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一詩描寫了一個小娃"偷采白蓮"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理,充滿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由衷喜愛之情。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關(guān)于本課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2.古箏曲《春江花月夜》。(教師)
3.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學生)
4.搜集整理以前讀、背過的古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師引言:同學們,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說說為什么。(學生交流)是啊,老師也非常喜歡夏天,去年夏天,老師還出去游覽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師把照片給你們帶來了,大家愿意和老師一起分享快樂嗎?請大聲說出你們看到的美景吧!(課件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
2.師激趣: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們想干什么或說什么?(學生交流)看到這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欣賞--第12課《古詩二首》。
3.識記并書寫生字"首"。
(1)指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注意強調(diào)"首"是翹舌音。
(2)結(jié)合字理圖講解"首"的本義并組詞。
(3)結(jié)合本課講解"首"的引申義并組詞。
(4)指導學生書寫。
?、僦笇W生觀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趯W生嘗試交流書寫注意點。
③教師歸納:點、撇位于豎中線兩側(cè),首橫長且直,橫畫上下對正。
4.揭題: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fā)生的一個關(guān)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5.簡介作者白居易。
(1)學生介紹詩人。
(2)教師補充。
白居易字樂天,是唐代詩人,有"詩魔"之稱,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設(shè)計意圖:讓"現(xiàn)實生活"這一活的資源與生動的畫面結(jié)合在一起,調(diào)動學生視、聽等多種感官,讓學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悅,為輕松學習古詩奠定了基礎(chǔ)。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課件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3.匯報交流。
預設(shè):
采:注意讀準平舌音,結(jié)合字理理解字義。
蹤:注意讀準平舌音,結(jié)合形聲字識記生字。
跡:分析結(jié)構(gòu)和筆順,擴詞,理解"蹤跡"。
萍:擴詞,看圖片理解"浮萍"。
…………
(二)熟讀古詩。
1.劃節(jié)奏讀詩。
師引導: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經(jīng)能把詩讀通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應(yīng)該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這首五言詩該怎樣劃分節(jié)奏呢?請用"/"畫出來。 (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根據(jù)練習時的節(jié)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匯報,相機大屏顯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指名讀詩。
4.師講解誦讀要領(lǐng)并范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5.齊讀古詩。
6.趣味誦讀。
師引導:這樣就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了。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讀起來更有趣些呢?師示范拍手讀。同學交流多種方法:跺腳讀、合作讀、開火車讀、表演讀……
7.小結(jié):同學們,剛才你們手舞足蹈、搖頭晃腦地讀詩,這樣多有趣??!
8.師引導:同學們,初讀了詩文,你們知道荷花池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一個小娃偷采白蓮。)
設(shè)計意圖:讓每個學生把古詩讀準、讀好,是教學古詩基本的目標。在這里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讀,力爭讓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讀出韻律。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小艇:船。
(2)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lián)想:荷塘是什么樣的?白蓮是什么樣的?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大家對荷花池和嬌嫩的蓮蓬的向往之情。)
(3)指導學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風中舞蹈,風中還傳來了蓮蓬的清香,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機理解"蓮蓬"。課件展示蓮蓬:瞧,這就是蓮蓬,它長在荷花花瓣中間。蓮蓬里藏著一粒粒的蓮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蓮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東西。)
(4)采訪式指導朗讀。
?、傩⊥扌蕾p著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樣?(高興。)來,讀出你的高興。(被采訪的學生讀)
②小娃采著蓮蓬,吃著蓮子,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樣?(又高興又激動。)來,讀出你的激動。(被采訪的學生讀)
③小結(jié):小娃欣賞著美景,享受著美味,真是愜意又幸福。請大家一起讀出你們此刻的感受。(學生齊讀)
4. 朗讀前兩句詩,思考:你欣賞其中的哪個字?
(1)師引導:這么多的白蓮是小娃瞞著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這時候,你會想些什么呢?
(2)指導讀出緊張、高興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蓮回家的小娃既高興,又緊張。(齊讀)
(4)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小娃的這種"偷"可惡嗎?
(5)你有過偷偷地做一些類似的惡作劇的經(jīng)歷嗎?
(6)小結(jié):對呀,一個"偷"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娃的天真調(diào)皮,寫出了詩人對小娃的喜愛之情。(齊讀)
(7)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采白蓮,真的不會被發(fā)現(xiàn)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1)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認識浮萍。
?、賹W:浮萍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诳矗@就是浮萍,它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著畫面讓學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圖片。)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jīng)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zhì)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4.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1)詩中不僅藏著一幅幅美麗的、有趣的畫面,還藏著一個人呢?你們猜,他是誰?
(2)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干什么?(窺視、偷笑。)
(3)我來采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4)指導朗讀。
設(shè)計意圖: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把詩中的小娃和現(xiàn)實中的人物心理進行對比,更好地引導學生感悟整首詩的意境。巧妙引導學生討論"這種'偷'可惡嗎?"并回想自己做過的惡作劇,意在讓學生和詩中的小娃產(chǎn)生共鳴,體會孩子的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學生通過想象"偷采白蓮"的小娃的心理,將作者情、詩中情與自己的情感融會貫通,產(chǎn)生共鳴。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nèi)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3.師引導: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你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4.小結(jié):其實,像這首詩一樣,寫兒童有趣故事的詩還有很多,比如《四時田園雜興》《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課后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
設(shè)計意圖:趁熱打鐵,腦中放電影,把簡單的四句詩想象成一個小故事,一邊背一邊體會意境,利于學生當堂背誦,提高學習效率。
五、指導寫字
1.先讓學生觀察"采"的字形,引導學生分析。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
4.展評學生寫的字。
設(shè)計意圖:寫字是一年級教學中至關(guān)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指導書寫的過程,不只是提高書寫技能的過程,更是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寫字規(guī)律的過程。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觀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降低了書寫難度,加上教師規(guī)范的書寫,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課時
一、以詩引詩,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出示配樂課件:夏天情。)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設(shè)計意圖: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背詩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充分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相機出示"泉""流""愛""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鞏固字音,交流識字方法,聯(lián)系詩句或者生活實際理解字義。教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泉"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小結(jié):甲骨文字形像水從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樣子。本義:泉水。
(2)課件出示"愛"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小結(jié):手捧著東西送給朋友,以此表示友愛、喜愛。相機用"愛"組詞并說話。
(3)引導學生用"加一加"或"形聲字"的方法識記"流""柔""荷""露"。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識記"角"。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1)讓我們再回到這個小池塘,去體會它的美。老師再讀。
(2)這首古詩聽起來很美,你會讀嗎?
(3)請你也這樣讀一讀,讀出節(jié)奏。
(4)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5)師生對讀,同桌對讀,男女對讀。
(6)師生接力讀,全班接力讀。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作為第一學段識字的重要目標,因此,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重在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識字,把理解字義和識記字形結(jié)合起來,潛移默化地領(lǐng)悟生字的特點。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一)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二)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機引導質(zhì)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2)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舍之情。)
(3)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么?
(4)"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5)引言:多么細微的畫面,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僦该磸妥x,讀出欣喜的語氣。
?、谂錁纷x。
2.總結(jié):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gòu)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設(shè)計意圖:"沒有朗朗的讀書聲,語文課堂將失去活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情境,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揣摩、體會詩句承載的情感,情動而辭發(fā)。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jié)的美麗姿態(tài)嗎?(出示課件:滿池的荷花的圖片及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fā)現(xiàn),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nèi)圩o。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設(shè)計意圖:閱讀楊萬里的另一首描寫盛夏荷花的詩,與本文對比,增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增加古詩的積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五、寫字指導
1.學生仔細觀察課后田字格中的"無""樹""愛""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正確、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進行補充,重點注意:
(1)"無"的后一筆是"豎彎鉤"。
(2)觀察"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筆是"豎","大"要寫得舒展。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欣賞評議。
設(shè)計意圖:學生觀察探究生字,教師范寫,直觀地向?qū)W生展示寫字的過程,讓學生領(lǐng)悟?qū)懽值囊c,掌握運筆的方法,后欣賞評議生字,讓學生在自主、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寫好生字。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首、蹤、跡”等12個生字;會寫“首、采、無”等7個生字。
2.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蹤跡、采、藏”等字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jié)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師引言:同學們,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說說為什么。(學生交流)師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圖。(出示課件)
2.師激趣: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們想干什么或說什么?(學生交流)導入課題。
3.識記并書寫生字“首”。(出示課件)
(1)指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注意強調(diào)“首”是翹舌音。
(2)指導學生書寫。
①指導學生觀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學生嘗試交流書寫注意點。
③教師歸納:點、撇位于豎中線兩側(cè),首橫長且直,橫畫上下對正。
4.揭題: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fā)生的一個關(guān)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5.簡介作者白居易。(出示課件)
白居易字樂天,是唐代詩人,有“詩魔”之稱,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出示課件)
3.匯報交流。
(二)熟讀古詩。
1.認讀生字。(出示課件)
2.劃節(jié)奏讀詩,相機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出示課件)
3.指名讀詩。
4.師講解誦讀要領(lǐng)并范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5.齊讀古詩。
6.趣味誦讀。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出示課件)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2)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lián)想:荷塘是什么樣的?白蓮是什么樣的?
(3)指導學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風中舞蹈,風中還傳來了蓮蓬的清香,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4)采訪式指導朗讀。
(二)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采白蓮,真的不會被發(fā)現(xiàn)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1)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jīng)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zhì)樸的孩子呀!
(2)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3)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名讀、齊讀。)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nèi)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3.師引導: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你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五、指導寫字。(出示課件)
1.先讓學生觀察“采”的字形,引導學生分析。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
4.展評學生寫的字。
第2課時
一、以詩引詩,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出示課件)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2.指名朗讀古詩,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相機出示生字,鞏固字音,交流識字方法,聯(lián)系詩句或者生活實際理解字義。(出示課件)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要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出示課件)
(一)整體感知。
聽老師范讀,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二)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機引導質(zhì)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2)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要稍慢,要飽含不舍之情。)
(3)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么?
(4)“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2.總結(jié):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gòu)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四、寫字指導。
1.學生仔細觀察課后田字格中的“無”“樹”“愛”“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正確、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進行補充,重點注意:
(1)“無”的后一筆是豎彎鉤。
(2)觀察“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筆是豎,“大”要寫得舒展。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欣賞評議。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的夏日童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的夏日童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1、學生交流:夏天,我喜歡(干什么)。
2、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寫小孩情趣的詩,它叫--
板書課文題目:《池上》解題:題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讀全詩,了解大意
1、教師:《池上》這首詩非常容易讀,愿意自己把它讀通嗎?
2、請學生自由讀古詩,在難讀的字下面作上記號。
3、教師:把你認為難讀的字告訴同桌,請他教你讀。
4、教師:你認為哪些字難讀,能提醒一下同桌嗎?(“撐”、“艇”、“萍”都是后鼻韻。)
6、抽讀生字卡片,讀得好的同學教全班讀。
7、指名讀全詩、互相評價。
8、齊讀全詩。
三、再讀古詩,讀出停頓
1、教師范讀,請小朋友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5、全班齊讀。
四、細讀古詩,品味情趣
1、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誰?在干什么?允許學生多元解說,只要說得有理就行,說得不對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導學生在自讀古詩中得到答案。
2、自讀古詩,試著理解詩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討論解決。教師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借助圖畫、實物幫助理解;也鼓勵學生互相幫助。
過渡:小孩撐小艇干什么?討論:從“偷采白蓮”你想到了什么?
(1)碧綠的荷葉,映著雪白的荷花,實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愛之情才去偷采白蓮。
(2)小孩擔心別人不讓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頑皮……(偷采和偷盜不一樣)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之情,讀出小孩的頑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佰欅E”可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就是“行動留下的痕跡”?!案∑肌笨山柚鷪D片和資料來理解。“一道開”用想象畫畫的辦法理解。
4、討論:從“不解藏蹤跡”你想到了什么?
五、指導有感情朗誦全詩
1、讀出節(jié)奏、抑揚頓挫。
2、讀出情感。
六、背誦古詩,拓展交流
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描寫荷花的古詩。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再掀情趣。
1、教師引導學生從古詩《池上》的朗誦中轉(zhuǎn)入另一首體現(xiàn)夏日情趣的古詩--《小池》:夏日,可愛的小娃撐著小艇偷采白蓮。而楊萬里這位大詩人卻對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獨鐘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課件出示畫面(與課文中插圖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我看見了(),聽見了()。
3、引出古詩《小池》:詩人楊萬里可別有一番獨特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古詩,正確識字。
1、學生朗讀詩句,對于在自學過程中用鉛筆標出的認識的字,借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2、學生充分朗讀:同桌互讀互考。如果發(fā)現(xiàn)同桌讀錯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全班齊讀,齊讀之后輪讀??疾閷W生是否都會讀了。
4、學生讀生字,教師檢測。
(1)學生自由讀。
(2)重點抽讀,用生字卡片抽讀,主要抽讀“泉、流、愛、柔、荷、露、角”7個較難認的字。
(3)抽讀重點(抽學困生讀)。
(4)全班齊讀。
5、導學: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生字,讓我們再來讀讀古詩,你能把它讀好嗎?請大家再次自由地大聲朗讀古詩,爭取把字音讀得更準確,句子讀得更通順。
6、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教師巡視指導讀詩節(jié)奏,糾正字音。
7、導學:下面我們開展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的聲音洪亮,句子讀得正確、流暢。
8、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兩兩賽讀,后選出一名優(yōu)勝者,然后每組派一名優(yōu)勝者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賽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選出你認為讀得好的選手。
三、熟讀成誦,感知大意。
1、教師導入:同學們朗讀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學都已經(jīng)熟讀成誦了吧,我們來比一比誰背誦得快。
2、學生自由背誦。
3、教師抽背,表揚背誦得好的同學,鼓勵背誦稍慢的同學。
4、教師引言:背得不錯!話題交流:讀了詩,我覺得這方小池()。我們讀一下前兩句詩,都有什么景物?詩人什么情感?后兩句呢?
5、美麗的畫,需要同學們動情的朗誦來襯托,讓我們一起盡情朗誦吧!
四、指導書寫。
1、呈現(xiàn)“首、無、愛、角、采、樹、尖”7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這4個字的筆順、筆畫特點。
2、教師整體范寫,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位置。
3、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再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
4、班級展示。
五、積累誦讀。
1、教師導言:(充滿激情地)這首詩寫的夏日可真美呀,短短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這么美的景象。你們還知道哪些描寫夏日的詩嗎?(引導學生擴展背詩,激發(fā)其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2、搜集更多古詩,參加下周班級開展的“古詩誦讀會”。
篇一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關(guān)于本課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2.古箏曲《春江花月夜》。(教師)
3.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學生)
4.搜集整理以前讀、背過的古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師引言:同學們,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說說為什么。(學生交流)是啊,老師也非常喜歡夏天,去年夏天,老師還出去游覽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師把照片給你們帶來了,大家愿意和老師一起分享快樂嗎?請大聲說出你們看到的美景吧!(課件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
2.師激趣: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們想干什么或說什么?(學生交流)看到這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欣賞--第12課《古詩二首》。
3.識記并書寫生字"首"。
(1)指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注意強調(diào)"首"是翹舌音。
(2)結(jié)合字理圖講解"首"的本義并組詞。
(3)結(jié)合本課講解"首"的引申義并組詞。
(4)指導學生書寫。
?、僦笇W生觀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趯W生嘗試交流書寫注意點。
③教師歸納:點、撇位于豎中線兩側(cè),首橫長且直,橫畫上下對正。
4.揭題: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fā)生的一個關(guān)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5.簡介作者白居易。
(1)學生介紹詩人。
(2)教師補充。
白居易字樂天,是唐代詩人,有"詩魔"之稱,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設(shè)計意圖:讓"現(xiàn)實生活"這一活的資源與生動的畫面結(jié)合在一起,調(diào)動學生視、聽等多種感官,讓學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悅,為輕松學習古詩奠定了基礎(chǔ)。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課件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3.匯報交流。
預設(shè):
采:注意讀準平舌音,結(jié)合字理理解字義。
蹤:注意讀準平舌音,結(jié)合形聲字識記生字。
跡:分析結(jié)構(gòu)和筆順,擴詞,理解"蹤跡"。
萍:擴詞,看圖片理解"浮萍"。
…………
(二)熟讀古詩。
1.劃節(jié)奏讀詩。
師引導: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經(jīng)能把詩讀通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應(yīng)該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這首五言詩該怎樣劃分節(jié)奏呢?請用"/"畫出來。 (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根據(jù)練習時的節(jié)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匯報,相機大屏顯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指名讀詩。
4.師講解誦讀要領(lǐng)并范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5.齊讀古詩。
6.趣味誦讀。
師引導:這樣就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了。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讀起來更有趣些呢?師示范拍手讀。同學交流多種方法:跺腳讀、合作讀、開火車讀、表演讀……
7.小結(jié):同學們,剛才你們手舞足蹈、搖頭晃腦地讀詩,這樣多有趣??!
8.師引導:同學們,初讀了詩文,你們知道荷花池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一個小娃偷采白蓮。)
設(shè)計意圖:讓每個學生把古詩讀準、讀好,是教學古詩基本的目標。在這里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讀,力爭讓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讀出韻律。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小艇:船。
(2)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lián)想:荷塘是什么樣的?白蓮是什么樣的?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大家對荷花池和嬌嫩的蓮蓬的向往之情。)
(3)指導學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風中舞蹈,風中還傳來了蓮蓬的清香,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機理解"蓮蓬"。課件展示蓮蓬:瞧,這就是蓮蓬,它長在荷花花瓣中間。蓮蓬里藏著一粒粒的蓮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蓮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東西。)
(4)采訪式指導朗讀。
?、傩⊥扌蕾p著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樣?(高興。)來,讀出你的高興。(被采訪的學生讀)
②小娃采著蓮蓬,吃著蓮子,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樣?(又高興又激動。)來,讀出你的激動。(被采訪的學生讀)
③小結(jié):小娃欣賞著美景,享受著美味,真是愜意又幸福。請大家一起讀出你們此刻的感受。(學生齊讀)
4. 朗讀前兩句詩,思考:你欣賞其中的哪個字?
(1)師引導:這么多的白蓮是小娃瞞著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這時候,你會想些什么呢?
(2)指導讀出緊張、高興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蓮回家的小娃既高興,又緊張。(齊讀)
(4)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小娃的這種"偷"可惡嗎?
(5)你有過偷偷地做一些類似的惡作劇的經(jīng)歷嗎?
(6)小結(jié):對呀,一個"偷"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娃的天真調(diào)皮,寫出了詩人對小娃的喜愛之情。(齊讀)
(7)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采白蓮,真的不會被發(fā)現(xiàn)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1)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認識浮萍。
?、賹W:浮萍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诳矗@就是浮萍,它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著畫面讓學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圖片。)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jīng)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zhì)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4.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1)詩中不僅藏著一幅幅美麗的、有趣的畫面,還藏著一個人呢?你們猜,他是誰?
(2)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干什么?(窺視、偷笑。)
(3)我來采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4)指導朗讀。
設(shè)計意圖: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把詩中的小娃和現(xiàn)實中的人物心理進行對比,更好地引導學生感悟整首詩的意境。巧妙引導學生討論"這種'偷'可惡嗎?"并回想自己做過的惡作劇,意在讓學生和詩中的小娃產(chǎn)生共鳴,體會孩子的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學生通過想象"偷采白蓮"的小娃的心理,將作者情、詩中情與自己的情感融會貫通,產(chǎn)生共鳴。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nèi)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3.師引導: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你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4.小結(jié):其實,像這首詩一樣,寫兒童有趣故事的詩還有很多,比如《四時田園雜興》《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課后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
設(shè)計意圖:趁熱打鐵,腦中放電影,把簡單的四句詩想象成一個小故事,一邊背一邊體會意境,利于學生當堂背誦,提高學習效率。
五、指導寫字
1.先讓學生觀察"采"的字形,引導學生分析。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
4.展評學生寫的字。
設(shè)計意圖:寫字是一年級教學中至關(guān)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指導書寫的過程,不只是提高書寫技能的過程,更是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寫字規(guī)律的過程。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觀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降低了書寫難度,加上教師規(guī)范的書寫,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課時
一、以詩引詩,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出示配樂課件:夏天情。)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設(shè)計意圖: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背詩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充分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相機出示"泉""流""愛""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鞏固字音,交流識字方法,聯(lián)系詩句或者生活實際理解字義。教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泉"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小結(jié):甲骨文字形像水從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樣子。本義:泉水。
(2)課件出示"愛"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小結(jié):手捧著東西送給朋友,以此表示友愛、喜愛。相機用"愛"組詞并說話。
(3)引導學生用"加一加"或"形聲字"的方法識記"流""柔""荷""露"。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識記"角"。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1)讓我們再回到這個小池塘,去體會它的美。老師再讀。
(2)這首古詩聽起來很美,你會讀嗎?
(3)請你也這樣讀一讀,讀出節(jié)奏。
(4)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5)師生對讀,同桌對讀,男女對讀。
(6)師生接力讀,全班接力讀。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作為第一學段識字的重要目標,因此,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重在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識字,把理解字義和識記字形結(jié)合起來,潛移默化地領(lǐng)悟生字的特點。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一)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二)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機引導質(zhì)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2)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舍之情。)
(3)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么?
(4)"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5)引言:多么細微的畫面,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僦该磸妥x,讀出欣喜的語氣。
?、谂錁纷x。
2.總結(jié):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gòu)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設(shè)計意圖:"沒有朗朗的讀書聲,語文課堂將失去活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情境,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揣摩、體會詩句承載的情感,情動而辭發(fā)。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jié)的美麗姿態(tài)嗎?(出示課件:滿池的荷花的圖片及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fā)現(xiàn),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nèi)圩o。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設(shè)計意圖:閱讀楊萬里的另一首描寫盛夏荷花的詩,與本文對比,增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增加古詩的積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五、寫字指導
1.學生仔細觀察課后田字格中的"無""樹""愛""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正確、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進行補充,重點注意:
(1)"無"的后一筆是"豎彎鉤"。
(2)觀察"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筆是"豎","大"要寫得舒展。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欣賞評議。
設(shè)計意圖:學生觀察探究生字,教師范寫,直觀地向?qū)W生展示寫字的過程,讓學生領(lǐng)悟?qū)懽值囊c,掌握運筆的方法,后欣賞評議生字,讓學生在自主、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寫好生字。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首、蹤、跡”等12個生字;會寫“首、采、無”等7個生字。
2.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蹤跡、采、藏”等字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jié)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師引言:同學們,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說說為什么。(學生交流)師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圖。(出示課件)
2.師激趣: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們想干什么或說什么?(學生交流)導入課題。
3.識記并書寫生字“首”。(出示課件)
(1)指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注意強調(diào)“首”是翹舌音。
(2)指導學生書寫。
①指導學生觀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學生嘗試交流書寫注意點。
③教師歸納:點、撇位于豎中線兩側(cè),首橫長且直,橫畫上下對正。
4.揭題: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fā)生的一個關(guān)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5.簡介作者白居易。(出示課件)
白居易字樂天,是唐代詩人,有“詩魔”之稱,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出示課件)
3.匯報交流。
(二)熟讀古詩。
1.認讀生字。(出示課件)
2.劃節(jié)奏讀詩,相機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出示課件)
3.指名讀詩。
4.師講解誦讀要領(lǐng)并范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5.齊讀古詩。
6.趣味誦讀。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出示課件)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2)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lián)想:荷塘是什么樣的?白蓮是什么樣的?
(3)指導學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風中舞蹈,風中還傳來了蓮蓬的清香,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4)采訪式指導朗讀。
(二)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采白蓮,真的不會被發(fā)現(xiàn)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1)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jīng)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zhì)樸的孩子呀!
(2)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3)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名讀、齊讀。)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nèi)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3.師引導: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你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五、指導寫字。(出示課件)
1.先讓學生觀察“采”的字形,引導學生分析。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
4.展評學生寫的字。
第2課時
一、以詩引詩,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出示課件)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2.指名朗讀古詩,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相機出示生字,鞏固字音,交流識字方法,聯(lián)系詩句或者生活實際理解字義。(出示課件)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要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出示課件)
(一)整體感知。
聽老師范讀,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二)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機引導質(zhì)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2)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要稍慢,要飽含不舍之情。)
(3)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么?
(4)“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2.總結(jié):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gòu)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四、寫字指導。
1.學生仔細觀察課后田字格中的“無”“樹”“愛”“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正確、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進行補充,重點注意:
(1)“無”的后一筆是豎彎鉤。
(2)觀察“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筆是豎,“大”要寫得舒展。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欣賞評議。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的夏日童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的夏日童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1、學生交流:夏天,我喜歡(干什么)。
2、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寫小孩情趣的詩,它叫--
板書課文題目:《池上》解題:題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讀全詩,了解大意
1、教師:《池上》這首詩非常容易讀,愿意自己把它讀通嗎?
2、請學生自由讀古詩,在難讀的字下面作上記號。
3、教師:把你認為難讀的字告訴同桌,請他教你讀。
4、教師:你認為哪些字難讀,能提醒一下同桌嗎?(“撐”、“艇”、“萍”都是后鼻韻。)
6、抽讀生字卡片,讀得好的同學教全班讀。
7、指名讀全詩、互相評價。
8、齊讀全詩。
三、再讀古詩,讀出停頓
1、教師范讀,請小朋友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5、全班齊讀。
四、細讀古詩,品味情趣
1、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誰?在干什么?允許學生多元解說,只要說得有理就行,說得不對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導學生在自讀古詩中得到答案。
2、自讀古詩,試著理解詩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討論解決。教師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借助圖畫、實物幫助理解;也鼓勵學生互相幫助。
過渡:小孩撐小艇干什么?討論:從“偷采白蓮”你想到了什么?
(1)碧綠的荷葉,映著雪白的荷花,實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愛之情才去偷采白蓮。
(2)小孩擔心別人不讓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頑皮……(偷采和偷盜不一樣)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之情,讀出小孩的頑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佰欅E”可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就是“行動留下的痕跡”?!案∑肌笨山柚鷪D片和資料來理解。“一道開”用想象畫畫的辦法理解。
4、討論:從“不解藏蹤跡”你想到了什么?
五、指導有感情朗誦全詩
1、讀出節(jié)奏、抑揚頓挫。
2、讀出情感。
六、背誦古詩,拓展交流
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描寫荷花的古詩。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再掀情趣。
1、教師引導學生從古詩《池上》的朗誦中轉(zhuǎn)入另一首體現(xiàn)夏日情趣的古詩--《小池》:夏日,可愛的小娃撐著小艇偷采白蓮。而楊萬里這位大詩人卻對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獨鐘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課件出示畫面(與課文中插圖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我看見了(),聽見了()。
3、引出古詩《小池》:詩人楊萬里可別有一番獨特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古詩,正確識字。
1、學生朗讀詩句,對于在自學過程中用鉛筆標出的認識的字,借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2、學生充分朗讀:同桌互讀互考。如果發(fā)現(xiàn)同桌讀錯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全班齊讀,齊讀之后輪讀??疾閷W生是否都會讀了。
4、學生讀生字,教師檢測。
(1)學生自由讀。
(2)重點抽讀,用生字卡片抽讀,主要抽讀“泉、流、愛、柔、荷、露、角”7個較難認的字。
(3)抽讀重點(抽學困生讀)。
(4)全班齊讀。
5、導學: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生字,讓我們再來讀讀古詩,你能把它讀好嗎?請大家再次自由地大聲朗讀古詩,爭取把字音讀得更準確,句子讀得更通順。
6、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教師巡視指導讀詩節(jié)奏,糾正字音。
7、導學:下面我們開展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的聲音洪亮,句子讀得正確、流暢。
8、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兩兩賽讀,后選出一名優(yōu)勝者,然后每組派一名優(yōu)勝者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賽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選出你認為讀得好的選手。
三、熟讀成誦,感知大意。
1、教師導入:同學們朗讀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學都已經(jīng)熟讀成誦了吧,我們來比一比誰背誦得快。
2、學生自由背誦。
3、教師抽背,表揚背誦得好的同學,鼓勵背誦稍慢的同學。
4、教師引言:背得不錯!話題交流:讀了詩,我覺得這方小池()。我們讀一下前兩句詩,都有什么景物?詩人什么情感?后兩句呢?
5、美麗的畫,需要同學們動情的朗誦來襯托,讓我們一起盡情朗誦吧!
四、指導書寫。
1、呈現(xiàn)“首、無、愛、角、采、樹、尖”7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這4個字的筆順、筆畫特點。
2、教師整體范寫,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位置。
3、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再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
4、班級展示。
五、積累誦讀。
1、教師導言:(充滿激情地)這首詩寫的夏日可真美呀,短短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這么美的景象。你們還知道哪些描寫夏日的詩嗎?(引導學生擴展背詩,激發(fā)其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2、搜集更多古詩,參加下周班級開展的“古詩誦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