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一年級古詩翻譯及賞析

字號: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jīng)》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詠鵝
    唐代: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白天鵝啊白天鵝,脖頸彎彎,向天歡叫。
     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注釋:
     曲項:彎著脖子。歌:長鳴。
     撥:劃動。
    創(chuàng)作背景: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腿藛柫怂麕讉€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xí)r,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chuàng)作了此詩。
    【篇二】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
     仰首只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李白《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歷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xù)篇,亦同時同地所作。
    【篇三】
    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fēng)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注釋:
     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啼鳥:鳥的啼叫聲。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