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古詩兩首》

字號:

教學課件輔助教學雖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體教學的格式化、定義化、程序化的特點,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古詩兩首》,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第1課時:學習《夜書所見》
    教學目的:
    ★認識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
    2、解題:從古詩的題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寫作者在晚上的所見所聞。
    二、初知詩意
    1、自主學習,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古詩讀通、讀準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著聽,互相評議,相互指正。
    3、指名讀古詩,正音。
    三、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結(jié)合圖意,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劃出小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
    2、全班交流,理解詩意
    (1)小組匯報讀懂的地方。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互相補充詩意,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心情。
    3.誦讀全詩
    自由讀——賽讀——評讀——齊讀
    4、練習背誦
    四、指導寫字“促、深”。
    第2課時: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目的:
    ★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边@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xiāng),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初讀
    1、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2、教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
    3、請再讀題目,想一想,哪個字寫出了詩人離開親人的心境?(憶)
    圍繞“憶”字,你能提問,啟發(fā)大家思考嗎?(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板書)
    (簡單的疑問根據(jù)詩題釋疑,重點為:“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古人有在重陽節(jié)這天插著茱萸,登高飲酒風俗;“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xiāng)蒲州,與今天常說的山東不同。)
    三、精讀理解
    1、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2、全班交流。
    教師相機引導。
    如:第一句詩。
    ①“憶”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看看一二兩行,找找哪個字就是憶的意思?
    ②詩人會怎樣思念親人呢?(“倍思親”?!氨丁保杭颖叮┦裁磿r候“倍思親”?(“每逢佳節(jié)”,“逢”:遇到。)可見詩人平時怎樣?
    ③詩人為什么會平時思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呢?
    從而理解“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④朗讀指導:“是啊,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是陌生的,看見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呢?讓我們讀出詩人寂寞的,極度思念親人的感受。(指名讀→評:突出獨、異、倍→范讀→指名讀、評議)
    如:第二句詩
    ①詩人極度思念親人,想到兄弟們干什么?(生齊讀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詞?(標出字:遙、遍,說字義)再說句意。(板書:登高)
    ②詩人在家時,總和兄弟們一起登高,可見獨自在外,多么遺憾啊。他知道家鄉(xiāng)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一定在思念著詩人呢?,F(xiàn)在,就請你們做詩人的弟弟妹妹,說說家鄉(xiāng)的兄弟們會怎么想,怎么說?
    3、朗讀指導,并背誦。
    ①自由練讀
    ②配樂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③練習背誦。(師生接龍背→指名背)
    四、拓展總結(jié)
    1.今天就是中秋節(jié),我們寄宿在學校,不能回家,就讓我們說一說對他們的思念吧!
    學生暢所欲言。
    2.寫字指導
    重點寫“異、遙、插”字
    板書設(shè)計:
    9、古詩兩首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景物思鄉(xiāng)之情憶
    人物追憶童年思念親人
    
篇二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guān)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讀讀背背。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nèi)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chǎn)生怎樣的心情?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圖文結(jié)合,熟讀成誦
    根據(jù)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jīng)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夜書所見》。
    2.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提問: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王維嗎?
    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jù)學《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確定本詩怎么學習。
    自學基本步驟:
    a、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b、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讀中產(chǎn)生的疑惑。
    c、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讀詩,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及解決的結(jié)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感情朗讀,啟發(fā)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問:你能用讀來表現(xiàn)出這種思想感情嗎?
    3.引導以讀促發(fā)想象。問:同學們在讀時頭腦中產(chǎn)生了一種怎樣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嗎?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讀。
    熟讀成誦,品賞文字
    1.自由朗讀,達以成誦。
    2.同桌互讀,練習背誦。
    3.品賞文字,述說感覺。問:你覺得這首詩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別好?
    習寫生字,當堂展評
    1.出示生字:憶、異、逢、佳、信、遙、遍、插,組詞朗讀。
    2.說說這些生字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練寫生字,或互相評點或大堂展評。
    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中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