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下面是分享的古詩詞拼音版《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原文
宋代|蘇軾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
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
人前深意難輕訴。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拼音版
宋代|蘇軾
記jì得de畫huà屏píng初chū會huì遇yù。
好hǎo夢mèng驚jīng回huí,望wàng斷duàn高gāo唐táng路lù。
燕yàn子zi雙shuāng飛fēi來lái又yòu去qù。
紗shā窗chuāng幾jǐ度dù春chūn光guāng暮mù。
那nà日rì繡xiù簾lián相xiāng見jiàn處chù。
低dī眼yǎn佯yáng行xíng,笑xiào整zhěng香xiāng云yún縷lǚ。
斂liǎn盡jìn春chūn山shān羞xiū不bù語yǔ。
人rén前qián深shēn意yì難nán輕qīng訴sù。
【賞析】
蘇軾的詞具有多種風格,有的雄奇奔放,由此而創(chuàng)豪放一派;有的婉轉(zhuǎn)多情,并不亞于柳、秦諸家。這首《蝶戀花》就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純愛情詞。它毫無掩飾地寫出了一個男子的單相思。
上片回憶了戀愛的全過程:初遇——破滅——思念。“記得畫屏初會遇”,寫出這愛情的開端是美妙的,令人難忘的,與心愛的人在畫屏之間的初次會遇,至今記得清清楚楚??墒遣恢鲇谑裁丛颍榫壨蝗槐桓顢嗔?,這無異于一場美夢的破滅,一切幸福的向往都化為泡影,所以緊接著就說“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這里借高唐之典比喻再也不能與情人相會了?!把嘧与p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進一步寫出男主人公的一片癡情。雖然是“高唐夢斷”,情絲卻還緊緊相連:梁間的雙飛燕春來又秋去,美麗的春光幾度從窗前悄悄走過,而對她的思念卻并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半分。其特別標舉燕子是雙飛,春光是從紗窗前走過,是因為這些物象最惹人相思,意在表明自己這幾年是在極度的思念中度過的,是在沒有希望的等待中度過的。
下片回過頭來集中描述他們之間最甜蜜的一次會遇。“那日繡簾相見處”,點明相會的時間與地點?!暗脱垩鹦校φ阍瓶|”,活畫出女方的嬌羞之態(tài):低眉垂眼,假意要走開,卻微笑著用手整理自己的鬢發(fā)。一個“佯”字,見出她的忸怩之態(tài),一個“笑”字,傳出鐘情于他的心底秘密。當人理鬢自也是一種保持容姿以取悅于人的親昵表示?!皵勘M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進一步寫出女方的內(nèi)心活動:斂起眉頭不說話,不是對他無情,實在出于害羞。一個姑娘家當然不好在人前輕率地傾吐自己的愛情,可愈是如此,愈見其純真,愈是招人疼愛。全詞就以此甜蜜的回憶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活潑而有分寸,細膩而有余味。
作者在這里描寫的相思之情是赤**的,熱乎乎的,可也是健康的,樸素的,就像愛情本身那么健康,就像生活本身一樣樸素。女主人公自然是青樓中人物,男主人公是封建社會中的青年士子無疑。他們可以向意中人表示自己的愛情,但無權(quán)決定自己的婚姻。他們之間的愛情的中斷,決不是女方的變心,更不是男方的負情,而是受著外力的壓迫與阻撓。
此詞在藝術(shù)上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順敘、倒敘的交叉運用,使結(jié)構(gòu)錯落有致。上片先寫愛情的“好夢驚回”,下片再寫甜蜜的歡會,自然是倒敘。單就上片說,從初會寫到破裂,再寫到無窮盡的思念,自然又是順敘。如此交叉安排,使其具有簡單的情節(jié),頗有點像現(xiàn)代的抒情性短篇小說的梗概,收到了曲折生情、搖曳生姿的藝術(shù)效果。二是運用了反襯手法,即以相見之歡反襯相離之苦。此詞下片特意集中筆墨將勾魂攝魄的歡會詳加描述,就正是為了反襯男主人公失戀的痛苦。因為只有愛得如此之深,才能思得如此之切;只有享受過如此的歡愉,才能產(chǎn)生如此的痛苦。這比說任何傷心的話更傷心十分。
擴展閱讀:蘇軾故事之應考趣聞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賞識,并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jié)果試卷拆封后才發(fā)現(xiàn)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復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關(guān)于《刑賞忠厚之至論》中的內(nèi)容:“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歐陽脩問蘇軾出于何典。蘇軾回答在《三國志·孔融傳》中。歐陽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蘇軾答:“曹操滅袁紹,以紹子袁熙妻甄宓賜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睔W陽修聽畢恍然大悟。