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夜無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后人用來比喻暗中賄賂,該成語出自《后漢書﹒楊震列傳》。以下“幼兒益智成語故事:暮夜無知”由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暮夜無知
楊震是東漢時華陰人,以教授學(xué)生為生,由于正直、博學(xué),人稱“關(guān)西孔子”。
五十多歲楊震被逼不過,只得出來做官。他去東萊出任太守,路過山東昌邑時,他以前推薦的秀才王密,正好擔任昌邑縣令。王密夜晚抱著十斤的黃金來要送給楊震。楊震說:“我深知你的為人,為何你對我卻一無所知?”王密說:“放心吧,三更半夜的,沒人知道這件事?!睏钫鹫f:“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說沒有人知?”王密很羞愧。
他在太尉任內(nèi),中常侍李閏為了他哥哥升職,通過漢安帝的舅舅耿室和后兄閻顯先后向楊震說情,都被楊震謝絕了。原來李閏又請國舅耿寶向楊震推薦,耿寶對楊震說:“李常侍現(xiàn)在是皇上眼前紅人,希望對他哥哥能從優(yōu)提拔,而且這也是皇上的意思”。楊震說:“既然是圣旨,請出示尚書府的文書,這樣才有根據(jù)?!惫毐获g得啞口無言。
楊震雖然坐了高官,可是他的子女還吃著家常飯菜、出門沒有車坐。有人勸他要為子孫后*慮考慮。楊震說:“讓后世知道他們都是清白人家的子孫,這個遺產(chǎn)不是很豐厚嗎?”
“暮夜無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后人用來比喻暗中賄賂。
(出自《后漢書?楊震列傳》)
暮夜無知的意思是:“暮夜無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后人用來比喻暗中賄賂。
原文
楊震年五十余,累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闭鹪唬?quot;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密愧而出。
成語資料
暮夜無知
【拼音】mù yè wú zhī
【解釋】黑夜無人知曉。
【出處】《后漢書·楊震傳》:“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鹪唬骸熘⑸裰?、我知、子知。何謂無知?!?BR> 【事例】你不要以為~就可以為所欲為。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暗中做事,無人知道
示例
各懷舊恩,又心服他前知,加意用情,手腕偷力,蒲鞭示辱而已。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
暮夜無知例句
1、王密送楊震十金,稱“暮夜無知者”。
2、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乾坤有鬼神。
3、腐敗的僥幸總是來自“暮夜無知者”,完善黨內(nèi)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體系,完善官員房產(chǎn)乃至財產(chǎn)申報制度,“房腐”才無處遁形。
4、一次,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前來拜見,到了晚上,要將懷揣的十斤銀子送給楊震,說是“暮夜無知者”。
5、李憤然拒納,寫詩一首;“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莫言暮夜無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6、古往今來,“慎獨”始終是志士仁人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門徑,東漢時期的“楊震四知”便是“慎獨”的典范,不因“暮夜無知者”而收受禮金,時刻自省自律。
7、《后漢書·楊震傳》載,楊震調(diào)任荊州刺史,赴任途中路經(jīng)昌邑,縣令王密夜訪,“懷金十斤”,聲稱“暮夜無知者”。
8、后漢時的楊震遷官赴任途中,故人王密夜訪贈金,并以“暮夜無知者”為由勸其“笑納”。
9、東漢安帝時,昌邑縣令王密為了感謝荊州刺史楊震當年的提攜之恩,深夜攜重金拜訪楊震,并說暮夜無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