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哲理故事具有廣泛的流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愛幻想的天性,對幼兒有著極大的感染力。整理了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迷路的小烏龜
晚上到了,月亮姐姐漸漸地升了起來。森林里靜悄悄的。小鹿玩了一天也準備回家了。
忽然,它聽到一陣細小的哭聲,它走過去,一看,呀!原來是一只小烏龜。它正在那哭的可傷心了。小鹿問小烏龜:“小烏龜,你干嗎哭呢?”小烏龜說:“我想回家。”“哦,我知道了?!毙÷拐f,“那你迷路了吧?”小烏龜說:“森林里太黑了,可我爬得太慢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到家,媽媽在家肯定急死了。”小鹿說:“那沒問題,來,你到我背上來,我跑得可快啦,讓我送你回家吧。”小烏龜爬到了小鹿的背上,小鹿就飛快地朝著小烏龜家跑去。
過了一會兒,小烏龜?shù)郊伊?,它對小鹿說:“謝謝你?!毙÷拐f:“不用謝,我也要回家了,再見。”
【篇二】報恩的母雞
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偏僻的山村。在一間破舊、骯臟的茅草房里,住著一位好心的老人。這位老人很窮,衣服上補滿了布丁,穿著一雙發(fā)爛的草鞋,一頭稀疏的白發(fā)。他的茅草房空空蕩蕩,一張又臭又臟的毛毯上放著一個破枕頭和一兩本脫了頁的書,毛毯旁放著一張已破出好幾個洞的木桌,上邊放著一口破碎出好幾個缺口的碗,還有兩只沾滿了殘渣的盤和一雙又短又細的筷子。木桌右邊有一只木頭都腐爛了的柜子。整個茅草屋天天都是這樣一片寂靜。
就在一個秋風送爽的秋日下午,一件事使老人家不再寂靜。
事情是這樣發(fā)生的。在這個美麗的下午,老人正在看那幾本脫了頁的書。忽然,老人家門口前的山坡下傳來了一陣刺耳的喇叭聲,中間還夾著了幾絲恐懼的尖叫聲。老人坐不住了,他緩緩的向門外走去。眼前的一幕的確很驚人,一輛汽車繞著一條彎彎的山路正在飛馳,前邊的一只母雞嚇得膽戰(zhàn)心驚,飛奔在山路間。老人見了,慌忙朝前快步走去,攔住那輛汽車,領著母雞走到路的另一端,挽救了母雞的性命。于是那只母雞就留在老人家。
【篇三】老鼠和鋼筆
老鼠來到小紅的學習桌上,看見一只鋼筆,它想用鋼筆磕牙,但是鋼筆不是木頭做的。
鋼筆看見了就笑了。老鼠說:“我一定能想辦法來。”老鼠想了很長時間,還是想不出來。鋼筆說:“你可以用我的鋼來磕牙呀。老鼠一聽這是個辦法。鋼筆說:“但是,你讓我來最后一件事情吧。老鼠同意了。鋼筆說我們到廁所里的浴池旁邊去。它們一會就到了。鋼筆讓老鼠擰開,老鼠猜到它要搞鬼,所以它讓很多老鼠來了,鋼筆一看這么多大老鼠不知道是本、還是聰明。鋼筆說:“大家來干什么。大老鼠說:“我們以為你要傷害我們的小老鼠。鋼筆說你可以把我的蓋子擰下來,再把我的筆頭放到水里,老鼠說:“好吧。老鼠按著鋼筆說的去做。浴池里得水變黑了。老鼠看了很驚!它們圍成一群。鋼筆在后面一推。把它們推到水里了。一個個都被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