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詩詞《念奴嬌·昆侖》拼音版賞析

字號:


    毛主席擔(dān)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領(lǐng)導(dǎo)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fā)展、軍事理論的貢獻(xiàn)以及對共產(chǎn)黨的理論貢獻(xiàn)被稱為毛主席思想。因毛主席擔(dān)任過的主要職務(wù)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下面是分享的毛主席詩詞《念奴嬌·昆侖》拼音版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念奴嬌·昆侖》拼音版
    héng kōng chū shì , mǎng kūn lún , yuè jìn rén jiān chūn sè 。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fēi qǐ yù lóng sān bǎi wàn , jiǎo dé zhōu tiān hán chè 。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xià rì xiāo róng , jiāng hé héng yì , rén huò wéi yú biē 。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yàn)轸~鱉。
    qiān qiū gōng zuì , shuí rén céng yǔ píng shuō ?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ér jīn wǒ wèi kūn lún , bù yào zhè gāo , bù yào zhè duō xuě 。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ān dé yǐ tiān chōu bǎo jiàn , bǎ rǔ cái wéi sān jié ?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yī jié wèi ōu , yī jié zèng měi , yī jié huán dōng guó 。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tài píng shì jiè , huán qiú tóng cǐ liáng rè 。
    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念奴嬌·昆侖翻譯】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侖山,你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fēng)云。你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棱,滿天被你攪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有些人或許葬于魚腹。你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談一談昆侖: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這么多的雪花。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片呢?一片送給歐洲,一片贈予美洲,一片留給日本。在這和平世界里,整個地球?qū)⑾襁@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念奴嬌·昆侖賞析】
    這首詞里,毛主席成功地表達(dá)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侖裁為三截后,“一截遺歐,一截贈美”,好使“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讀者立即知道這是“大同”理想;聯(lián)系到他的事業(yè),這大同理想還不是《禮記》里幻想的那種,而是馬克思設(shè)計的那種。當(dāng)然,馬克思得以在中國傳播、托根,很可能與《禮記》那個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靈有關(guān),康有為曾依傍那個理想,直到近來講“小康”,名字還從《禮記》那段里摘出來的。叫人驚異這個以流變不居的世界上,會有那樣頑固的繼承性;我也隱隱由此想到,一個學(xué)說在民眾間的傳播,往往不在于它論證得使人信服,而別有更深微幽隱的因素,任何時代,群眾都沒有從學(xué)理上了解過自己所信奉的理論。當(dāng)然,詞不是政治學(xué)說的論文,它也不可能向我們介紹大同理想的細(xì)節(jié),所以,通過昆侖這個意象傳達(dá)的大同理想,其實(shí)還是個兩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適合《禮記》那個本土的型號,也適合馬克思那個舶來的型號。我們得參照作者的平生、思想,才能給這個理想貼上特別的標(biāo)簽——這是文藝寫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網(wǎng)恢恢的一個例子,同時也是讀者具有理解主動性的一個例子。
    上半闋寫昆侖山之壯麗從冬天一直寫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禍,功過是非,誰曾評說。詩人在此以昆侖象征祖國,并站在一個高度評說祖國歷史的功過是非。氣勢流暢,有一瀉千里之感,從大象入物,又有細(xì)節(jié)描繪,“飛起玉龍三百萬”化用前人“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二句, 正如作者所說借此一句來形容雪山。此句用得靈妙自然、恰切精當(dāng)。再有“人或?yàn)轸~鱉”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現(xiàn)實(shí)主義詩歌中的奇異比喻,指夏日從此昆侖橫流下來的江河湖水已泛濫成災(zāi),加害于人,同時又暗指中國舊社會的黑暗之云。然后破空斗膽一句提問:“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下半闋,詩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侖道,今天我要來談一談你了,這高度,這大雪都不需太多。“這高”、“這多雪”中的“這”字用得簡省好看,顯得詩人內(nèi)心篤定大氣,僅兩個“不要”就解決了。接著是“安得倚天抽寶劍”一句,令人聯(lián)想到稼軒的《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中二句“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币约袄畎住杜R江王節(jié)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甚至還令筆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俠小說的名字《倚天屠龍記》。而詩人毛主席不正是在 1935年10月倚天拔劍斬玉龍嗎?
    最后二行帶有預(yù)言性質(zhì),在未來的和平世界里,全人類將共享一個冷暖適應(yīng)的氣候,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潛在之意是詩人堅信他所捍衛(wèi)及奉行的理想屬大道中正,必將普行于全人類。這理想是世界革命進(jìn)行到最后勝利,徹底埋葬帝國主義。
    最后一行的“涼熱”二字極富詩意,前者清涼后者熱烈,放在一塊加以辯證綜合就調(diào)出一個恰切的溫度,另外,這二字的象征意義也極為精蘊(yùn),含而不露,輾轉(zhuǎn)達(dá)意,卻又一語中的,最后應(yīng)了作者自己所層層推出的主題:反對帝國主義而不是別的。
    擴(kuò)展閱讀:毛主席小故事
    在上私塾的幾年中,毛主席對同學(xué)團(tuán)結(jié)友愛,禮讓.為先。放學(xué)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學(xué)總喜歡搶頭,他卻從容不迫地慢慢走。毛主席對人很有禮貌,但對于無理取鬧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對人說:“逢惡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主席從韶山到外婆家去。當(dāng)他走到一個山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雙手插腰攔住了去路,原來是當(dāng)?shù)匾粋€姓趙的富豪子弟。毛主席早就聽說,這個人經(jīng)常在窮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貧。
    趙某橫在路上,傲慢地說:“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過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別想回去!”趙某接著說:“百家姓里的‘趙錢孫李’分開如何解釋,合起來是什么意思?”毛主席稍加思索便說:“趙公元帥的‘趙’,有錢無錢的‘錢’,有理無理與‘李’同音。大宋天子趙匡胤說過,有錢龜孫不講理!”趙某聽后滿臉通紅,又惱怒又尷尬,只得讓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