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書心得700字【三篇】

字號:


    熱愛讀書的朋友都會覺得讀書時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感悟的過程,為大家提供《高中讀書心得700字【三篇】》,歡迎閱讀。
    【篇一】
    《國王的演講》讀書筆記,乍看之下這仿佛是一個勵志故事,當然,這么認為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一個患有語言障礙的王室公爵在皇室、國家的緊迫情勢之下,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積極去改變,最終逃出了缺陷的陰影,而終于讓那些質(zhì)疑、擔憂、譏諷等等的公眾輿論煙消云散,最終也不失為一個偉大的國王。
    這個故事的勵志意義另一部分也因另一個人物的所為所對比升華:George的兄弟Edward,本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皇室公爵,王位的理所應當?shù)睦^承人,卻因人生際遇和風流個性,逐漸的放棄了對王位的追逐,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天賦如果不為后天善用,也會逐漸被磨滅,被荒廢;而對于George來說,一個對于王位繼承者來說相當有阻礙的缺陷,如果有心去改變、不停的嘗試,最終也會得到糾正,獲得真正的自信。
    你也可以認為這是一個為了講述偉大王與民、醫(yī)與患無差別友情的故事,語言治療師洛格和王室繼承人George齊心戰(zhàn)勝“頑疾”,兩個人一同為對自己來說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而奮斗。當然,這個“頑疾”不同于表面上那樣簡單,僅僅是“口吃”或者“發(fā)音”,或是“說話是否流利”的問題。在當時的國際情勢下,而在王儲之中的理想繼任者卻沉迷風流韻事不思大體(其實對于這一點就我個人而言是否要對Edward抱否定批評態(tài)度,還是要持保留意見),而對于當時社會和國際情勢動蕩的情況下,一個強有力的國王,一個英明的統(tǒng)帥,一舉一動都為人們所關注,人民希望得到希望和自信,希望看到一個能給他們安全感的王。因此George的“頑疾”,反而顯得那么的引人注目,因為對于國王和重大場合而言,一場有力、有自信的完美的演講,對于王室、國民和公眾來說,都是必不可少需要的事情。
    所以如果George是個平常的人,或許他有口吃,或許他的發(fā)音有問題,這都沒什么,他可以選擇成為作家、賣筆桿子,他可以選擇出賣體力來維持生計,他可以盡量避開交際、閉門閉戶,這都是沒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和別人也許都不會覺得這是多么有問題的一件事。然而他卻成為一個有語言缺陷的王室繼承人、國王,一個小問題也許就成為了大困難,就像Edward一樣,一個花花公子其實沒什么,但是因為出身背景和責任,就顯得有些失大體、不成器之感,其實都是位置造就的,因為人并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
    講到這里,我想,很多人也許都在羨慕另一種生活,其實所有的生活都是一座圍城,除非你可以擁有每一座城門的鑰匙而可以自由進入,否則,并不要輕易羨慕或者盲目追尋另外的生活,除非你已經(jīng)想得透徹,或者是你個永不思悔的人。
    【篇二】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講述的是1866年,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帶著自己仆人和一名捕鯨手去追捕海上的一只大獨角鯨,在此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那是一只構造奇異的潛水艇,船長尼摩邀請眾人周游海底世界,中途碰到許多深不可測的事情,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了印度洋、紅海、地中?!袃扇f里。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科學性,凡爾納的各部作品均由此特點。書中涉及了許多生物知識和部分物理知識,例如說:動物的分類、光的反射……故事情節(jié)非常出色,不僅使我們開了眼界,對世界有所了解,而且也讓我愛上了科學,真是受益匪淺啊!
    最讓我感動的一幕出現(xiàn)在海底,那天眾人潛入海底去采珠場采珍珠,正當他們高興奮興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位印度人也在一旁采珠。忽然間,一只目光貪婪、張牙舞爪的巨鯊出現(xiàn)在印度人的上方,猛地向他直撲過去,他往旁邊一閃,鯊魚的尾巴向他一掃,他摔到了地上。正當鯊魚想吃掉他時,尼摩船長主動出擊,展開了一場人鯊大戰(zhàn),尼摩船長不斷攻擊,卻一直沒有刺中要害部位,而鯊魚張開它那如同工廠里的大剪刀一樣的大口,將船長掀倒在地上。此時,尼摩船長自稱跟人類斷絕了關系,但在要害時刻,卻為一位普通的采珠人和鯊魚搏斗,不僅說明他神秘莫測,而且有很強烈的正義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我最喜歡的人物并不是尼摩船長,而是仆人康塞爾,他有個特點,每當他們捉到魚時,他總是主動分類,習慣雖小,但充分說明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對學習很感愛好。我不禁想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我的情況,別看我現(xiàn)在學習成績不錯,但是我僅僅是依靠自己的優(yōu)勢——記憶力好堅持到現(xiàn)在,平常根本不怎么用功,我想:假如我和他一樣該多好,我不就可以名列前茅嗎。所以我應當拿他為榜樣,向他學習。
    【篇三】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共八十一難,才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因為他的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jīng),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jīng)歷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確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講也是一種認可。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錯過,于是再次翻開《西游記》,進入了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jīng)典大作,每個人在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但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
    《西游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代表作,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把人描寫的淋漓盡致,樹造了一個個生動的人物,至今讓人難以忘懷,對于后人的吸引力有增不減,不愧為一部經(jīng)典的著作。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進行斗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斗爭,彰顯了其英雄本色。我想,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guī)砑詈蛠碜詢?nèi)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