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古詩詞《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拼音版

字號: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是作者與友人梅堯臣在洛陽城東舊地重游有感而作,詞中傷時惜別,抒發(fā)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下面是分享的相關內(nèi)容,歡迎閱讀參考!
    làng táo shā·bǎ jiǔ zhù dōng fēng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bǎ jiǔ zhù dōng fēng , qiě gòng cóng róng 。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chuí yáng zǐ mò luò chéng dōng 。
    垂楊紫陌洛城東。
    zǒng shì dāng shí xié shǒu chǔ , yóu biàn fāng cóng 。
    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jù sàn kǔ cōng cōng , cǐ hèn wú qióng 。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jīn nián huā shèng qù nián hóng 。
    今年花勝去年紅。
    kě xī míng nián huā gēng hǎo , zhī yǔ shuí tóng ?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憶春的小詞。寫自己獨游洛陽城東郊,飲酒觀花時而產(chǎn)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這首詞為作者與友人春日在洛陽東郊舊地重游時有感而作,在時間睛跨了去年、今年、明年。上片由現(xiàn)境而憶已過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樂。下片再由現(xiàn)境而思未來之境,含遺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現(xiàn)出對友誼的珍惜。“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將三年的花季加以比較,融別情于賞花,借喻人生的短促和聚時的歡娛心情,而并非“今年”的花真的比“去年”更鮮艷,但由于是用樂景寫衷情,使詞的意境更加深化,感情更加誠摯。上片回憶昔日歡聚洛陽,同游郊野之樂趣。下片寫惜別之情,感傷氣息濃重。結尾兩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更以今年花勝去年,預期“明年花更好”,映襯明年朋友聚散之難卜,不知與誰一道重來洛城游芳,更進一層地深化了這種人生聚散無常之感,然而,在人生聚散無常的傷感之外,所幸尚有“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在,良辰美景總能多少慰藉詞人悵惘失落的情懷,減輕了心頭的傷痛。故而詞人并無劇痛深哀,只是一種淡淡傷感而已。
    擴展閱讀:歐陽修詞作成就
    與晏殊詞相比,歐陽修雖然也主要是走五代詞人的老路,但新變的成分要多些。盡管他作詞是以余力而作,固守著詞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觀念,但作為開創(chuàng)風氣的一代文宗,他對詞作也有所革新。這主要體現(xiàn)于兩個方面:一是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沿著李煜詞所開辟的方向,進一步用詞抒發(fā)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變了詞的審美趣味,朝著通俗化的方向開拓,而與柳永詞相互呼應。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么順利,對人生命運的變幻和官場的艱險有較深的體驗。表現(xiàn)這類情感的詞作雖然不太多,但畢竟顯示出一種新的創(chuàng)作方向,即詞既可以寫傳統(tǒng)的類型化的相思恨別,也能夠用以抒發(fā)作者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tài)。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更展現(xiàn)出他瀟灑曠達的風神個性。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用詞來表現(xiàn)自我情懷的創(chuàng)作方式對后來的蘇軾有著直接的影響。
    歐陽修在政治生活中,剛勁正直,見義勇為,他的詩文和部分“雅詞”表現(xiàn)出其性格中的這個側面。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輕時的生活,則頗風流放任。因而也寫了一些帶“世俗之氣”的艷詞,其中有的比較庸俗,另一些內(nèi)容和情調(diào)則比較健康,如《南歌子》(鳳髻金泥帶)、《玉樓春》(夜來枕上爭閑事)。此類詞作,體現(xiàn)出一種與五代詞追求語言富麗華美的貴族化傾向相異的審美趣味,而接近市民大眾的審美情趣。
    歐陽修詞朝通俗化方向開拓的另一表現(xiàn)是,他借鑒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聯(lián)章”等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了兩套分詠十二月節(jié)氣的《漁家傲》“鼓子詞”,這對后來蘇軾用聯(lián)章組詞的方式來抒情紀事頗有影響;而另外兩首《漁家傲》(“花底忽聞敲兩槳”和“荷葉田田清照水”)詞,分別寫采蓮女的浪漫歡樂和愛情苦惱,格調(diào)清新,也具有民歌風味。在宋代詞,歐陽修是主動向民歌學習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詞清新明暢的藝術風格,歌詠潁州西湖的《采桑子十首》就集中體現(xiàn)出這種風格特征。
    擴展閱讀:歐陽修對對聯(lián)過關口
    給大家講一個關于唐朝和宋朝時期的大作家歐陽修求學的小故事。
    在歐陽修四歲的時候,歐陽修的父親就去世了。本來歐陽修他們家的經(jīng)濟狀況就不是很好,沒有田地沒有房屋也沒有存款,本來他父親在世的時候還可以勉強維持家用。但現(xiàn)在情況就更加不好了。歐陽修的母親只好帶著孩子們投靠在湖北做官的小叔子。
    但是歐陽修的叔叔職位很低,每月發(fā)的俸祿特別的少,他撫養(yǎng)他的一家人就已經(jīng)有些困難了,這下子又來了四口人,他的叔叔也就勉強能讓他們吃上飯,但是供不起歐陽修讀書。但是歐陽修的母親還是希望她的孩子將來能有所出息,就教歐陽修讀書認字。
    歐陽修也十分勤奮努力,天生就很聰明。所以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獨自外出求學。有天傍晚,城門剛剛關上。
    他就拜托守門的老兵放他進去,守門的老兵看他是個懂事有文化的孩子,就給他出了一個對子的上聯(lián),歐陽修很輕松的就對出了下聯(lián),老兵就讓歐陽修進了城。
    像歐陽修這種懂事又好學的人無論到哪里都會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我們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也要學習禮儀,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這樣才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結交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