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古以來都有其獨特的精神,而每一種民族精神都將代代傳承。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國家,也是一個擁有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國家。為大家提供《高中生民族精神議論文》,歡迎閱讀。
【篇一】高中生民族精神議論文
《中庸》有言:“參天盡物”。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便可用這四個字得到合理解釋,那便是:盡物之性,盡人之性。
奔流不息的汩羅江底,沉睡著屈子的靈魂。他也曾有過“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瀟灑;也曾有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盡暮”的擔憂;也會長抒“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壯志;也會悲憫“長汰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疾苦;也會流露“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猶未悔”的真情。縱使宏圖不可大展,縱使壯志不能得酬,縱使被小人所誣,縱使被君王所疑。三閭大夫高潔的靈魂不能玷染,報國的熱忱無法掩埋。當楚國被滅的消息傳來,我想,那一刻的他縱使不甘,但更多的是釋然吧。于是抱石自沉于汩羅江底。真正做到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世人皆醉而我獨醒”,用高潔傲岸的情操筑就了民族精神的大壩。這便是“參天盡物”吧,不留遺憾,不去后悔,堅守信念,執(zhí)著追求,總有人在做著不被別人理解的事,但只要路選對了,晚一些抵達又有什么關系呢?
硝煙彌漫的宋金戰(zhàn)場,飽含著岳飛的深情。金朝的鐵騎揚起風塵自遠而來,張牙舞爪地踏入中原。求和協(xié)議被迫簽下,巨額的銀兩換來片刻的安寧。民族的恥辱,流離失所的百姓,父母雙亡的孩童,孤苦無依的老嫗,這一切的一切都令岳飛心中充滿悲憤。悲的是百姓疾苦,憤的是朝廷軟弱。于是披甲上陣,在戰(zhàn)爭的前線浴血奮戰(zhàn),誓為趕走這些侵占其家園的外來者。奈何命運弄人,生不逢時當真比做鬼還慘。連發(fā)的十二道詔令刻不容緩,“莫須有”的罪名也當真沉重。枷鎖在身,不負往日雄姿,鎖住了報國熱忱,鎖住了奮戰(zhàn)身軀,鎖住了民族興亡。英雄有淚,卻無處可發(fā)啊。只余下那一句“十年辛苦,毀于一旦”在空曠的刑場久久回響,那是歷史的悲鳴,一個是朝代的哭泣。信仰之名,根深蒂固;家國之心,不容沾染。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只求無愧于天地無愧于父母,無愧于自己,但行好事,不問前程,這便是參天盡物。
波濤洶涌的黃海上,銘刻著鄧世昌的忠心。血雨腥風中,日本的堅船利炮已漸漸逼近;風雨飄搖下,所乘之艦已岌岌可危。泱泱大國,怎可拱手讓于他人之手,身后這片土地,是他血脈傳承的地方。他深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今日,縱使沉于黃海海底,也不會讓出身后的領土一寸。固然功敗垂成,但歷史會將他永遠銘記,這是大國的悲鳴,是時代的嘆息。只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信仰啊,是每個華夏兒女融于骨血里的東西,是不滅的支柱,是參天盡物。
作為新時代的炎黃子孫,更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這種民族精神,以信仰之名,抒愛國之思,做到參天盡物。正如我曾經讀到的一句話:“你站在杠桿的這一端,那撬動天地的力量,或許就發(fā)軔在你的一步一米,你的一事一物,你的指巔毫厘?!惫试粓允匦叛觯讲帕⒂诓粩≈?。
于有涯之處盡性,才能在無涯之生里盡興。
【篇二】高中生民族精神議論文
跟隨歷史匆匆的腳步,飽經歲月重重的磨礪,中華大地上發(fā)生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一座掘起的大花園正向世界展示著迷人風采,攜手時代共同進步……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
自古以來,中華人民不斷創(chuàng)造燦爛文化,譜寫文明之歌,形成了一種昂揚向上的文化精髓——民族精神。在它的裝扮下,東方文明古國誕生了,在它的鼓舞下,亞洲雄獅精神了,在它的指引下,中華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感染著一輩輩子孫登上英雄舞臺。民族精神塑造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感染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點亮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成就了“開辟荊榛逐荷夷”的鄭成功……他們以艱苦卓絕、自強不息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也時刻影響著中華兒女,照亮了民族的未來。
在中華民族落后西方的時候,在清政府衰敗腐朽的時候,“中國的脊梁”們直起來了。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聞一多“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周恩來發(fā)憤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了這些堅強的脊梁骨前仆后繼,中華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勝利了,中華黎明到來了,新中國成立了!
民族精神的種子不斷傳播、發(fā)芽,人民共同創(chuàng)建了和平、民主、光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斷發(fā)展壯大。面對外國強大優(yōu)勢的困擾,我們團結一致、迎難而上,逐漸拉近與強國間的距離。面對自然災害,我們民族更是奮不顧身,舍生取義,抒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不朽佳話……
不曾改變的是民族精神不曾改變的是民族精神不曾改變的是民族精神
在不同的時期里,中華民族為著不同的“高度”艱苦奮斗,為著共同的理想全力以赴。涌現(xiàn)出的民族英雄不勝枚舉,無不高聲傳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不頑強做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不精心教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奇葩澆灌,使中華子孫更有活力、更加自信、更加堅強,為了美好的明天更加努力。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唯獨不變的是中華民族精神。
亙古不變、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的不竭力量之源。
我們要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建設者,共創(chuàng)新的詩篇!
【篇三】高中生民族精神議論文
翻開歷史課本,讀起孔老夫子的名言,我猶如面對著波濤洶涌的大海,中華歷史文明的浪潮滾滾而來。浪潮里,凝聚著民族的悠遠文化;浪潮里,閃爍著民族的偉大精神。
從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撓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膽忠心;從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豪情壯志到“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在天安門上空回蕩時的莊嚴激昂……中華民族精神,在歷史長河中閃爍著燦爛的光芒!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世界硝煙彌漫的今天,中華的民族精神仍然在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且不說為了祖國的利益,有多少人在艱苦環(huán)境中努力奮斗;且不說在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有多少醫(yī)護人員為了患者的生命而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就說說我們少年兒童,就在我們的身邊的小事里,也閃爍著民族精神的光芒。
中國人向來是愛和平的,這也是中華民族一個可貴的民族精神。說到“和平”,就不得不提在去年3月份爆發(fā)的世界矚目的伊拉克戰(zhàn)爭。我看過這么一件事情:當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已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fā)的時候,美國駐華大使館收到了中國一位純真的7歲的小女孩王燕梟寫給布什總統(tǒng)的信?!罢埬胍幌?,如果您打伊拉克,多少父母會因為您失去孩子,多少孩子會因為您失去父母,他們以后怎么生活?他們更談不上學習了,我想到這些就很想哭……”一個7歲的小女孩,一個熱愛和平的中國人,她以自己純真的語言和想法勸說和質問布什總統(tǒng)不要攻打伊拉克。這封不同一般的帶有些孩子氣卻又充滿了勇氣和智慧的信,深深地感動了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每個人。與此同時,伊拉克駐華大使館也收到了王燕梟安慰伊拉克小朋友的信。王燕梟這種熱愛和平以及不同他人的勇氣,事雖小,但不正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閃光點嗎?
弘揚民族精神,并不需要做得“驚天動地,氣壯山河”,而是只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就可以了。我們青少年學生無疑更應該要弘揚和培育這可貴的民族精神。梁啟超先生曾這樣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我們從青少年做起,弘揚民族精神,我相信,歷史長河上一定會再添上新的燦爛輝煌的一頁篇章!
“弘揚民族精神”是一句古老的口號,但我們要讓這古老的口號也能煥發(fā)出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