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期的精選詩詞鑒賞

字號:

兩漢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定型的重要時期,兩漢詩深刻影響了兩漢文學(xué)的諸多方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兩漢時期的精選詩詞,歡迎閱讀!
    兩漢時期的精選詩詞篇一
    白頭吟
    朝代:兩漢
    作者:卓文君
    原文: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鑒賞:
    晉人葛洪《西京雜記》載:“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但《宋書·樂志》言《白頭吟》等“并漢世街陌謠謳”,即民歌?!队衽_新詠》載此詩,題作《皚如山上雪》,則連題目亦與卓氏無關(guān)了?!段骶╇s記》乃小說家言,且相如、文君關(guān)系亦未嘗至此,故云文君作,顯系附會。此詩當(dāng)屬民歌,以女子口吻寫其因見棄于用情不專的丈夫而表示出的決絕之辭。首二句是一篇起興,言男女愛情應(yīng)該是純潔無瑕的,猶如高山的白雪那樣一塵不染;應(yīng)該是光明永恒的,好似云間的月亮皎皎長在。這不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征,也當(dāng)是女主人公與其丈夫當(dāng)初信誓旦旦的見證吧。誠如清人王堯衢云:“如雪之潔,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古詩合解》)但也有解為“以‘山上雪’,‘云間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兩意人。”(張玉谷《古詩賞析》)意亦可通。細玩詩意,解為反面起興,欲抑先揚,似更覺有味。故“聞君”二句突轉(zhuǎn):既然你對我的愛情已摻上雜質(zhì),既然你已心懷二心而不專一持恒,所以我特來同你告別分手,永遠斷絕我們的關(guān)系。“有兩意”,既與首二句“雪”“月”相乖,構(gòu)成轉(zhuǎn)折,又與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對比,前后照應(yīng)自然,而譴責(zé)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詩的決絕之旨?!敖袢铡彼木?承上正面寫決絕之辭:今天喝杯訣別酒,是我們最后一次聚會,明晨就將在御溝(環(huán)繞宮墻的水渠)旁邊徘徊(躞蹀)分手,就像御溝中的流水一樣分道揚鑣了?!皷|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東西;或解作偏義復(fù)詞,形容愛情如溝水東流,一去不復(fù)返了,義亦可通。
    “凄凄”四句忽一筆宕開,言一般女子出嫁,總是悲傷而又悲傷地啼哭,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個情意專一的男子,白頭偕老,永不分離,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遺棄才最堪凄慘悲傷,這是初嫁女子無法體會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辭意婉約而又見頓挫;已臨決絕而猶望男方轉(zhuǎn)變,感情沉痛而不失溫厚。誠如清人張玉谷所評:“凄凄四句,脫節(jié)暗轉(zhuǎn),蓋終冀其變兩意為一心而白頭相守也。妙在從人家嫁娶時凄凄啼哭,憑空指點一婦人同有之愿,不著已身說,而己身在里許。用筆能于占身分中,留得勾留之意,最為靈警?!?《古詩賞析》)堪稱深得詩旨。
    結(jié)尾四句,復(fù)用兩喻,說明愛情應(yīng)以雙方意氣相投為基礎(chǔ),若靠金錢關(guān)系,則終難持久,點破前文忽有“兩意”的原故?!爸窀汀?指釣魚竿;“嫋嫋”,形容柔長而輕輕擺動的樣子;“簁簁”即“漇漇”的假借字,形容魚尾像沾濕的羽毛?!板X刀”,即古代刀形錢幣,此處泛指金錢。以魚竿的柔長輕盈擺動和魚尾的滋潤鮮活,比喻男女求偶,兩情歡洽?!对娊?jīng)》這類比興較多,如《衛(wèi)風(fēng)·竹竿》:“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薄睹珎鳌?“釣以得魚,如婦人待禮以成為室家?!钡颂幝?lián)下文之意,似又隱含愛情若不以意氣(義)相知,僅以香餌誘魚上鉤,恰似只靠金錢引誘,那愛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評曰:“何以得魚?須芳其餌。若一心人意氣自合,何須芳餌為!”(《樂府廣序》)結(jié)句點破男子“有兩意”是因為金錢關(guān)系。但究竟是他利用金錢為誘餌去另圖新歡呢?還是那位“新歡”家資頗富,致使這位男子貪圖富貴而厭棄糟糠呢?這只有留給讀者去猜想了。
    兩漢時期的精選詩詞篇二
    悲歌
    朝代:兩漢
    原文:
    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望可以當(dāng)歸。
    思念故鄉(xiāng),郁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
    鑒賞:
    這首古辭收在《樂府詩集·雜曲歌辭》中,寫游子思鄉(xiāng)不得歸的悲哀?!氨杩梢援?dāng)泣”,詩一開頭,劈頭劈腦攔腰斬斷許多內(nèi)容,不難理解,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過多少回了,由于太傷心,以至最后以放聲悲歌代替哭泣,他為何這樣悲哀?
    “遠望可以當(dāng)歸”,原來是一位游子,他遠離故鄉(xiāng),無法還鄉(xiāng),只好以望鄉(xiāng)來代替還鄉(xiāng)了。真的“遠望可以當(dāng)歸”嗎?只是聊以解憂,無可奈何罷了。這兩句把許許多多人的生活體驗作了典型的藝術(shù)概括,是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所以成為千古名句。
    “思念故鄉(xiāng),郁郁累累”,這是承接“遠望”寫遠望所見,見到了故鄉(xiāng)嗎?沒有。郁郁,是寫草木郁郁蔥蔥。累累是寫山崗累累?!皫X樹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崗遮住了望眼,故鄉(xiāng)何在?親人何在?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边@兩句是寫思鄉(xiāng)而未還鄉(xiāng)的原因。家里已經(jīng)沒有親人了,哪里還有家?無家可歸。即便是有家可歸,也回不去,因為“欲渡河無船”。所謂“欲渡河無船”,不僅僅是指眼前無船可渡,而是說自己處處受阻,前途坎坷,走投無路的意思。張衡在《四愁詩》中說:“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坂長”,“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連結(jié)用東西南北四個比喻來象征自己有志難伸,憂傷失意。李白在《行路難》中說“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1]”以行路難象征人生道路的艱難。“欲渡河無船”也應(yīng)作如是觀,是這位游子悲慘命運的形象寫照。這正是他思鄉(xiāng)、望鄉(xiāng)的根本原因。這樣寫,就比《艷歌行》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彼乃监l(xiāng)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訴說,但有許多難言之隱,不敢亂說,只好悶在心中,萬分痛苦,就像車輪在腸子里轉(zhuǎn)動一般,陣陣絞痛。
    這首詩和《古歌·秋風(fēng)蕭蕭愁殺人》在思想內(nèi)容上相似。最后兩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但《古歌》是觸景生情,而這首詩,既不寫景,也不敘事,它以肺腑之言,真摯的感情痛苦的體驗而動人心弦??梢哉f,抒情詩的意境,并不在于寫景和敘事,只要感情真摯感人能引起共鳴,那么詩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讀者的腦海中幻化為豐富多彩的藝術(shù)形象了。
    兩漢時期的精選詩詞篇三
    迢迢牽牛星
    朝代:兩漢
    原文: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鑒賞:
    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fā)了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
    此詩描寫天上的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開頭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不可執(zhí)著。牽牛也皎皎,織女也迢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一半。詩歌語言的微妙于此可見一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jié),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diào)?!昂訚h女”就活脫多了?!昂訚h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一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顆星。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shù)效果亦迥異。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一方面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心里悲傷不已。“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札札弄機杼”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jié)構(gòu)?!斑闭撸?,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詩人在這里用了一個“弄”字?!对娊?jīng)·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弄之瓦?!边@弄字是玩、戲的意思。織女雖然伸出素手,但無心于機織,只是撫弄著機杼,泣涕如雨水一樣滴下來“終日不成章”化用《詩經(jīng)·大東》語意:“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