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課件:《找質數》

字號:

課件是教學一篇課文的開場白,是教師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從一定的目的出發(fā),用很短的時間,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心理情緒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學五年級數學課件:《找質數》,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瑫r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如果喜歡就請繼續(xù)關注的后續(xù)更新吧!
    小學五年級數學課件篇一:《找質數》
    教材分析:
    “質數和合數”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五年級(上)第一單元的內容,在教材第10~11頁;是學生學習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了解了2、5、3倍數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識,它是學生學習分解質因數、求公約數和小公倍數的基礎,在本章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根據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和判斷能力;
    3、向學生滲透“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教法:
    新課程的數學教學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數學知識、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問題。本課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學習指導法”,把“有意義的思考方法和習慣思維”放在教學首位,構建探索型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探,導入新課。
    如:(1)、用哥德*猜想引出課題。
    (2)、結合自然數1—20的因數具體說說。(這樣直奔主題的教學,為學生探究知識和鞏固知識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利用課件很快找出1~20各數的因數,鋪墊探底。然后討論怎樣給這些數進行分類,怎樣分比較合理?(把學生的思維導向于有意義的思考。)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有按偶數、奇數分的,有按2、3、5的倍數分的、也有按10以內、10以外的數分的等等,對于學生的分法,教師給于了鼓勵,引導學生看書上怎么分的,觀察因數的個數,以“因數個數”的多少來分,學生很快以“只有一個約數的、只有兩個約數的、有兩個以上因數”分為三類。教師及時出示課件,然后讓學生列舉出相應的數。這時教師明確告訴學生;像2、3、5、7、11這樣只有兩個因數的數就叫質數。讓學生通過觀察每個質數的因數特點概括出質數的意義,并且要求學生按照質數的意義自己找出一些質數,找準確了說說找質數的方法(突出教學的重點)。同樣道理,合數的意義就迎刃而解了。緊接著讓學生看一個因數的數是誰?書上是怎么給它下定義的?然后出示一些數,讓學生判斷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數是合數?判斷正確了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判斷方法,為什么又對又快?(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三、應用知識、鞏固知識。
    1、讓學生根據學習資料,把1~20這20個數按照奇數、偶數、質數、合數進行分類,分類完成之后互相交流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如2既是質數又是偶數;9、15既是奇數又是合數。(既鞏固了新知識,又加強了知識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
    2、出示闖關題,有填空、選擇、判斷、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闖關成功給予獎勵。(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小組合作學習制作100以內質數表,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獨立思考制作方法
    (2)小組交流方法
    (3)動手制作
    (4)匯報展示。
    4、課件出示100以內質數表,學生熟記。(便于今后的應用。)
    5、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師生共同回憶這節(jié)課所學知識之后聽一則數學信息。歌德*猜想之一:任何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奇數(或素數)之和。并讓學生了解到這個猜想目前證明得的是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可惜離成功只差一步便離開了人世。聽完后談感想。(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情感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小學五年級數學課件篇二:《找質數》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找因數,觀察它們的特點,初步理解質數和合數的含義。
    2、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通過探索找出尋找質數的簡單的方法。
    3、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
    教學重點:
    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通過探索找出尋找質數的簡單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小正方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先復習自然數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類。
    2、教師引入:同學們已經學習并掌握了找因數的方法,這一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學習找質數。
    板書課題:找質數。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拼一拼
    1、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看誰拼的方法多,動作還快。
    (同桌用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書第10頁的表格。)
    2、學生匯報,教師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個數(n)拼成的長方形種數n的因數
    (1)讓學生觀察左表中各數的因數,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2)結合上面的發(fā)現,將2—12各數分為兩類,說一說這兩類數分別有什么特點。
    3、教師提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個數叫做質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做合數。
    4、教師:1是質數還是合數呢?(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三、鞏固練習(做一做)
    1、在147101115171821這些數中,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2、完成課件練一練1、2題
    四、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要問的?
    五、作業(yè)。
    優(yōu)化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