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花不盡》是北宋詞人晏殊的一首贈別詞。晏殊一生富貴顯達,長期躋身上層,但朝廷內(nèi)派別傾軋,政治上風(fēng)雨陰晴,飽受了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撫今追昔感嘆今古一夢,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態(tài)度和處世哲學(xué)。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晏殊的詩詞《喜遷鶯•花不盡》,歡迎閱讀!
《喜遷鶯•花不盡》
宋•晏殊
花不盡,柳無窮,應(yīng)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yīng)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賞析】
詞寫離別,起筆二句借花柳襯離情,“應(yīng)與我情同”句,以花柳作比,抒寫自己離情的綿綿不盡?!蚌〈昏俜挚?,何處不相逢”二句,故作曠達瀟灑之語,在對友人的勸慰之中,流露出作者無奈的情緒。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yīng)老”幾句,正面敘寫離別之情,是說知音離去,自己也不愿再撫琴彈歌;這種離愁真是令人哀傷,若蒼天有情,也會被感動而哀傷衰老?!爸簟保鄠鞑郎茝椙?,鐘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diào)時,鐘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睆椀街驹诹魉那{(diào)時,鐘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非常驚喜,說“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辩娮悠谒篮?,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琴。后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或者知己的朋友?!疤烊粲星閼?yīng)老”句,化用了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意,表現(xiàn)了難以抑止的離別哀傷。結(jié)拍二句,是作者對友人的再次勸解,詞人以名利如夢勸慰,蘊含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體驗,表現(xiàn)了藐視名利的態(tài)度。
擴展閱讀:晏殊的文學(xué)成就
晏殊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
《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殘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僅存散文53篇。
《東都事略》說他有文集240卷,《中興書目》作94卷,《文獻通考》載《臨川集》30卷,皆不傳。傳者惟《珠玉詞》3卷。汲古閣并為1卷,為《宋六十名家詞》之首集,計詞131首。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在文學(xué)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fēng),開創(chuàng)北宋婉約詞風(fēng),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diào)和諧,如其閑雅之情調(diào)、曠達之懷抱,及其寫富貴而不鄙俗、寫艷情而不纖佻,寫景重其精神,賦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將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dāng)懼?,在傷春怨別之情緒內(nèi),表現(xiàn)出一種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銳感之中,透露出一種圓融曠達之理性的觀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既是導(dǎo)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lǐng)袖,還是中國詩的一位多產(chǎn)詩人。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
擴展閱讀:名人點評
歐陽修《宋史·晏殊傳》說他人仕“遂登館閣,掌書命,以文章為天下所宗?!焙髞碛帧坝赏豕賹m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輔道圣德,憂勤國家,有舊有勞,自始至卒,五十余年”。
《晏公神道碑》說他“及為相,益務(wù)進賢材。當(dāng)公居相府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于臺閣,多一時之賢”。
宋祁《筆記》載:“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所未有”。
《宋史》中說他“文章贍麗,應(yīng)用不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思”。
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
清代學(xué)者馮煦說,曼殊與歐陽修二人同受馮延巳的影響,共“開江西一派”。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
《喜遷鶯•花不盡》
宋•晏殊
花不盡,柳無窮,應(yīng)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yīng)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賞析】
詞寫離別,起筆二句借花柳襯離情,“應(yīng)與我情同”句,以花柳作比,抒寫自己離情的綿綿不盡?!蚌〈昏俜挚?,何處不相逢”二句,故作曠達瀟灑之語,在對友人的勸慰之中,流露出作者無奈的情緒。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yīng)老”幾句,正面敘寫離別之情,是說知音離去,自己也不愿再撫琴彈歌;這種離愁真是令人哀傷,若蒼天有情,也會被感動而哀傷衰老?!爸簟保鄠鞑郎茝椙?,鐘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diào)時,鐘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睆椀街驹诹魉那{(diào)時,鐘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非常驚喜,說“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辩娮悠谒篮?,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琴。后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或者知己的朋友?!疤烊粲星閼?yīng)老”句,化用了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意,表現(xiàn)了難以抑止的離別哀傷。結(jié)拍二句,是作者對友人的再次勸解,詞人以名利如夢勸慰,蘊含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體驗,表現(xiàn)了藐視名利的態(tài)度。
擴展閱讀:晏殊的文學(xué)成就
晏殊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
《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殘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僅存散文53篇。
《東都事略》說他有文集240卷,《中興書目》作94卷,《文獻通考》載《臨川集》30卷,皆不傳。傳者惟《珠玉詞》3卷。汲古閣并為1卷,為《宋六十名家詞》之首集,計詞131首。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在文學(xué)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fēng),開創(chuàng)北宋婉約詞風(fēng),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diào)和諧,如其閑雅之情調(diào)、曠達之懷抱,及其寫富貴而不鄙俗、寫艷情而不纖佻,寫景重其精神,賦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將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dāng)懼?,在傷春怨別之情緒內(nèi),表現(xiàn)出一種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銳感之中,透露出一種圓融曠達之理性的觀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既是導(dǎo)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lǐng)袖,還是中國詩的一位多產(chǎn)詩人。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
擴展閱讀:名人點評
歐陽修《宋史·晏殊傳》說他人仕“遂登館閣,掌書命,以文章為天下所宗?!焙髞碛帧坝赏豕賹m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輔道圣德,憂勤國家,有舊有勞,自始至卒,五十余年”。
《晏公神道碑》說他“及為相,益務(wù)進賢材。當(dāng)公居相府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于臺閣,多一時之賢”。
宋祁《筆記》載:“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所未有”。
《宋史》中說他“文章贍麗,應(yīng)用不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思”。
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
清代學(xué)者馮煦說,曼殊與歐陽修二人同受馮延巳的影響,共“開江西一派”。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