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廣西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如何優(yōu)化政務服務

字號:

時事政治就是指某個時間段發(fā)生的國內國際政治大事,是概括性比較強的、從大局出發(fā)的事件。主要表現為政黨、社會集團、社會勢力在處理國家生活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活動。它關系到公務員考試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在備考時注意積累。為您用心整理了2019廣西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如何優(yōu)化政務服務,希望對您的備考有所幫助。
    
    群眾和企業(yè)辦什么事煩,就把什么列入改革的范圍;辦什么事難,就把什么納入必須解決的范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huán)境改革力度”。落實這一要求,是深圳先行先試肩負的光榮使命,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優(yōu)化政務服務是營商環(huán)境改革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抓手。當前,營商環(huán)境的“痛點”“堵點”,企業(yè)和群眾吐槽最多的還是政府審批流程、辦事效率。
    比如,企業(yè)能為辦事者提供免費復印服務,為什么政府部門做不到?說到底,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不強,還有些官僚作風。
    一張小小的復印件,是群眾對窗口服務最直觀的感受,背后折射的是一個城市營商環(huán)境尤其是政務服務水平。因為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導致群眾辦事需要反復提交各種各樣的復印件,有的市民甚至因為復印件的模板不被認可,導致重新復印、重新排隊。這種現象要堅決扭轉。這不僅考驗部門打破“信息孤島”的水平,更檢驗“以辦事者為中心”的政務服務理念和水平。我們要以一張復印件的“小切口”,推動政務服務“大提升”、營商環(huán)境“大變革”。
    優(yōu)化政務服務,我們率先推出40余項“秒批”、300項“不見面審批”,實施建設投資項目審批“深圳90”、商事登記“三十證合一”等。對照世界銀行指標評價體系,出臺“營商環(huán)境改革20條”,推出支持民營經濟發(fā)展“四個千億”計劃。總體來看,深圳政務服務水平比較高、市民滿意度比較高,營商環(huán)境在全國是的。
    但是,與國內外先進地區(qū)、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改革永遠在路上,我們要始終對標,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以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的標準全面推進營商環(huán)境改革。
    改革還要再深化。比如,當前群眾對辦理計生、房產等證明材料反映比較強烈,有的市民因缺少一個證件就導致整個辦理“卡殼”,不得不再跑一遍。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建立“容缺審批”,有些事項可先辦理、后補證明,限度為市民“解絆”、為企業(yè)“松綁”。
    政務服務改革是涉及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工作方式的深刻變革,其成效如何,企業(yè)和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受不受益是根本的檢驗標準。要多從群眾需求側考慮,倒逼政務服務供給側改革,研究、出臺政策要切身體會群眾難處,不能隔靴搔癢,群眾和企業(yè)辦什么事煩,就把什么列入改革的范圍;辦什么事難,就把什么納入解決的范疇。
    責任還要再壓實。政務服務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動的是“奶酪”,碰的是利益,必須敢啃“硬骨頭”,進一步壓實責任。
    市政府、各區(qū)要落實主體責任,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好,讓企業(yè)服務不出區(qū)、個人辦事不出街道;各區(qū)之間加強溝通協作,構建“大政務服務”格局;各相關單位要推動政務服務實現“一門集中、一窗受理、一網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