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學生來說,多看一些勵志類的小故事,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閱讀量,還可以學到很多的大道理哦!下面是分享的關于外國名人勵志故事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1947年,一個出生在戰(zhàn)后奧地利普通家庭的男孩,卻在日記里立志長大后要做美國總統(tǒng)。但如何能實現(xiàn)這樣宏偉的抱負呢?年紀輕輕的他,擁有了偉大的目標,經(jīng)過思索,擬定了一系列的連鎖目標:
做美國總統(tǒng)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必須得到雄厚的財力后盾的支持→要獲得財團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好娶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必須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前得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
按照這樣的思路,他開始步步為營。某日,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后,他相信練健美是強身健體的好點子,因而萌生了練健美的興趣。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結實的壯漢。三年后,借著發(fā)達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體魄,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
在以后的幾年中,他囊括了歐洲、世界、全球、奧林匹克的健美先生。在22歲時,他踏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費了十年,利用在體育方面的成就,而一心去表現(xiàn)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終于,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yè)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九年后,也終于接納了這位“黑臉莊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總統(tǒng)的侄女。
婚姻生活恩愛地過去了十幾個春秋。他與太太生育了四個孩子,建立了一個“五好”的典型家庭。XX年,年逾五十七歲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壇,轉為從政,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
他就是阿諾德·施瓦辛格。他對目標執(zhí)著,時刻不忘自己的人生目標,他追求第一的精神,擁有自己的生意頭腦;他的經(jīng)歷讓人們記住了這樣一句話: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施瓦辛格有太多值得我們?nèi)W習的地方!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榜樣!
篇二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愛思考,好提問。據(jù)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候,有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么不走呢?”父親說:“它在休息?!丙溈怂鬼f又問:“它為什么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
還有,姨媽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么是紅的?”姨媽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題反而更多了。
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么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shù)。上中學以后,課本上的數(shù)學知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jīng)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shù)學的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shù)學難題。
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tǒng)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tǒng)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fā)展的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偉大的綜合之一。
篇三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xiàn)在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后,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fā)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于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于經(jīng)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yī)學院。大學畢業(yè)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經(jīng)學的研究。后,終于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的領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