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經(jīng)典詩詞閱讀

字號: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李清照的經(jīng)典詩詞,歡迎閱讀!
    【第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譯文】
    應(yīng)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jīng)]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么才能把船劃出去,不小心,卻驚起了一群的鷗鷺。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
    現(xiàn)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游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chuàng)造的詞境?!俺S洝泵鞔_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后,已經(jīng)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俺磷怼倍謪s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流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么,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yīng),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tài)。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蕩。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fēng)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第二首】:《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守著窗兒一作:守著窗兒)
    《聲聲慢•尋尋覓覓》【注釋】
    ①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xiàn)非??仗搻濄?、迷茫失落的心態(tài)。
    ②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③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zhuǎn)寒冷。
    ④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diào)理之意。
    ⑤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⑥損:表示程度極高。
    ⑦堪:可。
    ⑧著:亦寫作“著”。
    ⑨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⑩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⑪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⑫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
    《聲聲慢•尋尋覓覓》【賞析】
    這首詞是在國破家亡、流落異地時寫的,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托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詞的描寫純用賦體,寫了環(huán)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并將這三者融為一體。詞中寫客觀環(huán)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風(fēng)、飛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景物都貫穿濃重的感*彩,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創(chuàng)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詞中用了九對疊字,疊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前人稱贊她筆力很健。這些疊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經(jīng)過作者錘煉而得的,使寂寞、悵惘、痛苦的感情通過這些疊字的渲染得以盡情的表現(xiàn)。
    詞的語言通俗平易,雖是尋常語,但富有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了深刻的內(nèi)容?!堵暵暵吩~調(diào)可押平聲韻,也可押入聲韻,詞人選用了入聲韻,能夠很好地表達憂郁的情懷,并多次運用雙聲字、舌音和齒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調(diào)。
    【第三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注釋】
    ①紅藕:紅色的荷花。玉?。╠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②蘭舟:此處為船的雅稱。
    ③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縱橫反復(fù),皆可誦讀,文詞凄婉。后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或稱錦書;亦泛為書信的美稱。
    ④雁字:群雁飛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詩文中因以雁字稱群飛的大雁。
    ⑤月滿西樓:意思是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月光。
    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
    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意思是,眉上愁云剛消,心里又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