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材料作文題目訓練及范文:龍雀

字號:

高考作文兩個等級的評分標準,既是對考生讀寫能力的考查,又包含了對考生認識水平和情感品格的考查。從近幾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絕大多數(sh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所以,多讀多思多寫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實感的、有才識的短文,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無憂網(wǎng)整理了2019年高考材料作文題目訓練及范文,一起看看吧。
    2019高考材料作文訓練:龍雀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60分)
    大名鼎鼎的“龍雀”,又叫“銅奔馬”,是我國的旅游標志?!般~奔馬”的小檔案。姓名:“馬踏飛燕”(但有關(guān)專家一直稱它為“銅奔馬”)出土日期:1969年,出土地點:出土于甘肅省武威縣一座東漢晚期墓,體重:7.15公斤,履歷:1986年,“銅奔馬”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銅奔馬”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它成功入駐小學《語文》課本,從此,何為“銅奔馬”小學生都能說出道道來。
    但很難發(fā)現(xiàn)它的正面照,“正顏殺”,讓人驚喜,讓人意外。網(wǎng)友:我好像看到了一匹撒歡的野馬,正臉高度還原急速奔跑中的馬的形象,它顯然已經(jīng)跑瘋了,面部表情不但失控,甚至都有點扭曲,正面照片很難看。當然作為“國寶”的“銅奔馬”代表了一種奮發(fā)向上精神,所以自然希望它以更完美的一面面對大家。
    閱讀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看法?請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范文欣賞】
    奔跑吧,大名的“龍雀”
    ①馬,自古以來就是益畜。其身形矯健、善于奔跑拉車,被人們歌頌和喜愛。這匹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的“銅奔馬”更是飽含了中國人民奮發(fā)向上,勇往直前的激情。盡管正面素顏照的表情有些扭曲,但仍然改變不了已被定格的意義與價值。
    ②奮發(fā)向上,是美的姿態(tài)。不論是誰,美的樣子一定是努力拼搏的樣子,縱有弱柳扶風妖嬈的嫵媚,我卻欣賞路邊一棵努力頂開頭上碎石,沖破土壤、挺直腰桿小草的身姿;縱能發(fā)出叮當作響美妙音樂,緩流而下,綿延曲折小溪的婀娜,我卻更欣賞巍峨挺拔的高山。每天日出日落,蒼天都勾勒出它挺拔向上的雄姿,令人神往。自然界美的樣子,源于它們奮發(fā)向上帶來的氣勢與啟迪。所以,奮發(fā)有為,舍我其誰?
    ③人中大美,是奮發(fā)向上精神。蘇聯(lián)鋼鐵工人科列斯尼科夫,研究“快速煉鋼法”,日夜勞作,不斷刷新煉鋼記錄。他拼搏努力,帶動其他勞動者奮斗奮斗熱潮,為國家作出卓越貢獻。我相信,他站在臺上傳授經(jīng)驗時一定是美:昂揚向上、拼搏向前;鐵人王進喜用身體攪拌水泥,堵住井噴的鏡頭,永遠定格的雄姿,踐行“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錚錚誓言,那是工人階級當家作主,為國奉獻的精神面貌,誰能嫌棄泥水中的鐵人呢?
    ④奮斗的青春不在意異樣目光。奮斗的青春美麗:賽場上,中國女排姑娘大力扣殺的英姿,縱深一躍為國爭光的遠動員,冰上速滑摔倒的勇士…….哪一位不是堅強不屈,奮發(fā)向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被接受,不是所有汗水都換來鮮花與掌聲。悲觀嫉妒也好,追求完美也罷,都不能抹殺心懷夢想、奮發(fā)有為的氣質(zhì)。不錯,奮斗的樣子不一定那么美觀,就像銅奔馬,努力奔騰,它的表情也許不漂亮,在高溫中揮灑汗水的樣子也許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勞動者奮進的外表美,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勞動者光榮。擁有亮麗的外表容易,難得的是心向美好,昂揚向上,激情勃發(fā)的氣質(zhì)與精神。
    ⑤贏得價值大化發(fā)揮者令人敬仰。心有所想,但缺少拼搏勇氣,往往失敗。化學家維勒看到發(fā)現(xiàn)釩的苗頭,遇到問題向泰斗請教,一盆冷水潑來他便放棄;塞夫斯特姆頂住嘲諷,執(zhí)著敲開“釩”女神的門,因發(fā)現(xiàn)釩元素而獲得諾獎,奔跑吧,勇士銅奔馬!不要在意別人說你丑,帶著你的激情與速度,腳踏飛燕,足蹄生風,在追夢路上,奮勇向前,待到山花爛漫時,你會在叢中笑。
    ⑥花季的我們,應把“銅奔馬”的形象銘刻在心。積極向上,努力拼搏,在美的年紀,塑造出大美的自己,與銅奔馬一道,上演人生的激情與速度。
    2019年高考模擬作文:“化”的智慧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化險為夷的策略,盡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化”的智慧?!盎?,是化干戈為玉帛,是化驚濤為細流,是化腐朽為神奇……
    請根據(jù)上面的文字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范文欣賞】
    “化”之一術(shù)
    打開手機,各類公眾號上都告訴你“化腐朽為神奇”,便真以為所謂的“腐朽”能化作“神奇”了。把卷紙筒做了筆筒,廢紙剪剪做了手工藝品,自以為“腐朽”化為了“神奇”,實際不過是換了角度,轉(zhuǎn)化思路。
    常說,化什么為什么,前提是有資本、有條件,不然的話,怕只能化驚濤為駭浪?!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再大的主觀能動性也克服不了沒有條件。我們常說的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恰恰正是有條件,只是我們轉(zhuǎn)化思路,就能化無為有?!读骼说厍颉分?,人類看似沒有條件了,但能源、空間站都是條件。所以能夠做出犧牲,保全地球,所謂創(chuàng)造條件?!扒貢x圍鄭,鄭既知亡矣”,看似沒有條件了,但“鄰之厚,君之薄”這就是條件——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嘛。所以,“化”之一字,前提是有什么,才能去“化”。不然,便無物可化,更別提化什么為什么了。
    倘客觀條件有了,主觀能動性就可以展現(xiàn)了,這時候“化”之一字的為例便體現(xiàn)出來了。如何化?往往是困難的一步。我有筆、有紙,但能化筆紙為好文章嗎?往往可能性不大。所以須得是“有志與力”“巧婦”才能更巧妙地化。這時候便體現(xiàn)了個人和集體的能力。“化”不是蠻干硬干——一刀下去骨頭沒斷刀劈了,這顯然不叫化。轉(zhuǎn)化分解,逐個擊破。古代文人往往有這個本領(lǐng),因為話說得不好怕被砍頭,所以先說“我好看呀,但人家都騙我”,再說“您好看呀,您強啊,所以被蒙蔽了”。拐彎抹角一通,大王沒生氣,話也說明白了。這叫“化”,叫“諷諫”。比起強硬的死諫這是更見效也更合乎邏輯的轉(zhuǎn)化。一個道理,還是燭之武,幾個道理往這兒一擺:越國鄙遠,難;亡鄭陪鄰;鄰之厚,君之薄;鄭能供其乏困;闕秦利晉——齊了,秦就退兵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條件齊了,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化驚濤為細流,化腐朽為神奇。
    化之一術(shù),其實根本上是中國哲學留給后人的思想?!肚f子》中大樗的化廢為寶,《孫子兵法》里的化險為夷,都是一個道理,包括《庖丁解?!酚眯〉膿p害做同樣的事,以及《赤壁賦》中“物于我皆無盡也”。小至解牛,大至倫理精神、生命信仰,中華文明無一不體現(xiàn)一“化”字。其實質(zhì)在于轉(zhuǎn)化——不極端,不驚不躁,將條件轉(zhuǎn)化為對自己有利,骨子里是君子人格。
    化是策略,是手段,是術(shù),而術(shù)之所為則為道,有道方不至于將化濫用、邪用。愿當代的年輕人,將化之一術(shù),用于正道,用于大道。
    2019年高考模擬作文:閱讀與思考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培養(yǎng)有思想的年輕人,永遠是教育的核心目標?!鼻迦A大學校長邱勇曾寄語學生要跨越知識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時空的界限,在閱讀中與智者先賢對話,在思考中與內(nèi)心真我交流。他希望學生在閱讀與思考中反思人生,沖刷思想的雜質(zhì),磨礪思想的鋒芒;在體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夢想中彰顯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中,做有思想的行者。
    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問題,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欣賞】
    星星火種,思想開花
    人類是能思想的葦草,是天地間的一只蜉蝣,汪洋中的一葉扁舟,卻因思想而擁有了星火燎原的力量。
    年輕人是生活在大學里的主角,他們單純的內(nèi)心需要思想的澆灌?!芭嘤兴枷氲那嗄耆耍肋h是大學的核心目標?!?017年清華大學畢業(yè)典禮上,校長邱勇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是的,有了思想,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夠盡大可能去施展自己的才情。
    德國哲學家黑塞曾說:“在我身上隱藏著一個核心,一個火花,一個念頭,我是永恒生命的生命?!彼哉f的核心、火花與念頭正是與我們大腦共生的思想能力。從呱呱墜地我們便擁有了思想能力,從基本的喜怒哀樂到不斷發(fā)展的各種高級行為都融入了思想的色彩。作為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思想的海洋里潛游,每分每秒都因思想而進行創(chuàng)造。我們本是葦草,卻創(chuàng)造了繽紛的生活;我們本是蜉蝣,卻躍出淺水走向宇宙。我們渺小是因為宇宙無邊無際,我們偉大是因為思想可以包納宇宙。
    生命的曲線蜿蜒曲折,看不到盡頭。天地間,我們固然偉大,可有時候,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的事物:一樹唐朝的花、一座宋朝的樓、一口明朝的鐘、一件清朝的裳,甚至是一壇五十年前埋下的酒都可以在時間的罅隙間頑強生存,獲得比我們更久遠的存在。人生看似漫長,但年老后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一切不過是云煙過眼。只有思想才能永存,才能讓逝去的軀體獲得靈魂上的永生,才能讓隱藏的力量蔓延到歷史的角角落落,讓你的力量注入新的軀體,衍生新的思想。但丁吟誦著《神曲》,以人為本的思想帶來新世紀的曙光;蘇格拉底赤腳行于雅典大街,哲學的智慧永耀不熄;馬克思目光如炬,把握著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思想是點點星火,點燃了盛大的煙火。
    思想的力量固然強大,但燎燒的卻也可能是生命延續(xù)所必需的希望田野。事實上,沒有正確的思想,一切都會停止脈動。窮困潦倒中,絕望墨染了思想,年輕的詩人忘卻了往日吟誦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走向了冰冷的鐵軌,生日亦成祭日,從此再無海子。坐在時代的車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撒哈拉歸來的三毛失去了丈夫,她往日隨性樂觀的思想隨荷西溺死在了海洋,臺北寓居的她孤獨而煎熬,終被一條絲襪拉向了死巢。思想毀滅了他們,也警示著我們——正確運用思想的力量才能燎燒荒原,涅槃重生。
    思想如梵·高筆下的向日葵,有向陽的燦爛繁盛,亦有背陰的凋萎枯暗,向陽則生,背陰則亡。星火燎原,除了創(chuàng)造盛大的花火之宴,亦可毀滅碧綠的生物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