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六年級讀后感800字3篇

字號:

書是美景,讀書是飽覽美景。足不出戶,你可以遍游于千山萬水,徜詳于長江黃河之間,看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春江勝景,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雪景,更有那魚水之樂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下面是整理發(fā)布的“小學生六年級讀后感800字3篇”,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
    二月上旬,我讀了一本書,叫《母石頭》,這本書對我的感觸很深,有讓我悲傷的,有讓我憤怒的,也有讓我感動的。
    “母石頭”自從我發(fā)現這個題目后,我就開始納悶:難道石頭還有公母之分?作者為什么要取這個題目,通過后來的閱讀我漸漸明白,石頭并沒有公母之分,這只是作者曹文軒的一種想象,而之所以取這個題目是因為,故事中說:熄軍用神奇的公石頭搭了一座城墻,百戰(zhàn)百勝的茫軍卻怎么也攻克不了,沒辦法,茫王只好通過大王書來尋找攻克城墻的方法,后來,他們發(fā)現了母石頭,并用它做大炮的彈藥射向公石頭壘成的城堡,霎時,熄軍自以為是的,堅固無比的城墻轟然倒塌。我覺得題目“母石頭”代表了茫軍勇往直前戰(zhàn)無不勝的精神。
    在所有章節(jié)里最讓我悲傷的片段是鋤的犧牲,這個鋤是誰?其實,他不過是茫軍中的一名士兵,可作者為什么要把他的犧牲寫的這么詳細呢?原來,鋤是茫王的貼身侍衛(wèi),但是,他和茫王可是結義金蘭,兩人就像親兄弟似得,在無人時,他倆根本沒有君臣關系,但在一次攻城中,鋤壯烈犧牲,而茫王當時眼睜睜地看著他被射死。讀到這里,我的腦中浮現出當時的景象,心里難受極了。
    而在整個書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卻與戰(zhàn)爭無關。在一個村子里有一位父親,他的歌聲非常動聽,而他女兒的歌聲也極其悅耳。可是有一群巫師卻想剝奪他們的聲音,在一次抓捕中,這位偉大的父親為了保護自己五歲的女兒璇,最終不幸離世。女兒璇,被一名大山里的老人收養(yǎng)。讀到這里,我非常感動。尤其是這種濃濃的父愛,他讓我懂得了:無論是誰,都會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的兒女。
    不過書中最讓我憤怒的,竟是正義的茫王,他為了能聽到璇那美妙的聲音,連自己的君王形象都不顧了,他寧愿做一名牧羊人,也要與璇在一起,有段時間,他竟然將王袍丟棄,失落的出走,這一切都是為了尋找到璇。這讓我很氣憤,我覺得,他喪失了作為王者的風范,不能因為一些逆境使之成為邋里邋遢的人!
    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非常難忘,讓我懂得了逆境和苦難會鋪就王者之路,憂傷和痛苦能點亮生命之光,建議同學們也來閱讀《母石頭》。
    【篇二】
    床頭的燈射出冷冷的光,投在陰影里的一切都顯得不真實起來。書中的文字在我堅硬而脆弱的心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耙粋€真正的朋友,不是靠禮物換來的!”讀完短文《羚羊木雕》小小年紀的我不禁掩卷沉思。
    故事中的一對朋友,為了讓彼此的友誼更加牢固,做一輩子的朋友,在未經父母允許的情況下都拿出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進行交換。一個朋友的禮物是珍貴的羚羊木雕,另一個朋友的禮物是一把普通的小刀。然而,好景不長,其中一個朋友的家長發(fā)現家中珍貴的“羚羊木雕”不見了,非常著急。后來這位朋友的家長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便要求他去把羚羊木雕要回來。這位朋友盡管心里十分不愿意,可是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去要回來同時也把朋友送他的禮物還回去。正當他捧著沉重的羚羊木雕悶悶不樂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時,他的朋友突然沖上來,再一次把禮物送給他,還真誠地對他說:“就算我們之間沒有禮物,我們也要做朋友,做一輩子的朋友!”
    就是這句話,深深地震撼了我。
    在班級里我就像一只刺猬,把自己包裹起來,不讓誰靠近我。我的性格脾氣十分火爆,只要別人一碰我,我就會變本加厲地還回去;別人一說我,我也會加倍地報復。因此我在生活中朋友少得可憐,有時非常孤獨。每當同學被我傷害時,他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去老師那兒告狀,老師就會苦口婆心地對我進行批評比教育。而我就像是一頭憤怒的小獅子,心里一點都不服.因此我的朋友一個個離我而去,僅剩幾個,可以說是少得可憐,有時非常孤獨。就算是這樣,老師的教育還是壓根沒有效果,我覺得同學有時太過夸張,不尊重事實;老師有時處事不公正,所以我在學校就還是那個我。漸漸地老師也對我失去了信心,或許在他們心里我就是個十惡不赦的壞小孩。但其實我明白,我并不是一個壞孩子,看著某些同學因為我的任性和粗暴的行為受傷,我心里也十分難過。所以我有時候也會從家里帶些東西分給同學們,討好他們,或者說是表達我的歉意。不過我發(fā)現同學拿到東西的那一刻是開心的友好的,不久便又是冷冷的啦。
    但是,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朋友,用禮物是換不來的,只有用一顆真誠的心才能夠迎來真正的朋友。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不會這么卑微地活著,更不會再可憐的用禮物去討好別人。我不再是那只滿身是刺的刺猬,我要抬起頭陽光地生活,讓自己的生活五彩繽紛。以后的我會像陽光一樣溫暖同學,真誠地和他們相處,相信自己一定會擁有許多朋友,相信自己一定會收獲友誼,更相信自己一定不會再孤單!
    床頭的燈光似乎不那么冷了,使我的心也漸漸溫暖起來。
    【篇三】
    因為現在獨生子女多了,最多的家里也只有2個孩子,所以現在的孩子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王子公主般的生活。什么事情都要父母來幫忙或完成。對父母產生了一種依賴,就是因為這種依賴感,讓現在的孩子不愿自己動手,不愿自己獨立。
    我也是一個依賴父母,不肯自己獨立的人。但在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讓我想改變自己的書,那就是——《胡小鬧日記.爸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主要講了:本來,胡小鬧的日子過的很平靜,每天像王子殿下一樣被父母伺候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突然有一天,這種平靜被打破了。班里來了一位特立獨行的新班主任——高歌。
    隨后,胡小鬧和小櫻桃,閆石三個人展開了一場特別的獨立競賽,獲勝者將和高歌老師一起去電視塔層的旋轉餐廳共進晚餐。競賽的過程中,胡小鬧三人一同來到了一個貧窮的山村,結識了一群很貧窮但也很了不起的孩子們,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他們在這里不僅收獲了友誼還學會了獨立。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我也該學會獨立了,碰巧爸爸媽媽要上班,爺爺和奶奶又得回一趟老家。家里只剩下我的弟弟了,本來媽媽給了我一些錢讓我和弟弟去外面吃中飯。可我想自己學習做飯,但是我又沒經驗,于是我打開手機上網查尋,看了半天我還沒下廚,弟弟已經在地上打滾了,邊打滾邊大叫:“啊!我餓了,我要吃飯!你怎么這么慢呀!我要吃了,我要吃了……”我實在被他煩得不行了,只好拿出一包零食把他打發(fā)走了。
    我開始“下手了”,先做一碗蕃茄炒蛋吧,我根據網上的講述,先把洗好的蕃茄切開,可我一切下去,蕃茄汁“啪”得一下就濺出來了,板上,鍋底,我的臉上,圍裙上都有了,我只好用紙巾擦干凈,擦好后,我按照網上的方法打了兩個蛋,把蛋打好后,在鍋里倒了一點色拉油,“嗤嗤”的幾聲,油都濺出來了,我趕緊退后了幾步,“膽怯”地拿起了鍋鏟,再端起打好的蛋倒了下去,“嗤”的一聲,油又濺出來了,我連忙退后幾步,不小心踩到了弟弟的玩具,給摔了一大跤,我扶著墻站了起來,揉揉摔疼的*,趕緊跑過去,“呀!我的蛋!”我趕緊拿著鍋鏟炒了起來,但是還是晚了,蛋早就糊了,我只好將蕃茄倒了進去炒起來,炒了3分鐘,加了二勺鹽,我連忙把這鍋“可憐”的蕃茄炒蛋盛了出來,慢吞吞地把它端上桌。
    弟弟已經等得迫不及待了,拿起筷子,夾了一口嘗一嘗,說“還,還可以,就是太咸了,蛋嘛,就不說了?!闭f完,就從嘴里呸的一聲把蛋吐了出來,然后跑進廚房狂喝起水來。我只好把這碗失敗的“蕃茄蛋糊”賞賜給了垃圾筒。做個蕃茄炒蛋,在一般人手里是很簡單的事情,可在我的手里卻是那么的難,看來我還需要多多的鍛煉。
    我終于明白了,父母代我做事,使我習慣了懶惰;有了父母的庇護,使我成了籠中的小鳥……雖然這次沒有成功,但我相信只要試著去嘗試,只要多做就能成功。
    我要學會自律,要向胡小鬧一樣獨立,正直,成為一個獨立加自律的好孩子,決不讓父母成為我的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