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讀后感800字三篇

字號:

書是美景,讀書是飽覽美景。足不出戶,你可以遍游于千山萬水,徜詳于長江黃河之間,看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春江勝景,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雪景,更有那魚水之樂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歡迎閱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讀后感800字三篇”!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名為《小狼拉馬爾》的書。乍一聽,大家可能會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動物小說,但其實,這本動物小說精彩的內(nèi)容背后隱藏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自己。
    《小狼拉馬爾》是以一只名叫瑪吉的喜鵲口吻寫的,文中瑪吉跟隨著一匹名為藍仔的狼四處流浪。開春之際,在拉馬爾山谷,已是頭狼的藍仔有了第一個崽子——拉馬爾。拉馬爾長得很強壯生性勇敢,很適合捕獵,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他,卻喜歡與蝴蝶等嬉戲,而且總是同情幫助弱小者。身為一匹狼,原本就是要學會兇殘地捕獵弱小的動物,可拉馬爾卻偏偏成為弱小者的朋友,包括不聽群狼的勸告,送給獨自艱難謀生的郊狼阿特蜜斯獵物。這一切讓對拉馬爾寄予厚望的藍仔很是失望,拉馬爾也覺察到了這一點,于是與父親藍仔漸漸疏遠的他毅然選擇離開狼群。不過,在父親落入危難、急需援助之時,他也會義無反顧地沖回狼群,化解危機。這就是小狼拉馬爾,成長的路上,翻越障礙、克服困難,但永遠初心不改,不會丟棄自己的信念。
    做自己,聽上去很容易,做起來卻難之又難。有太多的人和事會干擾你,把你囚禁在條條框框之中,希望你活成他們想要的樣子。而拉馬爾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勇氣,不僅僅是在叢林中兇狠地捕獲獵物,更要能把每一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拉馬爾用自己的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勇氣”的另一種含義:打破阻礙自己成長的陳規(guī)陋俗,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召喚,做真實的自己。“,方得始終”,不忘初的美好,方得終的果實。小狼拉馬爾能堅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信念:“做自己!”
    而我,有時就缺乏拉馬爾“做自己”的精神。有,我的好朋友想上武術培訓班,便邀請我一起去。我原本對武術不感興趣,可又擔心她失望,就很違心地報了名。上了幾次課以后發(fā)現(xiàn),武術果然不適合我。無奈,在學了兩學期之后,我退出了武術班。這讓我十分懊悔,如果我可以早點讀到《小狼拉馬爾》,早點“成為”他,就能學著做自己,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把浪費在我并不擅長的武術課上的時間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我希望生活中能有更多的人“成為”拉馬爾,,做真實的自己,活出自己獨特的人生!
    【篇二】
    《殺死一只知更鳥》是美國作家哈珀·李的作品,書里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成長的故事,敘事的“我”,即斯庫特,是一個天真的小女孩。而書中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人們的種族歧視觀念。
    對黑人的敵視與鄙夷已經(jīng)深深扎入大多數(shù)梅科姆鎮(zhèn)的居民心中。在本書第九章中,“主角”斯庫特就因為父親替黑人辯護而受到一個名叫塞西爾的男孩的羞辱。
    那個黑人名叫湯姆,只因為好心幫助馬耶拉小姐,卻被馬耶拉和其父親誣告。事實上,當阿蒂克斯決定為湯姆辯護時,其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他甚至一開始就知道他不可能贏得這場官司,只因為被告是黑人。而在證據(jù)明顯不足,是非真相十分明了的案件。就因為湯姆是黑人,就被人們刻意地顛倒黑白。牧師曾向杰姆說過這樣一段話:“杰姆先生,你也不要太自信,我還從沒見過任何陪審團會在裁決時讓黑人贏了白人。”。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對黑人深深的歧視已經(jīng)在美國根深蒂固了。
    “我”的哥哥杰姆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世界上有四種人:一種是我們和鄰居那樣的普通人,一種是像坎寧安家那樣生活在林子里的人;一種是像尤厄爾家那樣生活在垃圾場的人,還有一種是黑人……我們這種人不喜歡坎寧安家的人,坎寧安家的人不喜歡尤厄爾家的人,尤厄爾家的人又鄙視黑人。,這種情況好像在我們周圍也很尋常,城市的看不起農(nóng)村的,有錢的看不起沒錢的。書中這種種問題發(fā)人深省,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生活,誰比誰更優(yōu)越呢?我們之所以比某些人顯得優(yōu)越,是因為我們一生下來環(huán)境就不相同,如果我們生在非洲大地,恐怕還吃不飽肚子吧!這本書讓我們看到,有許多連小孩子和瘋子都懂得的道理,為什么大人們卻不懂呢?因為他們帶著仇恨與偏見。
    這樣的情況讓我想到了元朝時期的四等人制。在“四等人制”下,不同的階層所受到的待遇差別極大。例如在法律上,同樣的罪過,蒙古人所受到的刑罰比漢人要輕得多。對于個人擁有武器,蒙古人和色目人沒有限制,但漢人和南人則絕對不允許。從人口比例上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當今的社會,又何嘗不是這樣?不僅有種族歧視,還有經(jīng)濟歧視,社會地位歧視,學歷歧視……有一句話可以給我們啟發(fā):一個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篇三】
    今天,我在家預習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對我的感觸很深,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這個感人的故事吧!
    巴迪(《“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課文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一首詩,當他的母親讀完這首詩后,摟住了巴迪,贊揚聲像雨點般紛紛落在巴迪身上,巴迪得意揚揚。他問母親父親什么時候回來,好把這首詩念給父親聽,他想父親一定會像母親那樣贊揚他。巴迪等呀等呀,快到八點鐘時,父親終于推門而入,拿起了桌子上的詩,讀了起來?!拔铱催@詩糟糕透了!”父親把詩扔回原處。巴迪沒想到等到的是這種結果,傷心地失聲痛哭起來。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巴迪又寫了一篇短篇小說,他鼓起勇氣給他的父親看。父親卻說寫的不怎么樣。巴迪又試著進行修改,那時他還未滿十二歲。后來,巴迪繼續(xù)堅持寫作,每當看到巴迪的作品時,慈祥的母親總會表揚、鼓勵他。而他那位嚴厲的父親,總會指出他的不足。就這樣“精彩極了”“糟糕透了”這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他的耳際。他深刻地體會到著兩種評價所蘊含的“愛”,使他在愛的鼓舞下不斷前進。
    讀完這個感人的故事,我覺得不僅巴迪的耳際常常交織著這兩種愛的聲音,同樣,我的耳邊也經(jīng)?;仨懼@兩種愛的聲音。
    當我每做完一件事兒后,特別希望得到爸爸、媽媽、老師的認可和表揚。聽到表揚我的聲音,我的臉上笑開了花兒,心里美滋滋的,仿佛坐在了一朵白云上??僧斅牭脚u我的聲音,滿臉的不高興就會凝固在我的臉上,心里沉甸甸的,仿佛在風雨中被壓在了五行山下。記得在四年級上半學期,媽媽開完家長會回到家,告訴我在家長會上老師表揚了我,說我這學期學習非常棒,聽到這贊揚的聲音,我“變”的有些飄飄然了,覺得自己很優(yōu)秀。于是在上課時有時做做小動作呀,有時跟同桌說說話呀。媽媽知道后吵了我?guī)状?,我頓時感到心里像“下”起了傾盆大雨,哭了起來。但冷靜下來以后,我覺得上課做小動作是不對的,一是不尊敬老師,二是自己也學不了知識。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改正這個缺點。
    表揚的話當然誰都愿意聽,但是在犯錯誤時也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我想告訴爸爸媽媽和所有關心我的人,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需要你們的贊揚和鼓勵,更需要你們的批評與提醒!愿這兩種愛的聲音伴我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