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學思政精神揚時代正氣

字號:


    高考越來越近,很多同學都有危機感。但這不應該是放棄練習作文的理由,反而抽出一定的時間,在數(shù)理化題海中探出頭來,寫寫文章,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會是緊張備考生活中的一種調劑。對自己抱有信心勤加練習,寫作水平會有所提高的。整理了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三篇供大家鑒賞。
    “學思政精神揚時代正氣”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碧と胄聲r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擔子更重,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至關重要,在此我們倡議:學好思政精神,弘揚時代正氣,擔當國家復興大任,做合格的時代接班人。
    學思政精神,篤定中國復興的遠大理想,立鴻鵠志。
    回首“雄關漫道真如鐵”,感悟“人間正道是滄?!?,七十年風雨兼程,理想的光輝始終閃耀。步入新時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當有高遠的志向,把中國復興作為自己的遠大理想,堅定“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信念,讓理想的明燈始終在前行路上閃光。新時代青少年需要有以夢為馬的激情。這是偉大的夢想時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會有力量”,理想信念在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是樹立遠大理想的必然之舉,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必經之途。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的夢想是中華復興,同學們,讓我們以理想之姿,立鴻鵠之志,揚時代正氣,謀祖國發(fā)展。
    學習思政精神,不渝善良正義的拳拳之心,扣好人生的第1??圩?。
    步入新時代,善良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柱,更是青少年人生的第1粒扣子。揆諸當下,善良正義之舉隨處可見:人民教師張玉滾,傾盡心力致力于鄉(xiāng)村教育;救火英雄王寬經受火炙,不曾停下腳步;退休老人馬旭捐款一千萬幫助弱小……善意之行,如同火炬,引領我們前行。同學們,讓我們心懷真善美,從人生的第一步做起,一起感悟思政精神,揚時代正氣,樹和諧風氣。
    學思政精神,不棄艱苦奮斗的初心之諾,做奮斗者。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睂W思政精神,就是要學習其中的奮斗精神。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步入新時代,青少年更要懂得綻放奮斗之風采,要迎著晨光實干,不要面對晚霞幻想。我們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品格,讓奮斗成為青春的底色?;赝麃砺罚瑠^斗始終是永恒不變的價值追求,高鐵貫通南北,隧道穿越東西,塞罕壩重現(xiàn)綠色,建三江再現(xiàn)生機。致力奮斗,終有港珠澳飛架三地,致力奮斗,終有“墨子號”遨游天際。我們從未放下鋤頭,從未放棄奮斗后的春華秋實。同學們,我們是未來中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立德修行,心懷祖國,學習思政精神,做奮斗者,努力奔跑,做追夢人。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在此,我們再次倡議:學思政精神,立遠大理想,以善意之名,主奮斗之姿,助力中國圓夢。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兩篇
    君子慎獨,堅守自我
    
    漫漫人生路,不論貧窮還是富貴,都是身外之物,真正永存不朽的是美好的品質。堅守自我,是人生的姿態(tài)。翻閱歷史的書卷,我讀懂了堅守自我的真正含義。
    翻開書卷的一頁,超凡俊逸的嵇康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一襲白袍,坐在刑場之上,從容撫琴,那是《廣陵散》,是他遺憾沒有教給學生的絕曲。那日,他在好友面前寫下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他不能背叛自己的內心,為一個虛偽殘忍的賊子效力。所以,他表明自己的心意,毅然指出當時朝堂的黑暗。他的內心住著一個信念,就是堅守自己的內心。絕交信,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屠刀之下,卻能保全自己的朋友,他死而無憾。他獨自一人,為心中的理想前行,不丟失自己的本心,在人生的最后,他還是那個灑脫的嵇康。
    翻動書卷的一頁,我看到四個字:君子慎獨。那宋元之際的學者許衡,在世道紛亂之時仍能獨守自身,站在他人視線之外。旅途之中,同行者皆因口渴難耐紛紛到路旁摘梨,而他不為所動。有人勸他:“亂世梨無主?!倍麆t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本由鳘?,我心有主,修的是自己的內心,高潔的品質。即使在亂世,也是我心有主,堅守自我。
    翻動書卷的一頁,這一次,我仿佛看到了堅持追夢的夏達,清秀的面容,單薄的身子,桌面上滿滿的都是手繪的稿子。六年的時間,她遠離喧囂的世俗,在陰暗的地下室里畫著他的夢——中國風。在很多人都舍棄了的時候,她卻一個人在苦苦堅持著。終于,它把自己的漫畫推向了世界,并大受歡迎。在她的漫畫里,藏著另一個世界,堅守自己的夢,堅守自己的本心。
    在閱讀中,我深深明白,堅守自己內心的寧靜,固守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就會變得充盈而富足。
    唯有堅守,不隨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閃耀個性的光芒。堅守自我,是人生最美的姿態(tài)。
    學會質疑,拒絕盲從
    
    學習中最難能可貴的,莫過于質疑。質疑,就是發(fā)出你自己認為應該發(fā)出的聲音,不能盲目相信他人的觀點,要通過獨立思考去*一些錯誤理論。
    回顧歷史,科技發(fā)展是在質疑中走向進步的。在歷,大凡的科學理論都是由一些善于質疑的科學家提出來的。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上個世紀中葉經過不懈的努力,提出了令人震驚的相對論,成為人類歷又一個里程碑。正是這種質疑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才讓人類科技得以不斷進步。
    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在學習上更應該講究“學貴在疑”。人們都說有成就的人有“學問”,但何為“學問”?既“學”且“問”即為“學問”,只有多質疑、善疑,才能獲得更有深度、范圍更廣的知識,才能將所學知識有效地運用于我們的事業(yè)。明朝的一位文學家陳獻章曾經說過:“學貴置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學會質疑,善于質疑,才能不斷去創(chuàng)新,才能有更為全面、更為具體、更為科學的新理論。
    人們常說“知識的海洋”,意思是說“知識就像海洋一樣”,對于一個人而言,無論他的知識再多、學問再大,也總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學問越大的人,越能發(fā)現(xiàn)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很少,而坐井觀天之人才會自高自大。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人類社會是不斷發(fā)展的,知識也是不斷變化、不斷豐富的,而學會質疑、善于質疑,則是人類獲取新知識的重要途徑。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切記不可墨守陳規(guī),要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進步,讓科技發(fā)展。正是基于這一點,法國偉大的作家巴爾扎克說過這樣一句話:“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BR>    的確如此,如果傅光明沒有質疑,那么“安徒生是童話作家”這個蒙蔽國人百年之久的錯誤言論就不會得到應有的糾正;如果沒有畢達哥拉斯對“世上只有分數(shù)和整數(shù)”的懷疑,就不會有無理數(shù)的產生;如果沒有哥白尼對“地心說”的質疑,就不會有“日心說”的產生。所以說,只有“疑”才能讓我們的智慧之樹開出鮮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拿起“質疑”的鑰匙,去開啟新科學的大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