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陽貨篇原文及譯文

字號:


    《論語》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下面是分享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歡迎閱讀參考!
    《論語·陽貨篇第十七》原文及譯文
    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鬃訒r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途。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脧氖露绞r,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笨鬃釉唬骸爸Z;吾將仕矣?!?BR>    譯文:陽貨希望孔子去拜會他,孔子不去,他就送了一只燒豬給孔子??鬃泳统盟辉诩业臅r候才去拜謝,不料,兩人在路上碰到了。陽貨對孔子說:“你過來!我要與你說話。”他接著說:“具備卓越才干,卻讓國家陷入困境,這樣可以稱作行仁嗎?我會說不可以?!矚g從政做官,卻屢次錯過時機,這樣可以稱作明智嗎?我會說不可以?!怅幩萍?,時間是不會等人的?!笨鬃诱f:“好吧,我會去做官的?!?BR>    2、子曰:“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BR>    譯文:孔子說:“依本性來看,人與人是相近的。依習(xí)染來看,人與人就有很大的差異了?!?BR>    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BR>    譯文:孔子說:“只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者是改變不了的?!?BR>    4、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弊釉唬骸岸?!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BR>    譯文:孔子到了武城,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著說:“殺雞何必要用宰牛的刀?”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老師說過:‘上面的人學(xué)禮是為了愛護(hù)人民;下面的人學(xué)禮是為了能性情和順容易使用?!笨鬃诱f:”小子們,偃的話是對的,我只是開個玩笑罷了!“
    5、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譯文:公山弗擾占據(jù)費邑,起兵反叛季氏,他召請孔子去幫忙,孔子想要前往。子路很不高興,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說:“請我去的人,難道沒有什么意圖嗎?如果有人任用我,我難道只想維持東周這種衰弱的局勢嗎?”
    6、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澳苄形逭哂谔煜聻槿室印!薄罢垎栔??!痹唬骸肮?、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BR>    譯文: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行仁??鬃诱f:“如能奉行五種原則于世間,就可以稱仁了?!弊訌堈f:“哪五項原則?”孔子說:“恭敬、寬大、誠實、勤敏、恩惠。能恭敬就不會招來別人的欺辱;能寬為懷就會得到大眾的擁戴;能誠實守信就會受到大家的信任,勤敏就能建立功端;能給人恩惠就能夠差遣人家?!?BR>    7、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鹈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譯文:佛肸召請孔子,孔子想要前往。子路說:“以前我聽老師說過:‘自己動手去到公然行惡的人那里,君子是不會前去的?!F(xiàn)在佛肸占據(jù)中牟,起兵反叛,你卻想要前去,又該怎么說呢?”孔子說:“對的,我說過這樣的話。但是,我們不是也說,最堅硬的東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我們不是也說,最潔白的東西,是染也染不黑的。我難道只是匏瓜星(匏瓜:一種葫蘆,味苦不能吃。這里指天上的匏瓜星)嗎?怎么可以掛在那兒,不讓人食用呢?”
    8、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薄熬?!吾語女。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BR>    譯文:孔子說:“由??!你聽過六種美德與連帶的六種障礙嗎?”子路回答說:“沒聽過。”孔子說:“來!我告訴你:喜好仁道但不好學(xué)明理,結(jié)果會變成愚昧;喜好智慧但不好學(xué)明理,結(jié)果會成為放蕩;愛好信實但不好學(xué)明理,結(jié)果會傷害到義;愛好正直但不好學(xué)明理,結(jié)果會淪為偏激器?。怀缟杏赂业缓脤W(xué)明理,結(jié)果會出亂子;喜好剛正但不好學(xué)明理,結(jié)果會變成狂躁?!?BR>    9、子曰:“小子何莫學(xué)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BR>    譯文:孔子說:“同學(xué)們??!為什么不多研究點《詩經(jīng)》呢?詩篇可以激發(fā)人的意志,可以觀察政教得失,可以懂得如何跟眾人相處,可以教人如何埋怨而不發(fā)怒。近的可以學(xué)會事奉父母,遠(yuǎn)的可以學(xué)會如何事奉君主,還能多認(rèn)識鳥獸草木的名稱?!?BR>    10、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與?”
    譯文:孔子對伯魚(孔鯉)說:“你曾學(xué)過《周南》與《召南》這兩篇詩嗎?人如果不學(xué)習(xí)《周南》與《召南》這兩篇詩,就好像一個人對著墻面站立,無所見也無能進(jìn)?!?BR>    11、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譯文:孔子說:“我們說禮啊禮啊,難道只是在說玉帛這些禮品嗎?我們說樂啊樂啊,難道只是在說鐘鼓這些樂器嗎?”
    12、子曰:“色厲而內(nèi)茬,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譯文:孔子說:“臉色嚴(yán)肅而內(nèi)心怯懦的人,可以比擬為小人,就像闖入門戶里的小偷吧?”
    13、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譯文:孔子說:“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正是敗壞道德風(fēng)氣的小人?!?BR>    14、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BR>    譯文:孔子說:“聽到傳聞,就到處散布,這是背離德行修養(yǎng)的做法?!?BR>    15、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BR>    譯文:孔子說:“可以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嗎?他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dān)心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擔(dān)心失掉官職,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了?!?BR>    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BR>    譯文:孔子說:“古代百姓有三點為人詬病的,現(xiàn)在的百姓連這些都比不上。古代狂妄的人不拘小節(jié),現(xiàn)在狂妄的人放蕩言行;古代矜持的人不屑造作,現(xiàn)在矜持的人憤世疾俗;古代愚味的人還算直率,現(xiàn)在愚味的人卻只知耍弄心機罷了?!?BR>    17、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BR>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面容偽善,這種人很少有仁德?!?BR>    18、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BR>    譯文:孔子說:“我厭惡用紫色取代紅色,厭惡用鄭國的音樂擾亂雅樂,厭惡用伶牙利齒而*國家這樣的事情。”
    19、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孔子說:“我想不再說話了?!弊迂曊f:“老師如果不說話,那么我們學(xué)生要傳述什么呢?”孔子說:“天說了什么呀?四季照樣在運行,萬物照樣在生長,天說了什么呀?”
    20、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譯文:孺悲來了,要拜訪孔子,孔子托言有病,拒絕見他。傳命的人一走出房間,孔子就取出瑟來邊彈邊唱,讓孺悲可以聽到。
    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弊釉唬骸笆撤虻?,衣夫錦,于汝安乎?”曰:“安?!薄芭?,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予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譯文:宰我請教孔子說:“父母喪后要穿三年的喪服,其實滿一年已經(jīng)很久了。一個君子三年不去對人民講禮,禮就要荒廢;三年不去講樂,樂也將敗壞。如只守一年喪,舊的谷子已經(jīng)吃完,新谷子也已經(jīng)登場,并且春夏秋冬鉆木取火用的木頭已經(jīng)捱次換過,所以守一年喪就夠了?!笨琢苏f:”父母才死一年,你就吃那么好的米飯,穿那錦繡衣服,你心會安嗎?“宰我說:”安的?!翱鬃泳驼f:”既然你心安就這樣做吧!講到君子在三年喪期,雖吃到好食物也不覺味美,聽到好音樂也不覺快樂,住好地方也不安舒,所以不忍只守一年的喪,既然你心安,就這樣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說:”宰我真是不仁?。『⒆由滦杞?jīng)過三年才離開父母懷抱。而且三年守喪是天下通行的喪禮??!宰我如此見解,父母死了,還有三年的哀痛在心嗎?“
    22、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譯文: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對什么事都不花心思,這樣很難走上人生正途呀!不是有擲骰子下棋的游戲嗎?去玩玩也比這樣無聊要好一些。”
    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BR>    譯文:子路問夫子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說:”君子最注重義理。君子如果只有勇敢而沒有顧全義理就會作亂;小人如果只有勇敢不懂義理就淪為強盜?!?BR>    24、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譯文:子貢問夫子說:“君子也有憎惡別人的時候嗎?”孔子說:“有的。他憎惡那些背后說人壞話的人,憎惡在下位的人毀謗上位者,憎惡勇敢卻沒有禮貌的人,憎惡做事雖果敢卻事理不通的人?!笨鬃诱f:“賜也有憎惡的時候嗎?”子貢說:“憎惡那些以窺伺別人的隱私為聰明的人,憎惡那些以不謙遜為勇敢的人,憎惡那些以揭人隱私為正直的人?!?BR>    25、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yuǎn)之則怨?!?BR>    譯文:孔子說:“只有女子與小人是難以共處的。與他們親近,他們就無禮;對他們疏遠(yuǎn),他們就報怨?!?BR>    26、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BR>    譯文:孔子說:“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還被人所厭惡,他這一生也就終結(jié)了?!?BR>    擴展閱讀:《論語》主要內(nèi)容
    《論語》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墩撜Z》內(nèi)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xué)、哲學(xué)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設(shè)壇講學(xué)時期,其主體內(nèi)容就已初始創(chuàng)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并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圣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xiàn)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wù)撝Z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wù)撝Z48章。
    作為儒家經(jīng)典的《論語》,其內(nèi)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rèn)識方法論范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tài),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tài)就是“仁”。孔子確立的仁的范疇,進(jìn)而將禮闡述為適應(yīng)于仁、表達(dá)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guān)系與待人接物的規(guī)范,進(jìn)而明確“中庸”的系統(tǒng)方法論原則?!叭省笔恰墩撜Z》的思想核心。
    擴展閱讀:《論語》后世影響
    《論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被尊為“五經(jīng)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jīng)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wù)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xué)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論語》進(jìn)入經(jīng)書之列是在唐代?!暗教拼?,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谷梁》,加上《論語》《爾雅》《孝經(jīng)》,這樣是十三經(jīng)?!?BR>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fā)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