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樹葉都是綠色的嗎》教案三篇

字號:

課文寫的是老師為了讓學生弄清楚樹葉的顏色和形狀,帶領學生采集樹標本。說明只有留心觀察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本課16個生字,會寫其中7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千奇百怪”,“異口同聲”。用“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2.通過朗讀,體會問句所表達的語氣,初步感知省略號的用法。
    3.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樹葉的形狀,了解樹葉的顏色。
    (二)能力訓練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從多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和想像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問題,敢于質(zhì)疑,勇于創(chuàng)新。
    (三)美育滲透點
    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師生采集樹葉,課件。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朗讀問句
    1.板書課題(板書: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2.指導朗讀
    ①指名讀課題。學生評價。(你覺得他或她讀得怎樣?)
    ②教師相機指導,讀出疑問語氣。
    過渡:樹葉都是綠色的嗎?(讓學生說出不同的顏色。)今天,我們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請小朋友們打開書。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悟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高聲讀,也可以默讀,還可以下位找伙伴一起讀??傊?,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
    2.課文中還有兩個這樣的問句,請找出來讀一讀。(師生共評,個別讀,齊讀。)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說出這兩個問題答案的呢? (學生結合上下文自悟“異口同聲”。)
    (三)以讀代講,引出問題
    1.師生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
    2.提出問題,啟發(fā)爭議:你們同意課本里小朋友的答案嗎?。你認為樹葉都是綠色的嗎?樹葉的形狀都是橢圓形的嗎?(出示橢圓形樹葉,感受橢圓形一詞的意思。)
    到底誰的意見正確呢?秋天,老師帶領一部分同學在美麗的大自然里采集樹葉,找到了答案,大家一起來看看。
    [出示課件:師生采集樹葉的錄象。]
    (四)精讀課文,賞析理解
    剛才看了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采集樹葉的情景,我們發(fā)現(xiàn)了樹葉原來有這么多的顏色和形狀。課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了樹葉的顏色和形狀呢?
    1.找一找課文中描述樹葉顏色和形狀的部分。(第7小節(jié))
    默讀,標記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欣賞朗讀)
    2.議一議:賞析理解重點句子。
    ①“原來,樹葉不僅有綠色的,還有紅色的、黃色的、紫色……”。
    <1>讀句子,認識省略號,了解省略號在句中的意思。
    <2>展示收集的樹葉,引導發(fā)散思維:除了課文中描寫的顏色,你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收集的樹葉,通過比較、討論、交流,再選代表發(fā)言。)
    <3>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并用一個詞語概括許許多多的顏色。(教師相機給予肯定和表揚。)
    <4>課件出示:“五顏六色”的樹葉。(板書:顏色五顏六色)
    <5>讀句子。(省略號處,讓學生自由補充。)
    ②“樹葉的形狀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像針,有的像扇子,有的邊緣像鋸齒……”
    <1>讀句子,找出句中描寫樹葉形狀的詞語。
    <2>課件出示“千奇百怪”的樹葉。(板書:形狀千奇百怪)
    <3>展示采集的樹葉,引導發(fā)散思維:除了課本上出現(xiàn)的形狀,你還能發(fā)現(xiàn)更有意思的樹葉嗎?(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比較、討論、交流,再選代表發(fā)言。)
    <4>讀句子。(省略號處,讓學生自由補充。)
    小朋友們,當你們有了新發(fā)現(xiàn)的時候,會是什么心情?(高興、驚喜)就讓我們帶著這份心情來朗讀第7小節(jié)。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7小節(jié),體會新發(fā)現(xiàn)后的驚喜、興奮的心情。
    ④師生互動,試背第7小節(jié)。
    老師太喜歡第7小節(jié)了,已經(jīng)悄悄把它背下來了。背的好請給點掌聲鼓勵,背的不好也請大家指出來,我一定接受。
    請大家把課文美美地讀幾遍,相信你們會超過老師的。
    ⑤仿說句子,根據(jù)課件提示,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課件出示云的形狀,課間十分鐘圖畫。)
    (五)鼓勵質(zhì)疑,課外延伸
    1.師生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樹葉并不都是綠色的,樹葉的顏色是(指板書:五顏六色),樹葉的形狀是(指板書:千奇百怪)小朋友們在生活中還碰到過類似的問題嗎?如:鐵樹不開花嗎?
    烏鴉都是黑色的嗎?……
    2.學生質(zhì)疑、釋疑。(教師提示:可用“……都是……的嗎”?提出疑問,也可以幫助同學解決疑問。)
    3.教師簡評:小朋友們的問題真有趣。咱們在課堂沒能解答出的問題,可以在課外查找資料,請教爸爸、媽媽,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發(fā)現(xiàn)大自然神奇無比,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板書設計:
    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顏色五顏六色
    形狀千奇百怪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同、形、狀、采、再、僅、千、針”。
    2.識字寫寫,朗讀課文。
    3.全面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明白全面思考問題的作用。
    教學準備:
    采摘幾種樹葉,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課題:
    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提問: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標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詞語劃出來。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習1------4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一人扮老師,5人扮學生。
    讀完后,讓學生評價。
    指導朗讀。讀教師的提問的句子,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讀學生回答的句子,要讀出肯定與自信的證語氣。
    提問: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同學們是怎樣回答的?他們回答得對嗎?
    2.學習5-------7自然段。
    點名5-------7自然段。
    指導朗讀。
    “眼睛瞪得大大的”中的“大大”要重讀。
    “原來”句要讀出同學們那種恍然大悟的心情。
    樹葉真的是綠色的嗎?樹葉真的是橢圓形的嗎?請同學把自己采來的樹葉放桌子上。(同學們互相交換看看,你會明白。)
    三、讀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收獲?
    同學交流。
    老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二、自由朗讀課文
    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三、用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同 形 狀 針   四、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五、全班交流學習方法。
    1.得用熟字。
    形 采 僅 千 針 怪   2.記筆順方法?! ?BR>    同 狀 再   六、指導書寫。
    七、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題。
    板書:   
    17 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篇三
    

    時間
    

    課型
    

    新授
    

    課時
    

    3
    

    教學
    內(nèi)容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教學
    重點
    

    學習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讀懂文章內(nèi)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
    難點
    

    學習作者是看樣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 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 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能力目標
    

    2、抓住課文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目標
    

    3、朗讀課文,必得一個人的成長不僅需要向老師學習豐富的知識,還要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 宣布課題,導入新課。
    課文以“樹葉都是綠色的嗎”這一問句為題,都有哪些意義呢?請大家在閱讀課文中去體會它的含義,和給予我們的啟示。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 仔細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根據(jù)字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字形。
    2、 在小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習的形式,熟記熟讀生字詞語,有針對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錯的筆畫。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把課文度讀熟。
    2、默讀思考:
    (1)課文講了林巧稚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2、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3、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學生默讀全文(默讀時要結合“泡泡框”中的提示來思考。)
    2、然后議論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中小學暑期的哪些事?重點講了哪件事?
    (2)為什么林巧稚回憶起這些事總要稱贊老師的教授方法?這方法對林巧稚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感情。
    討論、探究
    1、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認為林巧稚的生物課老師的方法好在哪里?
    2、這堂生物課使林巧稚得到了?她為什么能得到這些?
    3、學習了不起篇課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二、理解感悟
    第2---10自然段是重點部分其中2—8段簡明易懂,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可引導學生理解。
    第三課時
    一、評價朗讀。
    (學生讀并互相評價)
    二、鞏固練習。(課后練習3)
    三、指導寫字。
    “輩”字上小下大。
    “亦”字第六畫是“豎鉤”不要寫成“豎”。
    

    3、把沒讀懂的地方記下來。
    讀后進行議論。
    1、找出相關的語句及段落,并根據(jù)自己的題解來敘述。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達到學習的佳效果。
    1、朗讀練習
    2、背誦課文指定的段落。
    學習重點字,并試著自己說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固然重要,但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從老師的教導中領會老師的用心,從中得到啟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是內(nèi)因,是自己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鼓勵學生公正地評價朗讀情況并學會表揚。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
    學
    教
    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補充資料:
    哲理: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人云亦云:云,說;亦,也。指人家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沒有主見。
    實踐:人工智能改選自然和發(fā)行社會的有意識的活動。
    諾言:應允別人的話。
    思維: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
    《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贏自己一把》、《盲童的畫》。自學時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抓住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抓住主要事例,體會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生物課給林巧稚的啟示
    林巧稚從老師的教學中感悟
    林巧稚從生物上悟到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