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三年 級下冊《心中那盞燈》課文及教學設計

字號:

《心中那盞燈》課文是作者馬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作者用樸實而又飽含深情的語言講述了父親忍著寒冷為自己做冰燈的事,表現(xiàn)出父親對兒子的深深的關愛。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課文】
    在我八歲那年的春節(jié),我執(zhí)(zhí)意要父親給我做一個燈籠。因為在鄉(xiāng)下的老家,孩子們有提著燈籠走街串巷(xiànɡ)熬年夜的習俗。在我們看來,那就是一種過年的樂趣和享(xiǎnɡ)受。
    父親說:“行?!?BR>    我說:“我不要紙糊的。”父親很納悶:“不要紙糊的,要啥樣的?”我說:“要亮的?!逼鋵?,我是想要有玻璃罩的那種。臘(là)月二十五那天,我去東山坡上的大軍家,大軍拿出他的燈籠給我看。他的燈籠真漂亮,木質(zhì)的底座上,是四塊玻璃拼制成的菱(línɡ)形燈罩,上邊似乎還隱約勾(ɡōu)畫了些細碎(suì)的小花。我知道,父親是農(nóng)民,沒錢買燈籠。但我還是想,父親會給我做一個,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親說:“行。”
    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當我迷迷糊糊地想再睡會兒時,突然被一陣“沙沙沙沙”的聲音吸引了過去。我努力睜開眼睛,只見父親在離炕(kànɡ)沿很遠的地方,一只手托著塊東西,另一只手在里邊打磨著。我發(fā)現(xiàn)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姿勢很像洗碗。父親每打磨一陣后,就停下來在衣襟(jīn)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我說:“爹,你干啥呢?”
    父親說:“醒了?天還早呢,再睡一會兒吧?!?BR>    我又說:“爹,你干啥呢?”
    父親把臉扭(niǔ)過來,有點尷尬(ɡānɡà)地說:“我也想給你做個玻璃燈籠,可哪有玻璃呢?后來我就尋思著給你做個冰燈吧。這不,冰凍(dònɡ)了一晚上,我正給你做著呢!”
    父親笑了笑,說完,又拿起了那塊冰,洗碗似的打磨起來。
    父親又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取暖。我說:“爹,你冷不冷?來這兒暖和暖和吧!”隨即,我撩(liāo)起了蓋在身上的被子。
    父親急忙走過來,幫我掖(yē)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
    聽了父親的話,看著他那凍得發(fā)紅的雙手,豆大的淚珠從我的眼里滾了出來。父親剛才給我掖被子的時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涼??!
    那一年春節(jié),我提著父親做的燈籠,和小伙伴們玩兒得很痛快。伙伴們都夸(ku?。┪业谋鶡艉?。沒過幾天,冰燈就化了。但是,我的心里卻一直珍藏著那盞冰燈,那是一盞美的燈。
    【教學設計一】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會認字,掌握會寫字以及新詞。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3、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并體會包含的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理解重點句子,體會濃濃的父子之情。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其余學生用筆畫出本課生字及詞語。
    2、師生共同評價學生朗讀情況。
    3、出示本課生字:
    指導書寫“巷”的筆畫筆順。
    4、指名認讀生字,并做到口頭組詞。
    5、出示文中詞語,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練習。
    6、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在一個農(nóng)村,一位慈祥的父親為了滿足兒子有一個透亮的燈籠的心愿,在年三十前一天的深夜,忍受著刺骨的冰冷,赤手為兒子打磨、制作冰燈,這盞冰燈一直在兒子心里珍藏著的事)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3、各個小組在小組內先相互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代表準備發(fā)言。反饋學習情況。
    4、各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5、把內容相近的段落合并為一段,并給課文分段。
    6、反饋分段,概括段意情況。
    第一段:(1-4)寫了我在八歲那年過春節(jié)時,執(zhí)意要父親給我做一個透亮的燈籠,父親答應了。
    第二段:(5-13)寫了父親在那年年三十的前一天夜里,冒著刺骨的嚴寒,赤手為我打磨一盞冰燈,我感動地哭了。
    第三段:(14)寫了那一年春節(jié),我提著冰燈玩得很痛快,這盞冰燈在我的心里珍藏著,那是一盞美的燈。
    7、小組內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四、小結
    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們知道了由于我小時候執(zhí)意要父親給我做一個透亮的燈籠,父親為了滿足兒子有一個透亮的燈籠的心愿,在年三十前一天的深夜,忍受著刺骨的冰冷,赤手為兒子打磨,制作冰燈的感人的事情。
    五、作業(yè):
    1、辨別生字,并組詞:
    盞()街()享()糊()隱()
    淺()封()亨()胡()穩(wěn)()
    錢()勾()勺()玻()坡()
    2、正確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解課文第一~三段;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1-4)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找出描寫別的小孩燈籠的句子,全班朗讀。
    3、我的要求過分嗎,父親答應了,說明了什么?
    (我的要求過分,因為父親是農(nóng)民,沒有錢買燈籠,他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是因為父親十分疼愛我)
    4、“執(zhí)意”是什么意思?父親納悶什么呢?(非要不可,父親認為我是要那種紙張糊的燈籠,所以當我說不要紙張糊的燈籠時,他感到不理解,但他還是答應了我的請求,可見父親對我十分疼愛我)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5-13)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小組討論:看到父親做冰燈,“我”為什么哭了?
    3、用橫線畫出課文中反映出父親做冰燈不容易的句子。
    比較句子:⑴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⑵父親正在離炕不遠的地方打磨一塊冰。
    4、找出你感動的句子,談談你的體會,并將體會寫在句子的旁邊。(一、兩句話即可)
    5、學了這段文章,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6、你能說說你的父親平時是怎么關心、愛護你的嗎?
    四、學習課文后一段
    1、全班齊讀末段。
    2、你是怎么理解后一句話的?(冰燈雖然化了,但是父親那濃濃的父愛卻永遠地珍藏在我的心中,文中“美的冰燈”指的是父親對我的關愛。作者將永遠記住父親的愛。)
    五、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六、作業(yè):
    1、回答問題:為什么說父親做的冰燈是美的燈?
    2、摘抄你感動的句子,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3、擴句。
    ⑴()火車()穿過()山谷。
    ⑵()喜訊()傳到()學校。
    ⑶()少先隊員()揮舞著()花束。
    【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思想感情,感受親情的溫暖。
    2、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寫人的方法,并學習通過抓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方法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使學生學會感受親情,回報親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親情的溫暖。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寫人的方法。
    【設計理念及教學策略】
    1、教學中交給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象,走進人物內心。
    2、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單元教學重點。所以我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詞句來體會句子的思想感情,進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親情,并學會回報親情。
    4、有意識地將書中的導學系統(tǒng)“泡泡圖”及課后問題融入教學過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學習資源。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進入文本
    1、猜謎游戲導入。你周圍有這樣一個人。你小的時候喜歡把你高高舉起,你長大些會陪你看電影、玩游戲,他的眼神慈愛又嚴厲,他的懷抱溫暖又有力,他是誰呢?
    2、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走進這篇描寫父愛的課文。
    [設計意圖:以謎底為父親的猜謎游戲步入文本,一方面自然引出課題,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憶一憶,走近文本
    1、齊讀課題。復習字詞。
    2、回憶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借鑒老師出示的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抓住文中關鍵詞語是一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設計意圖:這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所以開課直接切入重點,讓學生重溫課文主要內容。但三年級的孩子直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較難,通過復習詞語的環(huán)節(jié)交給學生概括的方法。]
    (三)品一品,感悟文本
    1、默讀課文5-1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感受深的語句,用心體會,試著把想法、感受寫在旁邊。
    2、學習第5自然段
    (1)這一段寫的就是父親做冰燈的(過程)。請學生找到父親做冰燈時的關鍵詞。(托著、打磨、擦擦、捂)
    (2)大年三十的早上,父親就起來做冰燈了。此時,父親心里在想什么呢?抓住這些詞語,展開想象談一談。
    (3)透過父親做冰燈的動作,我們能深深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那份愛。抓住描寫人物的關鍵詞,展開合理的想象,能夠走進人物的內心。
    (4)父親長時間用雙手打磨這塊冰,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呢?
    (5)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父親開始做冰燈了,剛做一會手就凍紅了,他卻只捂一會兒手就又開始打磨了。來,你讀。
    好不容易,冰燈完成一半了,父親的手早已凍得又麻又紅,可他一想到兒子提著燈籠的快樂身影,就又開始打磨了。你再讀。
    終于,冰燈要做成了,父親的手簡直凍得失去了知覺,但為了滿足兒子小小的心愿,他仍不肯休息。我們一起讀。
    [設計意圖:朗讀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課文,增強語感,以聲傳情。教學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引導學生把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熏陶。]
    3、父親就這樣忍受著寒冷,打磨著冰燈,透過父親做冰燈的動作,我們深深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那份愛。板書:父愛子
    4、除了父親的動作,在5——13段中,你還畫了哪些讓你感觸深的句子?
    5、學習第9自然段
    (1)剛才我們學習的時候,抓住了人物動作的關鍵詞,展開合理的想象,能夠走進人物的內心。用這種方法談談你對這段的體會。
    (2)父親那么愛兒子,不畏寒冷給兒子做冰燈,為什么還尷尬呢?
    (3)其實文字的背后還隱藏著作者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配圖介紹:這就是的作者馬德,他出生在河北農(nóng)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一輩子全靠種地為生,他小時候的生活非常的貧窮。
    [設計意圖:介紹作者生活背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
    (4)指導讀第9自然段。
    6、誰還能再談談自己畫得那些感觸深的句子?根據(jù)學生匯報的順序學習其它自然段內容。
    7、父親的愛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我們透過文中對父親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感到了父親對兒子那份濃濃的愛。(泡泡圖)
    [設計意圖:總結學法,并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讓他們了解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對于塑造人物的作用,鼓勵學生在以后的作文中進行嘗試。]
    8、出示文中對話描寫,師生合作讀。
    9、學習13自然段
    (1)從兒子關切的話語中我們感受到,文中不僅有父親對兒子那份無私的愛,也有兒子對父親的愛。(板書:子愛父)
    (2)引讀13自然段。看到這此情此景,只有8歲的馬德流淚了,他為什么流淚呢?
    (3)指名讀,練習評價。
    10、學習14自然段
    (1)這樣不易保存的燈,為什么是一盞美的燈呢?
    (2)這是一盞凝聚著父愛子、子愛父的濃濃父子深情(板書:深情)的燈,所以我說(“那是一盞美的燈”)。正因為這樣,這盞冰燈永遠珍藏在了作者心中。
    [設計意圖:本單元重點是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本課內容時,以“感動”為切入點,抓住感受深的句子統(tǒng)領全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詞語,從而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說一說,升華文本
    1、多年以后,作者仍然銘記著這盞燈,銘記著這份愛。也許就是在父愛的激勵下,他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作家,寫下許多讓人感動的文字,有《把自己亮在暗處》、有《住在愛的溫暖里》等。這一本本散文集都是我們精神上的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作者的成就,再次感受父愛的激勵作用,體會親情的溫暖,從而完成情感上的教學目標。]
    2、父愛有時是一個擁抱,有時是一個微笑,有時是……把你眼中的父愛化作一首小詩珍藏起來吧。
    [設計意圖:創(chuàng)編詩歌,將父愛與自己的生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父愛同樣是偉大的,無私的,不需要回報的,因為父愛就是兒女心中那盞美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