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課件【三篇】

字號: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枯燥無味,沒有直觀的形態(tài)供學生了解。有了課件教學,使古板變生動了,抽象變形象了,深奧變淺顯了,沉悶變愉悅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的使學生理解其意義。下面就是為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課件,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課件篇一
    學習目標:
    1.能通過反復朗讀、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粗淺讀懂文言文的大意。
    2.通過認真品讀文本,感受孔明的“智”。
    3.通過文本的閱讀,感受《三國演義》的魅力,激發(fā)閱讀經(jīng)典的興趣。
    課前準備:閱讀《馬謖拒諫失街亭》,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
    課前請大家閱讀了上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我們來分享一下各自的閱讀感受吧。請生隨意說。
    師引入課文。
    一、故事導課、激發(fā)興趣
    1、剛才我們大家談的故事是出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上部分內(nèi)容即馬謖拒諫失街亭,正是失了街亭這一咽喉之路,所以孔明安排撤兵。
    也就有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2、板書課題:孔明智退司馬懿。司馬懿的“懿”筆畫很多,大家不妨跟著數(shù)空一下。它是一個書面用語,現(xiàn)在只有在名字中用到或者是皇太后下的旨叫“懿旨”。(生齊讀課題)
    二、粗通文本、了解大意
    1.這是六百多年前的古白話文,預習了嗎?
    請生讀詞:
    旌旗、隱匿、笑容可掬
    綸巾、鶴氅、麈尾(看圖理解)
    2.在讀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哪些句子比較難讀,難懂?
    一般來說故事都分為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你能不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用一兩句話概括,然后串起來說說故事大概講了什么?
    現(xiàn)在能說說大概講了什么內(nèi)容嗎
    三、緊扣題眼、品讀文本
    (一)找出句子
    1、同學們剛才已經(jīng)較好的說出了課文的大意,這大意在課文的題目就已經(jīng)做了精煉的概括。再讀課題,你們覺得題目中哪個字為關(guān)鍵?(圈“智”字)
    2、孔明之智到底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請你再讀文本,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想想理由。
    3、交流。
    (二)聚焦“計”。
    1、出示句子:
    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笨酌髂伺Q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2、請生讀,斷句。
    3、你能借助下面的注釋,讀懂這段話嗎?用自己的話說說
    4、孔明說“吾自有計”,板書:計,那他究竟是怎樣設計的呢?他第一步做的是什么?師生一起標出第一步:①將旌旗盡皆隱匿,板書:隱匿旌旗。接下來幾步又是什么呢?請自己讀一讀,標一標,概括一下。
    5、你明白諸葛亮每一步的意圖嗎?請再讀讀這段話,聯(lián)系下文想一想,完成練習。
    A、孔明將旌旗隱匿,叫諸軍各守城鋪,嚴明軍紀是為了
    B、孔明大開四門,叫軍士扮百姓灑掃街道,自己在城樓焚香操琴是為了
    6、集體交流:
    將旌旗盡皆隱匿——①旌旗指什么?a、代表一個部隊的方號,部隊的人數(shù)有多少。b、為什么要盡皆隱匿?——為了迷惑敵人,讓司馬懿摸不清虛實。
    諸軍各守城鋪——按兵不動,不讓司馬懿發(fā)現(xiàn),也為了做好后一搏的防范。
    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妄行出入,高言大語者”,就是高聲說話者,擅自出入的人。——為了不漏破綻,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為了讓司馬懿起疑。
    孔明正襟危坐、焚香操琴——也是為了引起司馬懿的懷疑。
    7、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看孔明布下的這一計,他是將(自己的兵力)隱匿,將(一座空城)展現(xiàn)在司馬懿面前??酌魇窍敫嬖V司馬懿:我只有一座空城。你信還是不信?
    “好個我自有計”,孔明這是唱得什么計啊?(板書:空城)
    8、孔明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布下這一計的?
    出示:
    忽然十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往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你看到的情況是——(十萬火急、千鈞一發(fā)、命懸一線)
    力量懸殊——十五萬對二千五百,且是文官。
    眾官盡皆失色——笑容可掬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諸葛亮?(板書:臨危不亂)
    師:孔明設下空城計,如此周密的布局課文僅用了短短百十來個字,可謂字字珠璣。這也是古典文學的魅力所在,語言極其凝練。
    再讀孔明布局的整段話。
    (三)聚焦“人”
    1、孔明為何敢如此設計?
    2、出示:
    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城門內(nèi)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
    出示:“內(nèi)忌而外寬,猜忌多權(quán)變?!稌x書•宣帝紀》”
    意思是說:司馬懿此人心里多猜忌,但對人卻裝的很寬容,用人頗多疑而但又能靈活應付隨時變化的情況。
    可見司馬懿此人——生性多疑,處事謹慎。
    懿看畢大疑,究竟在一些什么呢?
    出示京劇唱詞:我們不妨來欣賞一段京劇唱詞。
    現(xiàn)在,你能讀出司馬懿見到這番景象時的心情嗎?
    請一生讀。
    師生對讀,生讀:孔明部分,師讀:司馬懿部分。
    司馬懿舉棋不定,終決定退兵,說:出示“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BR>    在司馬懿退兵之后,孔明這邊的眾官也是不明所以,丞相為何不用一兵一卒就將仲達退之呢?諸葛亮也有一言。
    補充出示:
    亮曰:“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此規(guī)模,疑有伏兵,故退去也?!?BR>    可見:諸葛亮敢用此計正是料定了——司馬懿生性多疑必中計。
    你們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孔明?(板書:深諳人心)
    四、補充結(jié)尾,拓展延伸:
    1、想不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jié)尾?出示故事結(jié)尾,生閱讀。
    2、師小結(jié):這真是“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敝T葛亮是指揮如意笑談中,難怪人們把他說成是智慧的化身。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諸葛亮,了解那一個風云際會的三國時代,建議同學們課后再讀《三國演義》,感受經(jīng)典的魅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課件篇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掌握閱讀歷史故事的方法,知道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以及理解古文中一些重點詞的方法。
    2、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通過學習體會孔明的足智多謀,對孔明由衷地產(chǎn)生敬佩之情。
    3、激發(fā)閱讀我國古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孔明的足智多謀。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你們讀過《三國演義》,讀過《三國演義》請舉手。
    2、你對《三國演義》了解多少。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國演義》里的一個故事。
    題目——《孔明智退司馬懿》
    4、齊讀課題。
    5、讀了這個課題,你知道課文主要是寫什么的?
    師:從課題就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的命題方法就是以事件來命題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孔明是在什么情況下智退司馬懿,結(jié)果怎么樣?
    (起因兵力懸殊)
    (結(jié)果兵皆退之)
    2、這篇課文總共才兩個小節(jié),剛才我們還沒有讀到的地方看起來是事情的經(jīng)過部分了。(板書:經(jīng)過)
    誰來讀讀這個部分。(指名3生)
    重點指導:(1)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BR>    師:這句話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難讀的部分在于老師畫線的這部分,這句話斷句斷在哪里呢?誰會讀?
    ①“/”②讀
    (2)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①劃線部分該怎么讀呢?先理解一下意思。于:在到
    ②誰能說說劃線部分的意思?
    ③理解了意思就知道斷句斷在哪兒了。
    ④誰來讀一讀。
    ⑤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好嗎?
    三、再讀文本、感受形象
    1、同學們剛才已經(jīng)較好的說出了課文的大意,這大意在課文的題目就已經(jīng)做了精煉的概括。再讀課題,你們覺得題目中哪個字為關(guān)鍵?(圈“智”字)
    2、孔明之智到底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再讀文本,找找劃劃。(在“智”字下打個大問號)
    3、交流學習,隨機通過課件出示相關(guān)句子。
    4、找到句子,朗讀、討論形成板書。
    5、朗讀孔明布局的整段話。
    四、整體感知、升華情感
    1、孔明的空城布局實在巧妙而周密,課文中除了這體現(xiàn)孔明的“智”,還有哪也能反映這個智”字嗎?請讀讀課文的結(jié)尾,再次找找劃劃。
    2、交流,出示句子,談談感受,板書(料事如神知己知彼)3、同學們?nèi)绱司畹目粘怯?,諸葛孔明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想出來的?讀讀開頭幾句話,我們會再次看到他的智慧。
    4、交流學習,分析形勢、雙方軍力對比,眾官驚慌神色與孔明冷靜對比(盡皆失色臨危不亂)
    五、總結(jié):
    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孔明的語言、動作的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突出孔明的智。孔明之所以能夠智退司馬懿,是因為他紀律嚴明,臨危不懼,知己知彼,膽識過人。
    六、作業(yè):孔明足智多謀,膽識過人的故事在《三國演義》里還有很多,你知道還有哪些?那你們趕快去讀讀這些故事吧,去感受一下羅貫中筆下的藝術(shù)魅力吧。
    板書設計:
    孔明智退司馬懿
    ↗↑↖
    沉著冷靜巧妙布置料事如神
    ↑↑↑
    盡皆失色盡皆隱匿盡皆退去
    課堂練習: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
    小學五年級語文《孔明智退司馬懿》課件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交流,學習課文生字詞,讀通、理解課文;
    2、概括人物特點,合作交流,把握人物形象,學習彼此對應、對比映襯的寫法;
    3、試寫空城計用意,轉(zhuǎn)化語言,推薦名著,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見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諸葛亮在歷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歷來被看做是智慧的化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他有關(guān)的故事。板書課題:孔明智退司馬懿齊讀
    二、檢查課前預習
    1、檢查閱讀
    同學們在課下都自學了這個故事,我們首先進行朗讀展示,為了一會兒展示得更精彩,再來認真地練讀一遍課文吧!學生自由讀。誰想給大家展示一下?(指一排學生讀)
    師適時解決學生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根據(jù)學生的朗讀作出恰當?shù)脑u價。
    2、檢查大意過渡:同學們知道嗎?學習文言文的難點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意。我們已經(jīng)學了三篇文言文了,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大家在自學時都采用了哪些方法理解了課文大意的呢?
    生可能會從以下幾方面回答:看課釋、多讀幾遍、查資料、聯(lián)系上下文等
    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學的收獲,采用一人主說,其他三個同學用心傾聽,隨時補充。小組交流(質(zhì)疑、解疑)
    三、理解重點句子
    過渡:大家到底理解得怎么樣,是否字字句句理解的都很到位呀,老師挑幾個難理解的句子考考大家,怎么樣?1、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
    2、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君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BR>    (你想象一下,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眾官都驚慌失措,諸葛亮會怎么表現(xiàn),這幾句話該怎么讀?自由讀,指名讀2、齊讀)
    3、再來看第三句:3、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誰來講?這里邊的“汝輩豈知?”是一個什么句?反問句該怎么讀,誰來讀讀試試?讀全句。一起來讀讀。
    師小結(jié):這么難的句子大家能理解的那么到位,還能讀得這么好,看來呀,同學們都在用心品讀這個故事了。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整篇文章都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學生不難說出全文是圍繞“智”字來寫的。)
    四、品析人物
    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諸葛亮的“智”都體現(xiàn)在哪里?(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
    生可能會從以下幾點評賞
    1、眾官“盡皆失色”和孔明的登城望之。(臨危不亂)
    2、“教旌旗盡皆隱匿……吾自有計”(布局周密)
    3、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且笑容可掬。(鎮(zhèn)定自若)
    4、“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機妙算)
    師小結(jié):是啊,諸葛亮的“智”就是體現(xiàn)在了臨危不亂、知己知彼、布局周密上,靠自己的智慧化險為夷。這就是歷有名的空城計。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里一個特別精彩的故事,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多次被藝術(shù)家們搬上了熒幕,大家,想不想看一看這個電視片段啊?
    這個片段中給你印象深的是什么?(學生再次走進諸葛亮,體會他的大智大勇。)
    好書不厭百回讀,文言文更應該如此,現(xiàn)在,在這錚錚的古琴聲中,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點古琴曲)在古樂聲中美美地讀一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表現(xiàn)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你知道嗎?
    誰能給大家講一個?(三氣周瑜、木牛流馬、火燒赤壁、錦囊妙計等等)指生講故事
    除了諸葛亮以外,《三國演義》中還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呀?
    指生結(jié)合課下積累談一談
    師小結(jié):我建議同學們課下再讀《三國》,去領略更多人物的英雄本色。我希望大家盡量讀原著,真正地去親近經(jīng)典,感受經(jīng)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