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漢語文學詞組,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成語在我們?nèi)粘I钪械氖褂寐适呛芨叩模覀兛梢酝ㄟ^簡短的成語來表達一段故事或是一段話的意思,是一種很實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整理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苛政猛于虎
【注音】kē zhè měng yú hǔ
【出處】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蜃釉唬骸∽幼R之,苛政猛于虎也?!鳚h·戴圣《禮記·檀弓下》
【釋義】政:政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可怕。
【用法】作謂語、賓語;形容政治的殘暴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近義詞】苛政猛虎
【押韻詞】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耳聞眼睹、立錐之土、王道樂土、停辛貯苦、輕歌曼舞、黏皮帶骨、沁人心腑、陰曹地府、超今越古、......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經(jīng)過泰山邊時看到一位婦女在墓旁痛哭,相問之下,得知他的丈夫與兒子都被老虎吃了,這兒沒有苛捐雜稅才從外地逃到這兒,這個婦女表示情愿被老虎吃了也不愿意去別的地方。孔子感慨地對學生說:“你們看,苛政猛于虎也。
【成語示例】不覺暗暗點頭,深服古人‘苛政猛于虎’真是不錯。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
【其它使用】
◎過去在剝削階級統(tǒng)治的社會里,人們說苛政猛于虎(舊社會內(nèi)*比虎還可怕),用虎去比擬*。
疾風掃落葉
【注音】jí fēng sǎo luò yè
【出處】以明公之威,應(yīng)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度龂尽の褐尽ば僚鳌?BR> 【解釋】疾:猛烈。比喻力量強大、行動迅速,象暴風掃除落葉一樣。
【用法】作賓語;比喻力量強大,進展迅速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近義詞】疾風勁草、疾風掃秋葉
【押韻詞】險陂傾側(cè)、獻計獻策、鹽香風色、喜見于色、水光山色、時時刻刻、風馳電掣、輒作數(shù)日惡、如泉赴壑、人心難測、......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前秦皇帝苻堅實行嚴厲統(tǒng)治,加強前秦的軍事實力,先后消滅了前燕、前涼、代國,統(tǒng)一北方黃河流域,并占領(lǐng)東晉的部分土地。383年,他不顧文武百官的反對,認為打東晉是疾風掃落葉一般,親率90萬大軍進攻東晉,結(jié)果慘敗身亡。
蚍蜉撼大樹
【注音】pí fú hàn dà shù
【出處】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調(diào)張籍》
【釋義】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不自量力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近義詞】蚍蜉撼樹
【押韻詞】登高能賦、大含細入、途遙日暮、復蕉尋鹿、有功不賞,有勞不錄、蜻蜓撼石柱、疾霆不暇掩目、向上一路、資藉豪富、各門各戶、......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cè)ナ啦痪?,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毀,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diào)張籍》一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成語示列】真可謂‘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了!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關(guān)于太炎先生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