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貴在堅持,只有堅持到底,才有可能獲得回報。《貴在堅持的初三議論文三篇》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時積累,需要平時的勤學苦練。有個故事: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開學第一天對他的學生們說:“今天你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兒。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說著,蘇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每天甩手300下,哪個同學堅持了,有90%的學生驕傲的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了80%。一年過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個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里,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后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同學們,柏拉圖之所以能成為大哲學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柏拉圖有一種持之以恒的優(yōu)秀品質(zhì)。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必須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大家都熟悉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之所以能夠感動天帝,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正是因為他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孫中山先生,戎馬一生,他前十次革命均告失敗,但他百折不撓,終于在第十一次革命的時候,*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這些故事,情節(jié)不同,但意義都是一樣的,它告訴無們,做事要有恒心。
旬子講:“鍥而不舍,朽木不折;鍥而舍之,金石可鏤。”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個人如果有恒心,一些困難的事情便可以做到,沒有恒心,再簡單的事也做不成。
學習是一條慢長而艱苦的道路,不能靠一時激情,也不是熬幾天幾夜就能學好的,必須養(yǎng)成平時努力學習的習慣。所以我說:學習貴在堅持!
篇二
科學家愛迪生,在發(fā)明電燈泡時,使用了999種燈絲,都失敗了,在第1000次實驗中,取得成功,正是因為“堅持”,愛迪生最終等到成果。如果沒有他的執(zhí)著,堅持不懈的努力,恐怕現(xiàn)在我們?nèi)匀簧钤谙灎T和煤油燈的世界里,成功就是需要這種堅持的精神。
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同樣也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chǔ)上,有失敗才會有成功,失敗教會我們要繼續(xù)去探索、去尋找、去實驗,爭取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同樣,一個人沒有了失敗,也就無法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不是每個人出生后每做一件事都是成功的,都需要去努力爭取成功。
意志是前進的動力。一個人的成功,有時是憑個人的信念,以及對自己的決心,心里只有想著“我一定能成功”才可以。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怎么相信?明確自己的目標,讓自己的努力朝一定的方向,不斷研究、學習,才能獲得成功。
成功出于勤奮。不是每天躺在床上說著自己是第一、自己能成功之類的話,必須付出行動,好好干一番。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一定要勤奮,勤奮是動力的源泉,天才出于勤奮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重要的成功要素是堅持。失敗了,堅強起來;跌倒了,站起身來;意志需要持之以恒,勤奮需要不斷努力。因為,堅持是成功之本!
篇三
聰明才智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靠一點一滴的努力凝結(jié)而成的。但是,試問在座的各位,你們是否堅持學習呢?當朋友邀你出去玩耍,你是否還會繼續(xù)寫作業(yè);當電視中的精彩節(jié)目在播放時,你是否能戰(zhàn)勝誘惑;當坐在電腦旁看書時,是否會被電腦游戲吸引……
最近,我看到了一則小故事:香港海洋公園有一條大鯨魚,重達8600公斤。為了能讓它躍出水面6.6米,在最初訓練時,訓練師把繩子放在水面之下,使鯨魚不得不從繩子上方通過,每通過一次,鯨魚就能得到獎勵。漸漸地,訓練師把繩子提高,只不過每次提高的幅度很小,大約只有2厘米,這樣鯨魚不用費多大的力氣就能越過去,并獲得獎勵。于是,這條常常受到獎勵的鯨魚,便很樂意接受下一次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鯨魚越過的高度逐漸上升,最后竟達到了6.6米。
訓練師訓練鯨魚成功的訣竅,是每次讓它進步一點點。正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積累起來,天長日久,便取得了驚人的收貨。這個故事讓我連想自己:上期期末考試,我從班上的十幾名滑到了四十幾名,退步很大。原因就是我抵抗不了外界的誘惑,太過貪玩。那是期末將至,班上開始熱火朝天地背書,起先我也很來勁,但我卻沒能持之以恒,背書時,我總是搞自己的,認為被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是件非常費勁并且傷腦筋的事。就這樣,當其他同學在不斷進步的同時,我落后了。我浪費了自己的光陰,辜負了老師和父母對我的期望,我為我的懶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每次進步一點點,貴在“每次”,也難在“每次”。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要有恒心,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學習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