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五言詩《荊門浮舟望蜀江》賞析

字號:

《荊門浮舟望蜀江》是唐代詩人李白遇赦后由蜀入楚,舟行至荊門山,目睹蜀江兩岸春景而作。全詩描繪了蜀江春水的秀麗景色和乘舟泛游的情趣,形象生動,感情熱烈,表現(xiàn)了詩人遇赦以后愉快輕松的情感意緒。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李白的詩詞《荊門浮舟望蜀江》,歡迎閱讀!
    《荊門浮舟望蜀江》
    唐•李白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zhuǎn),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yīng)到渚宮城。
    【賞析】
    這首五言古詩描繪的是詩人李白行舟長江所見美景。詩的前六句著重描繪長江。首二句點題,三四句較為概括地描寫春日長江美景。詩人望見江面上漂浮著桃花,就像故鄉(xiāng)的錦江一樣,春意盎然,因此這江水承載著詩人的眷戀故土之情?!敖G且明,茫茫與天平”兩句作進一步的勾畫,以濃麗而鮮明的色彩加以點染,把長江描寫得充滿生機與活力。此時,正是桃花盛開,江水上漲,呈現(xiàn)出一片深綠,碧波蕩漾,在日光的照耀之下,泛出粼粼的波光,整個江面便顯得異常明凈。詩人遠望常見,見江流滾滾,流向茫茫天際,與天相平。五句被陸游贊為“奪化工之巧”的奇句;六句描摹江流的動態(tài),生動傳神,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這兩句既從色彩上加以點染,使其明麗如畫,又寫出了長江一瀉千里、煙波浩淼的雄姿。畫面色彩鮮明,景中有聲,飛動壯闊。
    緊接著六句又描繪出另一種境界。有連綿的巴山、飄浮的白云、如雪的白沙、聚集的群雁、飛舞的黃鶯,還有郁郁蔥蔥的草木、幽香四溢的繁花……詩人不僅描繪出一幅絢麗明媚的畫卷,而且傳達出心中的歡快喜悅之情。最后四句描寫日暮月升的景象,是第三幅畫面。日落西山,暮靄沉沉,月亮冉冉升起,江陵燈火點點,這幅畫面,動感極強。特別是結(jié)尾,極有余味,給人以廣闊的藝術(shù)想象天地。
    擴展閱讀:詩歌成就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shù)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擴展閱讀:李白的詩詞風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xiàn)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xiàn)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jié)制地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他的喜怒哀樂。對權(quán)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diào)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傊?,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xiàn)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和體裁結(jié)構(gòu)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xiàn)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xiàn)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xiàn)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xiàn)客觀現(xiàn)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xiàn)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nèi)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shù)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