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秋天》原文及教案

字號:

《秋天》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抓住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寫了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秋天》原文及教案》,希望幫助到您。
    【原文】
    秋天
    秋天到了,小草黃了,樹葉也黃了。一陣陣涼風吹過,樹葉紛紛揚揚飄落下來。
    田野里,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棉花吐絮了,露出潔白的笑臉。紅瑪瑙似的高粱點著頭,好像在說:“豐收的季節(jié)真美麗!”
    果園里,蘋果的臉漲得通紅。石榴笑得咧開了嘴。水靈靈的葡萄,紅彤彤的棗,隨風送來一陣陣清香。
    打谷場上,豐收的糧食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公路上,運糧食的汽車來回奔跑。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到處都能聽到人們的笑聲。
    【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中體會秋天的特點,賞析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積累文中詞語,感受秋天的美麗。
    3、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熱愛的追求。
    教學準備:
    1、學生找秋天,帶自己找到的實物來上課。
    2、老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大地媽媽有四個兒女,他們分別是春夏秋冬。每個孩子的到來總會給大地媽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瞧,現(xiàn)在秋姑娘又來到了人間,大地媽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學習第二課《秋天》。
    2、板書課題:秋天(課件出示課題)
    3、一起齊讀課題,認識“秋”字,你是怎樣記住“秋”字呢?(秋天到了,禾苗枯黃得能用火一點就燒起來了,所以禾+火=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秋姑娘又來到了人間,大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課件出示問題)
    2、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然后面向全體學生指導。
    3、學生反饋,教師依次板書:
    第一個變化:小草黃了
    第二個變化:樹葉黃了
    第三個變化:稻子黃澄澄
    第四個變化:棉花潔白
    第五個變化:高粱紅瑪瑙
    第六個變化:蘋果漲紅了臉
    第七個變化:石榴咧開了嘴
    第八個變化:葡萄水靈靈
    第九個變化:棗紅彤彤
    第十個變化:糧食堆成山
    三、賞析美句,感悟秋情
    1、看圖理解比喻句。課件出示稻子圖及句子:田野里,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
    句子比較:“黃澄澄”換成“黃色”,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黃澄澄不但寫出了稻子金黃而鮮亮的樣子,而且疊詞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
    學生朗讀,感受句子的美。
    課文中這種結(jié)構(gòu)的詞語還有哪些?
    學生看書反饋。
    (水靈靈、紅彤彤形象逼真地寫出了葡萄和棗的誘人,清香四溢。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學生朗讀,老師指導。
    你還能說出一些類似的詞語嗎?
    學生反饋。
    再看課件:這個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為什么說稻子像金子呢?(比喻。把稻子比作金子。它們相似的地方是:都是黃澄澄的)
    這樣寫不僅寫出了稻子成熟后田野里豐收的的景象,而且寫出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課文中像這樣的比喻句還有哪些?請同學們一一找出來。
    課件出示:
    ①紅瑪瑙似的高粱點著頭,好像在說:“豐收的季節(jié)真美麗!”把高粱比作紅瑪瑙。
    ②打谷場上,豐收的糧食堆得像一座座小山。把糧食堆比成小山。
    你能仿寫比喻句嗎?
    課件出示:蘋果熟了,紅彤彤的,像一個個小燈籠。
    彎彎的月亮像小船。
    2、看圖理解擬人句。課件出示:棉花吐絮了,露出潔白的笑臉。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為什么說是擬人呢?
    棉花是沒有嘴,沒有臉的,不會笑,寫棉花卻用了“吐、笑”這兩個描寫人的動作的詞語,賦予了棉花人的行為,把棉花當做人來寫的,所以說這是擬人句。這樣寫,不僅寫出了棉花豐收的景象,也從側(cè)面表達了人們豐收后的喜悅心情。課文中這樣的擬人句還有哪些?請同學們一一找出來。
    課件出示:
    ①紅瑪瑙似的高粱點著頭,好像在說:“豐收的季節(jié)真美麗!”(高粱會點頭、會說話,這是把高粱當作人來寫)
    ②蘋果的臉漲得通紅,石榴笑得咧開了嘴。
    仿寫擬人句。
    課件出示:小鳥在樹枝上唱歌。
    花兒向我點頭微笑。
    3、讀讀這些美句,讀出對秋天的喜愛。
    課件匯總比喻句和擬人句讓學生朗讀。
    小結(jié):課文中運用了這么多的比喻和擬人手法,將秋天的美人格化,動態(tài)化,具體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理解結(jié)構(gòu),提煉中心
    1、文中寫了秋天哪些地方的豐收景象呢?(板書:田野里、果園里、打谷場上、公路上)
    2、課文第一段寫秋天到了,小草和樹葉的變化。老師板書:秋天到了。
    第二段寫了田野里的豐收景象。板書:田野里。
    第三段寫了果園里的豐收景象。板書:果園里
    第四段寫了其他地方的豐收景象。板書:其他地方,打谷場上,公路上。
    3、課文中有一個句子是中心句,什么是中心句呢?
    課件出示:能夠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它有時在文章的開頭,有時是在文章的中間,有時又在文章的結(jié)尾。
    它躲藏得這么隱秘,誰有本事把它找出來呢?找的時候,大家還要聯(lián)系我們課文的題目一起去想,我們這篇課文到底寫了秋天的什么呢?哪句話能概括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呢?
    學生反饋。
    課件出示:豐收的季節(jié)真美麗!
    是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也是美麗的季節(jié)。(板書:豐收的季節(jié)美麗的季節(jié))
    4、全班一起齊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因為秋天是豐收的、美麗的。
    五、拓展延伸,升華中心
    1、秋天已經(jīng)在我們的身邊。秋天到了,周圍的景物有什么變化呢?請大家展示你們找到的秋天。(學生展示實物)
    2、老師也找到了秋天,請大家欣賞。
    六、作業(yè)
    回家后,寫一篇關(guān)于秋天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