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益智成語故事:華而不實

字號:


    華而不實是一個成語,讀音是huá ér bù shí,意思是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出自左丘明《左傳·文公五年》、《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經(jīng)術者》。以下“幼兒益智成語故事:華而不實”由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華而不實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陽處父到衛(wèi)國去出使。在回國的途中,他經(jīng)過魯國的寧城,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寧嬴看到陽處父長得儀表堂堂,很有氣勢,心想他肯定品德出眾,就對妻子說:“多年來,我一直夢想著能夠侍奉一位品德高尚之人,但總是沒有找到這樣的君子。現(xiàn)在,我覺得陽處父這個人挺好的,所以想投奔他,為他辦事。”
    于是,店主就去找陽處父,表示自己愿為他效犬馬之勞。陽處父覺得有這樣一個人在自己鞍前馬后服務也很不錯,就表示自己求之不得。到了第二天,寧嬴辭別妻子,跟隨陽處父走了。
    兩人往前走,寧嬴就和陽處父聊起天來。經(jīng)過交談,店主發(fā)現(xiàn)陽處父并沒有真才實學,個人品德也不高尚。他想了一想,就改變了主意,離開陽處父回到家中。
    妻子見他回來,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問丈夫:“你不是要去晉國嗎?為什么走到半路上又回來了呢?”
    寧嬴回答說:“我看他長得相貌堂堂,舉止有度,以為這人必是品德高尚的貴人。沒想到他不說話還好,一張口就夸夸其談,讓人討厭。虧他還能出使外邦!他這個人雖然外表好看,但總是不務實,只怕會招來別人的怨恨。
    “我跟著他,不但學不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反而可能遇到禍害。我越想越覺得跟著他走不靠譜,就離開了他?!?BR>    成語解釋
    華:通花,開花;實:果實,結果?;ㄩ_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不認真不老實。也指表面上很有學問,實際腹中空空的人。
    出處
    1、左丘明《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BR>    2、《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經(jīng)術者》:“東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何也?!?BR>    3、《韓非子·難言》:“所以難言者,言順比滑澤,洋洋纚纚然,則見以為華而不實?!迸f注:“纚纚,有編次也?!?BR>    4、漢王充《論衡·書解》:“物有華而不實,有實而不華者?!?BR>    5、宋陳師道《謝徐州教授啟》:“竊懷匹夫不奪之心,庶幾君子難進之節(jié),是古之學勤而無功,自好之文華而不實?!?BR>    6、《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好文字!此必聰明才子所做。但秀氣泄盡,華而不實,恐非久長之器?!?BR>    《左傳·文公五年》出處譯文
    他這個人雖然外表好看,但總是不務實,只怕會招來別人的怨恨。
    其他意思
    “華而不實”也形容言論的表面華麗而空無內容,如《韓非子·難言》中說,說話油腔滑調,洋洋灑灑,“然則見以為華而不實”。
    《南史·梁簡文帝紀論》評論簡文帝蕭綱的文章時說,“太宗(簡文帝)多聞博達,富贍詞藻,然文艷用寡,華而不實?!币馑际钦f,蕭綱的文章,詞句雖然漂亮,但是內容卻比較空虛。
    《古詩源》錄《漢書五行志》成帝時歌謠一句:桂樹華不實。評曰:桂,赤色,漢家象。華不實,無繼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