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然,就請從舉手投足之間做起。下面為你帶來善待自然的高三作文,希望同學(xué)們喜歡。
【篇一】
印度國父英吉拉甘地曾說:“自然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卻無法滿足人類的貪婪?!钡拇_,當(dāng)人類走出洪荒,掙脫襁褓,以強者的姿態(tài)面對、改造自然之時,這難道就是勝利?
樓蘭消逝在漫漫沙海,黃沙之下涌動的是古城痛苦的呻吟;瑪雅文明在蒼茫叢林中戛然而止,石碑上記錄的是苦難來到時狂亂的夢魘。我們的先人因無法控制自己對自然的貪婪,最終黯然退出歷史的舞臺,在他們招致自然報復(fù)的背后,我們須懂得:善待自然,方是真正的勝利。
“大地之母有兩個孩子,一個是人,一個是自然?!边@是一個千百年來流傳在納西族人間的動人傳說。這個金沙江畔,玉龍雪山腳下的民族吸引世人的不僅是那神秘的東巴文,更有那千百年來與自然的和諧與默契。納西人懷著一顆樸素的自然之心,將對自然的崇敬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實現(xiàn)了本民族的傳承。
“凌波水韻,翰墨流芳?!迸c納西人的自然情懷相映成趣的,恐怕就是錦繡蘇杭了。周莊,甪直,它們依著流水而建,那溫婉的水性,造就了它們的清麗與不俗。在這里,建筑沒有了突兀,自然與人的高度融合成了貫穿始終的主旋律。人與自然在同一個音符中躍動,在同一個音谷中起伏,人成了一方水土的精靈,一勇風(fēng)情的脈搏。善待自然,最終以雙贏的智慧,實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與和諧。
人類是一種矛盾的結(jié)合體,它既渴望自然的庇護(hù),又渴望去征服自然。特別是工業(yè)革命之后,技術(shù)的發(fā)展似乎使人類的占有欲急速膨脹了起來,對自然的掠奪已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難道你沒有聽到自然因無法承受重負(fù)痛苦的喘息?難道你沒有觸摸到自然因心力交瘁而日漸衰竭的心跳?要知道,在納西人族眼中,自然與人應(yīng)當(dāng)是兄弟呀!兄弟之間,相煎何急?但我們分明看到,因毀掉原始雨林而種植經(jīng)濟(jì)次生林,云南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因防患措施不嚴(yán)密而造成了美國墨西哥灣的漏油事故……我們分明聽到,自然不僅在呻吟,它更在痛苦的呼喚,呼喚人類自然之心的回歸,呼喚人類的善待。
置身于納西故地,流連于錦繡蘇杭,自然的雋永之氣在心中蕩漾,而這不禁在我心中激起這樣的感慨:與自然的和諧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善待自然,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方為實現(xiàn)雙贏的不二法門。
【篇二】
縱觀古今,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贊嘆著大自然的美好,又無一不對大自然充滿了敬佩與喜愛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韓愈的“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都是那樣耳熟能詳。
每每清早,人們總是迎著初升的太陽,聽著鳥兒的歌聲開始新的一天。孩子們背著書包歡快地去上學(xué),成人們拿著公文包悠然地去上班。我們所到的每一處都有大樹為我們遮出一片陰涼世界,我們所到的每一處都有花草為我們舞蹈掃去一切煩惱,我們就這樣生活在大自然中,簡單卻又那樣美好。我們總是可以在陽光下百無聊賴地享受午后獨有的清閑時光;我們總是可以在雨中貪婪地呼吸最干凈清新的空氣;我們總是可以在樹林中安靜地聆聽最純粹美妙的歌聲……
然而這一切都在發(fā)生巨變,從前那個我們所熱愛的自然——上帝最引以為傲的創(chuàng)造物已然變得面目全非。
隨著世界經(jīng)濟(jì)的飛速發(fā)展,一棵棵大樹無奈地倒下了,換來的卻是一幢幢毫無生氣的高樓大廈,無數(shù)的動物都變得無家可歸,它們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拼命地尋找新家,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世界早已不屬于它們,永遠(yuǎn)都不會有它們的安身之處了。大街上的人們愈來愈少,卻多出來了無數(shù)冷冰冰的“怪物”,把整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從前歡快暢舞的花草們早已被這些“怪物”整死了。孩子們只是像一個機(jī)器一樣乘著這些“怪物”從家里到學(xué)校,再從學(xué)校到家里無休止地重復(fù)著。原本湛藍(lán)的天空,潔白的云朵都消失了,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天,什么也看不見,空氣也隨之變得讓人難以呼吸。
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世界,我忍不住哭了。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城市會變得這么可怕?為什么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會把如此美麗的大自然惡化了?究竟是為什么?我寧愿沒有豪華的大別墅,只想擁有一個最簡單溫暖的小房子;我寧愿沒有誘人的美酒佳肴,只想擁有一頓最簡單可口的飯菜;我寧愿沒有昂貴的各種衣物,只想擁有一件最簡單保暖的粗布麻衣。我真的只想要一個最自然的生活,可以生活在最單純的大自然中,可以每天與花鳥魚蟲為伴。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善待自然呢?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擁有一個和環(huán)境友好、和諧愉悅的生活呢?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究竟會離這些東西有多遠(yuǎn)?難道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注定只能靠這些詩句來幻想了嗎?
【篇三】
善良是一種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因為善良,這個世界才可以有秩序地發(fā)展下去,人們才可以更好地生存下去。人與動物的不同,人可以有意識地保護(hù)這個美麗的世界,即使對大自然造成過傷害,也正在努力的彌補。
每當(dāng)看到那些人撲捉野生動物放在市場上賣時,心總有一點點疼痛,多么想從他們手中全買回來放生啊!可悲自己的渺小,沒有那么多的錢可以買??捎窒胂?,把它們買了回來,這些人還是會再一次到大自然中捕捉的,這些動物難免會再一次遭殃的。可惜,現(xiàn)在的我只能站在那里靜靜地聽著動物們的哭泣,一種無力感在心頭油然而生。
蜜蜂,蛇,青蛙,烏龜,小鳥,這些都是人類的益蟲,為了保護(hù)我們的糧食安全做了多大的貢獻(xiàn)??!為什么會有人傻到要傷害這些動物呢?他們拿著蜜蜂,蛇來浸酒喝,吃著青蛙,烏龜,小鳥的肉,難道就沒有一點點內(nèi)疚感嗎?我不明白。我開始沿著行道樹走回家里,可心里還惦記著動物們。突然,一只幼小的東西從天而降掉在我的前面,仔細(xì)一看,原來是一只小麻雀,那雙靈動的眼睛好美啊。我撿了起來,摸了摸它的頭,心想它的窩應(yīng)該還在這棵樹上吧。
我抬起頭向樹上看。咦,沒有,再把目光轉(zhuǎn)向另一顆樹,奇怪了,沒有看到鳥巢。為了找到它的巢,把他交還給鳥媽媽,我爬上十幾顆樹上,仔細(xì)地找,可惜還是沒能找到,還搞的滿頭大汗。沒辦法,只好把它帶回家。幸好這只麻雀已經(jīng)斷奶了,我每天給他吃煮熟的米飯與在外面找來的蟲子。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小麻雀漸漸長大,羽毛也豐滿起來,聽到它清脆的叫聲,到底是把它繼續(xù)養(yǎng)在籠子里還是讓他回歸大自然?經(jīng)過幾十天的相處,我已經(jīng)對這只麻雀有了感情。最終,理性戰(zhàn)勝了感性,還是讓它回歸自然吧。
我提著鳥籠走在田野上,拿出麻雀,用力一扔,大聲說“:回到你的世界中去吧?!笨吹铰槿冈斤w越遠(yuǎn),我雙手合成拳頭放在胸前:希望你能地到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