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社會新聞時評素材三篇

字號: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慮其現實意義,如果沒有了現實意義,該文章就遜色許多。因此,學生習作也好,考場作文也好,聯系實際是必需的。但是,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太婆婆媽媽,應如一部樂曲演奏完畢,戛然而止、曲終人散、回味無窮。下面收集了2020高考作文社會新聞時評素材三篇,供各位同學練習。
    “拍照還是救人”不應是醫(yī)生選擇題
    
    來源:燕趙晚報
    7月14日晚上9點多,武先生將外婆送到山西文水縣人民醫(yī)院,經過檢查后,老人被送往心內科的重癥監(jiān)護病房內進行治療,隨后被下達病危通知書。武先生曾4次叫人來搶救,醫(yī)護人員卻忙著拍集體照,表示等拍完照再治,前后耽擱了20分鐘,老人沒能救過來。對此,文水縣人民醫(yī)院辦公室主任解釋:因為當時醫(yī)院要給心內科做宣傳冊,所以需要照一張集體照。(7月22日觀察者網)
    就事論事,既然老人已被醫(y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那么主治醫(yī)生就應知道老人病情的嚴重性。如此情況下,不優(yōu)先處置老人,采取必要的搶救措施,而惦記著去拍照,顯然已經違背了醫(yī)療規(guī)程。更何況,在老人病情再次惡化,家屬多次請求的情況下,主治醫(yī)生反復推托,前后耽擱了20分鐘,直至老人死亡。盡管二者之間并不必然存在直線的因果關聯,但推托延誤寶貴的搶救機會和時間,與見死不救沒有本質區(qū)別,毫無疑問已經嚴重違背了醫(yī)療基本的倫理道德。
    而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切發(fā)生在全體科室人員面前,如果科室負責人甚至是一般的醫(yī)護人員站出來提出拍照緩一緩,先救人,或許事情就可以避免,然而不但病人的主治醫(yī)生拒絕家屬請求,其他大夫也出來阻攔家屬。如此場景,反映出集體對病人生命的漠視,令人心寒,作為醫(yī)生這種集體無意識顯然要比單純個別醫(yī)生的醫(yī)德缺失可怕得多。
    事實上,醫(yī)生拍照與救人從來都不是選擇題。救人不但是醫(yī)療必須遵循的第一優(yōu)先原則,更是醫(yī)生從業(yè)的基本擔當,還外延到個人的社會生活,比如公共場所急救援手、協助處置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給予醫(yī)療技術援助等,都是醫(yī)生的責任擔當,是處于矛盾關系的參照系,拍照與救人孰輕孰重,根本無須思考。
    當然,醫(yī)生因為職業(yè)作息的特殊性,同在一個科室照張全家福,把所有的人集中起來很困難,因此醫(yī)護人員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從心情上可以理解。但是,機會再難得也得拎得清輕重,大家的時間誠然比較寶貴,但是耽擱了病人的病情,就會危及生命。再說,機會再難得、情緒再興奮,也不能耽擱正常醫(yī)療。如此說到底是本末倒置的選擇。
    即便最終是出于醫(yī)院宣傳的需要,為了展示科室的醫(yī)療實力、服務形象,這么做也是南轅北轍,要知道醫(yī)療脫離了基本人性關懷,再高明的技術能力、再先進的設施設備,其實都是無源之水。如此,照出了好看的宣傳照片,反而給惡劣的醫(yī)療德行立此存照。
    舌尖上的AI,有沒有“媽媽的味道”?
    
    來源:廣州日報
    據報道,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今年年初踏入食品業(yè),與某調料制造商合作,憑借從數百萬個“數據點”采集的數據,幫助后者“利用人工智能學習和預測新的調味組合,從而更快更高效地探索調味領域”。
    中國人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色不過是食物的外觀,滿足食客的視覺需求,而香與味才是食物的精髓所在,也是“老饕們”的終極追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提到,“腐乳、豆豉、黃酒、泡菜,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具有一種芳香濃郁的特殊風味。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而這種手法被稱作‘發(fā)酵’?!?BR>    美味的“發(fā)酵”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AI深度介入之后,一切或將改變。也許若干年后,美食交給AI操持,分析、合成、調制,美味便誕生了,人們再無須花這么多心思去制作具有特殊風味的調味料了。IBM利用AI探索食品風味,就有這層意思。業(yè)界亦有先例:美國一家公司就使用AI技術創(chuàng)造了“生蠔奇異果”這種令人震驚的搭配,這道菜已經成為比利時某餐廳的招牌。
    AI能夠做到的,遠不止這點。比如,智利科學家團隊利用AI分析不同食物、味道、口感的分子組成,并復制它們的分子結構,讓人工生產的素食品具備肉的味道、口感、氣味,從而替代肉制品;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通過AI分析某種風味食物的生長條件,將這些條件用于其他農作物,幫助這些農作物改善風味;瑞士一家公司憑借AI技術和DNA測試推出個性化定制營養(yǎng)指導計劃,用戶在家就可以對自己的DNA采樣,并送至監(jiān)測公司進行分析,從而幫助用戶選擇科學的膳食??梢灶A見,隨著AI技術的躍升,它在人類膳食中的應用將更加廣闊、深入,許多場景將超出我們今天的認知。
    “食色,性也?!憋嬍臣仁侨祟惥S系生存的底層需要,也是讓人類愉悅的精神需求,AI改善食物品質、豐富味蕾體驗,有助于提升人類飲食體驗。食物也是人與自然聯系最為緊密的紐帶之一,直接影響人與自然的關系。AI介入食物領域,減少人類對自然的索取,讓人與自然的相處更加和諧。以肉食為例,人類吃的肉越多,地球的資源就消耗越快,AI若能夠生產讓人類普遍接受的替代品,對于節(jié)約資源將有巨大貢獻。
    硬幣的另一面,舌尖上的AI,還有沒有“媽媽的味道”?中國人對食材的要求,第一條就是真材實料,它不僅是味道保證,更是一種飲食倫理,AI打造的食物或調制的味道,即使能夠欺騙味蕾,能不能過食客的心理關,還是一個問題。尤其是粵菜,對食材鮮味有極致追求,AI想“攻陷”諒非易事。再說開去,連吃個飯都被AI弄得面目全非,體驗究竟是美妙還是糟糕,仍不確定??梢源_定的是,AI干預人類生活應該有個度,以防過猶不及。
    “職業(yè)假笑”,你的笑料別人的傷口
    
    來源:錢江晚報
    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拿到放大鏡下審視的,你的有趣對于別人來說可能就是苦難。一個社會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換位思考,才能更理性地對待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
    據本地媒體報道,這兩天,因為一段視頻,“職業(yè)假笑”迅速上了熱門話題榜。視頻的主角是寧波一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收費員,因為在向駕駛員遞出票據時露出了機械式的微笑,被車主拍上網,并引發(fā)了熱烈討論。據悉,被嘲諷的收費員已經報警。
    正如網友所形容的那樣,笑容的確很機械,程序化,可是仔細想想又能理解,任何一個人身處這樣一個崗位,長年累月,面對一輛接著一輛過去的車子,司機,機械化重復性的勞動、枯燥單調的工作節(jié)奏,他的表情有時難免僵硬。這有什么可質疑的呢?道德化的指責并不適用。
    何況,高速公路收費公司一般都規(guī)定有一套迎送流程,包含各個手勢動作,必須要做到。比如,有些公司就規(guī)定,經過的每一輛車子,收費員都要至少微笑兩次,一次是迎接,另一次是送行??上攵?,面對流量大的高速公路,收費員一天得微笑多少次。這個略顯機械的笑容至少表明,高速公路收費公司對微笑服務的態(tài)度是非常認真的,收費員的執(zhí)行也是不折不扣的,這里面的誠意相信不帶偏見的人都能看得出來?!扒耙豢瘫涣R哭,后一刻還得微笑”,看看他的同行的這句話,就大體上能品味出其中的不易。
    職業(yè)式的微笑也不是收費行業(yè)獨有的,我們周圍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微笑,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職業(yè)保護,是情感的一種屏蔽。否則,一天到晚陷于單一的情緒中,再堅強的人也難免落下心理疾病。
    這個道理并不難弄明白,從這個角度說,將這樣一段視頻拍下,放在網上,不考慮其背景或者成因,很容易引發(fā)過度解讀,而這種質疑對當事人而言并不公平。這次,因為“職業(yè)假笑”引發(fā)的風波,大多數人持理解寬容的態(tài)度,但是仍然有一些人發(fā)出了冷嘲熱諷的聲音,對當事人構成了傷害,收費員甚至接受了心理疏導。可見,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拿到放大鏡下審視的,你的有趣對于別人來說可能就是苦難。一個社會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換位思考,才能更理性地對待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有權利隨隨便便將一個普通人置于曝光臺下。記者采訪還需要征得當事人同意,何況是民間的這種私底下的拍攝,你一聲不吭就給弄到網上去,算怎么回事?而且這種娛樂性的拍攝跟公共利益無關,并不屬于輿論監(jiān)督的范疇。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目前,這個收費員認為他在努力微笑,結果網上出現嘲諷的聲音,他不愿成為網紅,覺得被侵犯了肖像權,已經報警處理。應該支持這樣的維權行為,這個事,雖然尚未造成太過嚴重的影響,但錯了就是錯了,不能抱著僥幸的心理。面對一些不合法的現象,就應該勇敢地說不,收費員拿起法律武器是不想和稀泥,更是在表明一種態(tài)度,尊嚴和權利不可撼動,這對社會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