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下面是分享的道德經(jīng)中唯美的句子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3、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4、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7、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0、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12、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4、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1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6、水至柔而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百谷,善處其下也。上善若水。
篇二
1、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
2、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3、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5、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6、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7、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10、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11、至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
12、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13、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篇三
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4、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埏植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6、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7、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
8、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10、江海所以能成為百谷者,以其善下。
11、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6、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8、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