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作文都是受人關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大的一個項目。整理了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三篇供大家鑒賞。
我這初中三年

濃冬時節(jié)的一場大雪送走了昔日的繁盛,也留下了一個塵封之夢。在茫茫天地間,望流年翻滾,嘆歲月流逝。我這初中三年,也即將與我告別。
伏案于桌前,用妙筆勾勒出多彩初一的意趣。那時的我還沉迷于青春的狂歡中,略帶幾絲童趣。在這個陌生的大家庭里,我才漸漸地收斂開來。在每一個艷陽的朗照下,我仔細聆聽著教誨,細心地學習,在毫無意趣的單調(diào)世界里追尋著似曾相識的自己。我也曾鼓足勇氣,積極向老師介紹自己,并盡力去踴躍發(fā)言,時而也會受到老師們的稱贊。雖然有時我也會嘗試一些昔日的小“狂歡”,但那個對知識的向往仿佛若隱若現(xiàn)地將我從懵懂帶向日趨成熟。
初二的歲月如一汪秋水,在淡然四季中蕩漾出別樣的風姿。這時的我已經(jīng)有些燦爛與陽光。那時的生活不只有考試,還有詩和遠方。令我難忘的還是那場歌唱比賽了。在每天放學之后,老師都會抽時間幫助我們練習。每次歌唱時,滿心的疲憊已全然襲上心頭。干澀的腰腳,苦澀的心扉,雖然我瞥見一些同學的眼神仍然充滿茫然與痛楚,然而我們依舊歌聲嘹亮,萬般變換中依舊傳遞著必勝與堅強,于是,一種莫名奇妙的力量涌起,震懾這個時代的,是我們不屈的凡唱!那段日子,苦中又澀,澀里帶甜,卻定然成就了青春的豪情與奮進!
時至初三,這一年的教室,沒掌聲,有燈光,只有莘莘學子,不服輸,很倔強。是的。初三是一場急促的戰(zhàn)役。每天踏著昏暗的知識大門進發(fā),傍晚拖著滿心勞累伏案桌前,只為夢想。我相信,當我歷經(jīng)千山萬水的磨難,歷次歸來,一定滿含感動。讓我們以拼搏決出這一輪回,在輕盈的筆尖譜寫出自己瀟灑的人生篇章。
如今,在昏暗的燈光下,我仔細端詳著我這初中三年的經(jīng)歷,仿佛在鑒賞一件工藝品。實在說,這個物件是很精致的。不知多少日月風雨的洗禮,才將它一層層堆砌而起,多少恣意激情的瞬間,才將它潤澤的玉石般光滑。陽光中的金色,饋贈它巖石般的堅強,和煦的春風,打磨它瀟灑的曲線。生命的輪回,盡情舞蹈于其上,青春的夢想,恣意閃耀于其中。而我這珍貴的初中三年,也必將會在許多偶然與必然的齒輪磨合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繁華。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兩篇
難忘那份

父親現(xiàn)年事已高,但心中卻從未忘記那份隱于心頭恒古不變的。
父親的日子也說得上是早出晚歸。我很小的時候,只要晨曦微亮,父親便利索地穿上衣服,洗漱之后便又去忙于一天的工作。他在臨走前從未忘記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那時的記憶中,父親日日如是,周而復始不曾變過!
臨近黃昏的時候,父親便拖了一身的疲憊往回走,他總是滿身灰塵與泥垢,當看到我時,他便用手輕輕拍去了灰塵,伸開雙手,我便一擁而上抱住他。這時候,他總能掏出了玩具、零食之類,嘴里還不停地念道:“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夕陽的余暉總照在他的正前方,把他的影子拉得格外高大!這使我對他更為依眷了。然隨著家庭情況的變化,父親不得不不停地變更工作。
13歲那年,父親終是離了鄉(xiāng)。每逢過節(jié)與父親通話,總能聽出他那不言而喻的傷感,真如那般“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愁慨。但也總是有少許的時光令我和父親開心,那便是他“歸鄉(xiāng)”之時!
那年冬天的雪格外大,一早聽說父親要回來了,我便欣喜若狂,說不出的喜悅一涌心頭。我穿著厚棉衣、厚棉鞋站在門口,等待著父親的回歸。臨近正午,父親拎了大包小包的東西站在風雪之下,我趕忙前去迎接。我拎小包父親拎大包,就這樣,一對父子走在了回家的途中……久違的感覺溫暖了我的心。
回家之后,父親環(huán)視了四周的環(huán)境。頓時愣了一番,便走出了門,逆光而立于風雪之下。風雪掃著他的臉頰,風,吹歪了他的衣領,他張開干裂發(fā)白的嘴唇說道:“孩子,我一定會讓你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自此之后,父親便少了回家的次數(shù),他終日忙于工作,操勞于此。直至他現(xiàn)在年事已高,亦是如此!如今的父親已沒了往日的帥氣瀟灑,時間的腳印慢慢印證了他所走過的足跡。雖兩鬢說不上斑白,但頭發(fā)已日日的黑里滲白。原來寬大的背脊雖說不上高大挺拔,但也讓我充實了安全感??桑瑲q月無情抹滅了一切!但就是這么一位“老父親”,讓我忘不掉他逆光而立所說的……
久之,我便越發(fā)清楚父親那恒古不變的,它不僅刻在了父親的心頭,也留在了我的心中!
您是我美的遇見——致敬我的老師

遇見老師那一年我十八歲。
老師是我十八歲時的男神。九十年代穿西裝系領帶,一口正宗,略帶磁性的普通話,再加上高大挺拔的身材,站上講臺不異于今天劉德華站在舞臺上。
喜歡老師講作文課??偸且馔獾拈_場,互動連連的高潮,余味無窮的結(jié)束,興奮不已的練習,望眼欲穿的等待……
那些年老師的語文課成就我所有夢想。我寫詩歌《井》,“母愛是一口井,我掉進去,就再沒出來”,我的散文《夢》收錄在《招魂的短笛》,還有很多很多文章都在老師主辦的《晨曦文學社》中發(fā)表,那年高考我語文得了108分,那時總分120分。
后來,我去了老師當校長的學校教書,當然是語文老師。
總記起老師聽我的課,講一篇關于信的文章,我從問學生會不會寫信和寄信導入,但預設和生成相去甚遠,那節(jié)課激情開場,混沌渡過,潦草收兵。
我以為老師會狠狠批評我,卻一連好多天悄無聲息,直到有一天,學校的通知欄里寫著:今天在某班聽校長上示范課,會后在會議室召開評課會。
聽完老師的示范課,我明白了課堂不是老師的獨角戲,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要善于利用課堂的生成推動課堂。多少年后的現(xiàn)在,我也帶徒弟,也聽新進教師的課了,每次我都會給自己說:言教不如身教。
那個學校院子有一顆高大,古老的桂花樹,樹下有石桌石凳,閑余時都在樹下聊天。老師常常是主角,他總是會不經(jīng)意的說起他是如何處理教學重難點,怎樣管理班級,怎樣讀書寫作提升自己……記得一個傍晚,我坐在樹下批改作文,學生作文大多被我從頭到尾,密密麻麻修改過。
老師拿過一篇學生作文看后說:你回憶,你從前的作文有沒有一篇被我這樣修改過?你把修改前后的內(nèi)容各讀,看這作文是你的還是他的?
到現(xiàn)在我都銘記: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
那些年,我常在老師家混飯,老師炒菜的手藝絕對高超,每次蹭飯,我都會風卷殘云,飯后和老師孩子一起玩耍,至于洗碗掃地老師一手操辦。
那個時刻,總恍如回到家里,我就是個孩子,任性而為。
后來的后來,老師當了教研室主任,我也常在縣級培訓會,市級中學語文研討會,省級研討會的活動中上示范課,做講座。每每有這些任務時老師總千萬次叮囑我注意事項。
記得有一年我在市中學語文年會上做示范課。我選擇講作文《讀寫結(jié)合,升格訓練》。老師審閱教學設計后有些擔心我設計的教學難度太大,層次拔高太高,他反復和我討論了設計。那節(jié)示范課很成功,獲得與會老師一致好評。
從此,我更加懂得:一個人無論你多優(yōu)秀,都是因為有一個愿意俯身為你搭建平臺的人。
難忘的是我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期的那一年。老師親自給我挑選團隊成員,親自給各個成員打電話分派任務,親自給我主持工作坊啟動儀式,親自幫我邀請專家來工作坊做活動,親自帶領我和我的團隊送教送培,親自教我裝訂匯報答辯資料……
那一年老師陪著我和我的團隊送教送培近十所學校。隆冬時節(jié)送教某中學,那一夜住的賓館因為電壓不夠,空調(diào)沒法用,取暖爐子沒有,沒有熱水,老師和一同去的其他老師都凍感冒了,回來的途中老師打趣說:去時我們是“客人”,回來我們還是“咳人”。
那一年,老師陪著我們從西區(qū)到東區(qū),再到中區(qū),送新課程理念,送高效課堂,送我的課題成果《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練筆方法與策略》。每到一處,他總現(xiàn)身說法,總是強調(diào)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實踐刻不容緩,總是叮囑教學要慢工出細活,教研要從常規(guī)教學做起。
那一年當我以完美的匯報、答辯成績順利通過省級學科帶頭人的考核,獲得“陜西省學科帶頭人”稱號時,老師第一個發(fā)來祝賀的信息。
那一刻,我真正讀懂:老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一個人能走多遠,除了自身的努力,還要有力與力的作用。堅持一顆初心固然重要,但沒有你發(fā)出力量后力量的饋贈,你是走不遠的。我常感慨說:感謝每一個“逼”我的人。老師就是那個“逼”我狠的人,如果說這些年我取得了一丁點成績,那只是因為我有您——我的老師。
我這初中三年

濃冬時節(jié)的一場大雪送走了昔日的繁盛,也留下了一個塵封之夢。在茫茫天地間,望流年翻滾,嘆歲月流逝。我這初中三年,也即將與我告別。
伏案于桌前,用妙筆勾勒出多彩初一的意趣。那時的我還沉迷于青春的狂歡中,略帶幾絲童趣。在這個陌生的大家庭里,我才漸漸地收斂開來。在每一個艷陽的朗照下,我仔細聆聽著教誨,細心地學習,在毫無意趣的單調(diào)世界里追尋著似曾相識的自己。我也曾鼓足勇氣,積極向老師介紹自己,并盡力去踴躍發(fā)言,時而也會受到老師們的稱贊。雖然有時我也會嘗試一些昔日的小“狂歡”,但那個對知識的向往仿佛若隱若現(xiàn)地將我從懵懂帶向日趨成熟。
初二的歲月如一汪秋水,在淡然四季中蕩漾出別樣的風姿。這時的我已經(jīng)有些燦爛與陽光。那時的生活不只有考試,還有詩和遠方。令我難忘的還是那場歌唱比賽了。在每天放學之后,老師都會抽時間幫助我們練習。每次歌唱時,滿心的疲憊已全然襲上心頭。干澀的腰腳,苦澀的心扉,雖然我瞥見一些同學的眼神仍然充滿茫然與痛楚,然而我們依舊歌聲嘹亮,萬般變換中依舊傳遞著必勝與堅強,于是,一種莫名奇妙的力量涌起,震懾這個時代的,是我們不屈的凡唱!那段日子,苦中又澀,澀里帶甜,卻定然成就了青春的豪情與奮進!
時至初三,這一年的教室,沒掌聲,有燈光,只有莘莘學子,不服輸,很倔強。是的。初三是一場急促的戰(zhàn)役。每天踏著昏暗的知識大門進發(fā),傍晚拖著滿心勞累伏案桌前,只為夢想。我相信,當我歷經(jīng)千山萬水的磨難,歷次歸來,一定滿含感動。讓我們以拼搏決出這一輪回,在輕盈的筆尖譜寫出自己瀟灑的人生篇章。
如今,在昏暗的燈光下,我仔細端詳著我這初中三年的經(jīng)歷,仿佛在鑒賞一件工藝品。實在說,這個物件是很精致的。不知多少日月風雨的洗禮,才將它一層層堆砌而起,多少恣意激情的瞬間,才將它潤澤的玉石般光滑。陽光中的金色,饋贈它巖石般的堅強,和煦的春風,打磨它瀟灑的曲線。生命的輪回,盡情舞蹈于其上,青春的夢想,恣意閃耀于其中。而我這珍貴的初中三年,也必將會在許多偶然與必然的齒輪磨合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繁華。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兩篇
難忘那份

父親現(xiàn)年事已高,但心中卻從未忘記那份隱于心頭恒古不變的。
父親的日子也說得上是早出晚歸。我很小的時候,只要晨曦微亮,父親便利索地穿上衣服,洗漱之后便又去忙于一天的工作。他在臨走前從未忘記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那時的記憶中,父親日日如是,周而復始不曾變過!
臨近黃昏的時候,父親便拖了一身的疲憊往回走,他總是滿身灰塵與泥垢,當看到我時,他便用手輕輕拍去了灰塵,伸開雙手,我便一擁而上抱住他。這時候,他總能掏出了玩具、零食之類,嘴里還不停地念道:“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夕陽的余暉總照在他的正前方,把他的影子拉得格外高大!這使我對他更為依眷了。然隨著家庭情況的變化,父親不得不不停地變更工作。
13歲那年,父親終是離了鄉(xiāng)。每逢過節(jié)與父親通話,總能聽出他那不言而喻的傷感,真如那般“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愁慨。但也總是有少許的時光令我和父親開心,那便是他“歸鄉(xiāng)”之時!
那年冬天的雪格外大,一早聽說父親要回來了,我便欣喜若狂,說不出的喜悅一涌心頭。我穿著厚棉衣、厚棉鞋站在門口,等待著父親的回歸。臨近正午,父親拎了大包小包的東西站在風雪之下,我趕忙前去迎接。我拎小包父親拎大包,就這樣,一對父子走在了回家的途中……久違的感覺溫暖了我的心。
回家之后,父親環(huán)視了四周的環(huán)境。頓時愣了一番,便走出了門,逆光而立于風雪之下。風雪掃著他的臉頰,風,吹歪了他的衣領,他張開干裂發(fā)白的嘴唇說道:“孩子,我一定會讓你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自此之后,父親便少了回家的次數(shù),他終日忙于工作,操勞于此。直至他現(xiàn)在年事已高,亦是如此!如今的父親已沒了往日的帥氣瀟灑,時間的腳印慢慢印證了他所走過的足跡。雖兩鬢說不上斑白,但頭發(fā)已日日的黑里滲白。原來寬大的背脊雖說不上高大挺拔,但也讓我充實了安全感??桑瑲q月無情抹滅了一切!但就是這么一位“老父親”,讓我忘不掉他逆光而立所說的……
久之,我便越發(fā)清楚父親那恒古不變的,它不僅刻在了父親的心頭,也留在了我的心中!
您是我美的遇見——致敬我的老師

遇見老師那一年我十八歲。
老師是我十八歲時的男神。九十年代穿西裝系領帶,一口正宗,略帶磁性的普通話,再加上高大挺拔的身材,站上講臺不異于今天劉德華站在舞臺上。
喜歡老師講作文課??偸且馔獾拈_場,互動連連的高潮,余味無窮的結(jié)束,興奮不已的練習,望眼欲穿的等待……
那些年老師的語文課成就我所有夢想。我寫詩歌《井》,“母愛是一口井,我掉進去,就再沒出來”,我的散文《夢》收錄在《招魂的短笛》,還有很多很多文章都在老師主辦的《晨曦文學社》中發(fā)表,那年高考我語文得了108分,那時總分120分。
后來,我去了老師當校長的學校教書,當然是語文老師。
總記起老師聽我的課,講一篇關于信的文章,我從問學生會不會寫信和寄信導入,但預設和生成相去甚遠,那節(jié)課激情開場,混沌渡過,潦草收兵。
我以為老師會狠狠批評我,卻一連好多天悄無聲息,直到有一天,學校的通知欄里寫著:今天在某班聽校長上示范課,會后在會議室召開評課會。
聽完老師的示范課,我明白了課堂不是老師的獨角戲,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要善于利用課堂的生成推動課堂。多少年后的現(xiàn)在,我也帶徒弟,也聽新進教師的課了,每次我都會給自己說:言教不如身教。
那個學校院子有一顆高大,古老的桂花樹,樹下有石桌石凳,閑余時都在樹下聊天。老師常常是主角,他總是會不經(jīng)意的說起他是如何處理教學重難點,怎樣管理班級,怎樣讀書寫作提升自己……記得一個傍晚,我坐在樹下批改作文,學生作文大多被我從頭到尾,密密麻麻修改過。
老師拿過一篇學生作文看后說:你回憶,你從前的作文有沒有一篇被我這樣修改過?你把修改前后的內(nèi)容各讀,看這作文是你的還是他的?
到現(xiàn)在我都銘記: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
那些年,我常在老師家混飯,老師炒菜的手藝絕對高超,每次蹭飯,我都會風卷殘云,飯后和老師孩子一起玩耍,至于洗碗掃地老師一手操辦。
那個時刻,總恍如回到家里,我就是個孩子,任性而為。
后來的后來,老師當了教研室主任,我也常在縣級培訓會,市級中學語文研討會,省級研討會的活動中上示范課,做講座。每每有這些任務時老師總千萬次叮囑我注意事項。
記得有一年我在市中學語文年會上做示范課。我選擇講作文《讀寫結(jié)合,升格訓練》。老師審閱教學設計后有些擔心我設計的教學難度太大,層次拔高太高,他反復和我討論了設計。那節(jié)示范課很成功,獲得與會老師一致好評。
從此,我更加懂得:一個人無論你多優(yōu)秀,都是因為有一個愿意俯身為你搭建平臺的人。
難忘的是我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期的那一年。老師親自給我挑選團隊成員,親自給各個成員打電話分派任務,親自給我主持工作坊啟動儀式,親自幫我邀請專家來工作坊做活動,親自帶領我和我的團隊送教送培,親自教我裝訂匯報答辯資料……
那一年老師陪著我和我的團隊送教送培近十所學校。隆冬時節(jié)送教某中學,那一夜住的賓館因為電壓不夠,空調(diào)沒法用,取暖爐子沒有,沒有熱水,老師和一同去的其他老師都凍感冒了,回來的途中老師打趣說:去時我們是“客人”,回來我們還是“咳人”。
那一年,老師陪著我們從西區(qū)到東區(qū),再到中區(qū),送新課程理念,送高效課堂,送我的課題成果《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練筆方法與策略》。每到一處,他總現(xiàn)身說法,總是強調(diào)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實踐刻不容緩,總是叮囑教學要慢工出細活,教研要從常規(guī)教學做起。
那一年當我以完美的匯報、答辯成績順利通過省級學科帶頭人的考核,獲得“陜西省學科帶頭人”稱號時,老師第一個發(fā)來祝賀的信息。
那一刻,我真正讀懂:老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一個人能走多遠,除了自身的努力,還要有力與力的作用。堅持一顆初心固然重要,但沒有你發(fā)出力量后力量的饋贈,你是走不遠的。我常感慨說:感謝每一個“逼”我的人。老師就是那個“逼”我狠的人,如果說這些年我取得了一丁點成績,那只是因為我有您——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